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导读]宇航用抗辐射光收发模块可实现宇航应用环境下的高速多路并行电光转换传输功能,并实现高速信号的光传输,解决星载数据传输的瓶颈,从传输架构上降低了系统重量,提升了传输带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相关特性,结合具体应用环境,对某抗辐照12路并行光收发模块的功能性能、质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基于产品定义和用户需求,正向设计了标准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要求,为新型光模块产品的标准制定提供指导。

0 引 言

宇航任务特别是星载传输中需要传输大量的高分辨 率的图像、科学探测等数据,同时面临通信距离远、电磁干 扰强等关键难题[1-3]。目前,传统的通信方式难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4]。多通道光收发模块作为一种 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关键设备,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传感器的 数据传输、多个频段的通信信号或者不同方向的通信链 路,能够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通道,满足数据的实 时传输要求[5]。光信号的固有特点使光收发模块可以实 现宇航环境中的远距离稳定通信,有效保障了宇航数据传 输的稳定有效。

为抢占空间光通信的战略高点,1992年,美国国家航 空航 天 局 (NASA)率 先 在 宇 宙 飞 船 项 目 “TheSolarAnomalousandMagnetosphericParticleExplorer”中运用光 模块完成光纤数据总线传输。2009年,Spacephotonics公 司为 NASA 提供了高速率光收发模块,并于同年11月应 用于国际空间站。我国高速传输光收发模块产品研发尚 处于起步阶段,且尚未建立光收发模块产品标准参数体系 和考核项目设计方法[7-8]

本文针对宇航通信需求,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面向 宇航应用的高可靠抗辐照12路光收发模块,对产品应用 需求以及产品特性进行总结,并归纳分析了产品标准正向 设计的思路及后续发展建议。

1 宇航用光模块产品需求

在星载传输方面,传统射频通信技术成熟、成本低,在 近地轨道一般性星载传输中有应用,但短板突出。其传输 速率与带宽受限,面对星载大量数据传输效率低;远距离 通信时信号衰减大,如深空任务需高功率维持却仍难保障 通信稳定,且易受电磁干扰致数据错误;射频设备体积和 重量大,占用星载平台资源多。宇航用光模块优势显著, 具备高传输速率与大带宽,多通道并行传输可高效处理星 载数据。光信号低衰减,远距离星载通信稳定准确,抗电 磁干扰能力强,在复杂宇航环境中保障通信可靠与数据完 整。光模块体积小、重量轻,节省星载平台空间与载荷,功 耗相对较低,有利于能源管理与系统长期稳定运 行。可 见,宇航用光模块在星载传输的多方面优于传统射频通 信,更契合现代星载传输高标准需求,对星载通信技术发 展意义重大[9]

传统商用光收发模块难以适应宇航特殊要求的抗辐 照、极限温度、振动冲击等应用环境需求。在某工程中,为 实现高带宽(1~10Gb/s)、高集成、低重量、远传输距离、 抗干扰能力强的传输需求,某元器件研制单位设计开发了 一款面向宇航应用的抗辐照12路并行光收发模块。该光 模块应用于星载舱内环境,环境温度一般为-35~70 ℃。 由于用户需求场景不同,光模块引出的光纤部分分为J型 (扁纤)和JYJ型(圆纤)两种形式,J型不可左右弯曲,适 用于用户与连接器近距离安装的使用场景;JYJ型可进行 四向弯曲,适用于用户与连接器远距离安装的使用场景。

2 产品分析

2.1 功能性能分析

本文研究的光模块属于混合电路,有发射、接收、传输、控制等功能,相较于光耦,其内部结构更加精密,技术 集成度更高,在信号处理与传输性能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光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功能的不同,产品分为光发 射模块与光接收模块两种。

宇航用抗辐射光收发器件的技术特性与标准研究

2.1.1 光发射模块

光发射模块采用12路驱动芯片+12路 VCSEL激光 器的方案,主要由发射驱动芯片、激光器(VCSEL)和控制 电路构成,可实现高速多路并行电 光转换传输功能,工作 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当高速差分数字信号电接口输入 时,驱动芯片将0、1编码的电信号调制到光信号上,激光 器阵列发出的光通过直接耦合的形式进入光纤,通过光纤 传输至接收端,完成信号的电-光转换。

宇航用抗辐射光收发器件的技术特性与标准研究

2.1.2 光接收模块

光接收模块采用12路接收驱动芯片+12路 PD 阵列 的方案,主要由接收驱动芯片、探测器(PD)和控制电路组 成,可实现高速多路并行光 电转换传输功能,工作原理框 24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图如图3所示。当光纤中含有调制信息的光信号通过直 接耦合的形式到达探测器阵列时,探测器阵列将光信号转 换为微弱的电流信号,经过接收驱动芯片的放大、整形、滤 波、限幅,最终输出标准电平的电信号,完成信号的光-电转换。

宇航用抗辐射光收发器件的技术特性与标准研究

两款光模块产品的信号传输速率可达10.3125Gb/s,能 够快速传输大量数据,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整个系统的 运行效率;12通道的设计极大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容量和 并行处理能力,使得在同一时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 适用于多用户、多任务的复杂通信环境;工作温度范围为 -50~105 ℃,能够在宇航极端恶劣的温度条件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宽温度适应性降低了因温度变化导致设备 故障的风险,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维护 成本和停机时间;光模块在发射和接收信号时具有较高的 功率和灵敏度,平均发射光功率为-3~3dBm,接收灵敏 度-11dBm@BER 小于等于1×10-12,光信号在传输过 程中衰减较小,确保了信号的传输质量。

2.2 质量可靠性分析

2.2.1 可靠性设计

光收发模块的可靠性设计最终目标是器件寿命达到 15年,为实现这一目标,产品在结构设计、工艺、材料选择 方面均进行了相关设计。

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包含金属壳体与光纤两大关键部 分,光纤采用穿舱方式从金属壳体的侧壁导出,光纤与壳 体内部的衔接处通过金属焊料实施密封焊接,在光纤的外 部则利用热缩套实现保护与固定。

在工艺方面,采用金丝键合构建高效且稳定的信号传 输与处理链路,确保光模块能够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精准 完成光信号的收发与处理任务。采用金属蝶形封装,运用 平行缝焊工艺进行密封。

在材料选择方面,金属壳体选用可伐合金,具备卓越 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特性以及出色的密封性能;光纤选用的是12芯多模 OM3抗辐射带状光纤,具备出色的抗辐射性 能;底板采用高导热钼铜材料,具备优异的热传导性能,保障器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镀层采用镍和金, 镍金镀层具有极佳的导电性与抗氧化性,可以延长器件的 使用寿命与可靠性周期;热缩套采用硅橡胶材质,可以保 障产品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性能稳定

2.2.2 可靠性模型

在工作原理上,光收/发模块的内部元器件在电路功 能上是相对独立的,其中任一元器件失效都将造成整个光 模块的失效。因此光收/发模块的可靠性模型是一个串联 模型,如图4所示。

宇航用抗辐射光收发器件的技术特性与标准研究

2.2.3 密封特性

(1)壳体与电引脚之间的密封

壳体 内 外 的 电 气 连 接 通 过 高 温 共 烧 陶 瓷 HTCC 实 现,保证高速引脚与壳体间气密密封的同时,满足绝缘电 性能要求。密封示意图如图5所示。

宇航用抗辐射光收发器件的技术特性与标准研究

(2)并带光纤气密密封

二氧化硅材质的光纤因无法与金属直接熔接密封,故 需对其表面采用特殊工艺处理以形成过渡粘结金属,进而 借助钎焊与外壳焊接达成气密性。

2.2.4 寿 命

为保障星载装备寿命周期内光模块能稳定工作,需对 光模块的寿命进行考核。由于光模块同时受温度应力及电应力影响,因此选择 Eyring寿命模型,计算光模块稳态 寿命试验的考核要求为105 ℃、1000小时。通过统计多 批次产品的老炼和强化寿命试验前后的测试数据,结合光 模块整体光链路的指标要求及特点,选取接收灵敏度、电 源静态电流、电源动态电流、接收使能引脚输入漏电流作 为光模块寿命试验前后光电参数允许变化量分析指标。

在产品典型应用环境下,壳温为105 ℃时,光发射模 块的工作失效率为:

λPS =∑NiλPi(i=1,2,…,9)=7.154288(10-6/h)

按照上述计算结果,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的理 论值为:

MTBF=1/(7.154288×10-6/h)=139776.3h

光接收模块的工作失效率为:

λPS =∑NiλPi(i=1,2,…,9)=2.909909(10-6/h)

按照上述计算结果,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的理 论值为:

MTBF=1/(2.909909×10-6/h)=343653.3h

经过一系列可靠性设计,两款光模块产品的使用寿命 均超过15年,可靠性较高。

2.3 应用环境适应性分析

2.3.1 抗辐照特性

在空间环境中,光模块面临着强辐射等极为严苛的应 用环境,这对光模块的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光模块 内部驱动寄存器翻转问题,采用专用的抗辐照 ASIC控制 器进行加固设计。

通过一系列抗辐照加固设计,光模块的抗总剂量能力 达到 TID≥100krad(Si),单 粒 子 闩 锁 阈 值 达 到 SEL≥ 75 MeV·cm2/mg,且位 移 损 伤 试 验 的 辐 照 剂 量 不 小 于 5×10 11/cm2。产品具有良好的抗辐照性能,能够满足在 宇航强辐射环境下的应用要求。

2.3.2 温度适应性

光模块应用于星载舱内环境,环境温度一般为-35~ 70 ℃。光 模 块 在 TC =105 ℃ 时,内 部 芯 片 温 度 可 到 达 110 ℃,同时光模块内部所用粘接胶的温度也超过110 ℃。 为保证所用粘接胶的可靠性,将光模块工作温度上限定为 TC=105 ℃。军品元器件低温下限一般为-55 ℃,为保证 产品低温可靠性,将光模块的工作温度下限设置为-50℃。

2.3.3 机械应力适应性

在航天器发射升空、空间飞行器对接等过程中,要能 经受住强烈的冲击与振动考验。对于J型(扁纤)尾纤,在 机械特性方面,其厚度公差需控制在±0.03mm 以内,宽 度公差在±0.1mm 以内,以确保其在连接时的紧密性和稳 定性;对于JYJ型(圆纤)尾纤,其外径公差控制在±0.02mm 以内,其拉伸强度应能承受至少15N 的拉力而不断裂,以 适应在宇航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机械应力。

3 标准制定研究

3.1 产品类别界定与总规范选择

本产品属于新型半导体光电模块,从标准体系层面考 量,采用半导体光电模块的通用规范作为标准编制总规 范。考虑到产品的宇航应用背景,在产品详细规范编制过 程中参考 宇 航 用 半 导 体 集 成 电 路 通 用 规 范 的 部 分 考 核 要求。

3.2 指标体系设计 光发射模块和光接收模块分别可实现高速多路并行 电 光转换和光 电转换传输功能,结合光模块使用场景, 两款产品还具备监测、告警、控制等功能,其指标体系建立 情况如表1所列。

宇航用抗辐射光收发器件的技术特性与标准研究

由表1可知,参数指标主要分为3类:发射/接收光电 特性参数,监测、告警、控制等功能参数,电源、功能、差分 等引脚的电特性参数。

(1)光电特性参数

① 发射光电特性参数包括平均发射光功率、消光比、 抖动、上升/下降时间等。实现光模块的高速多路并行电 光转换传输功能,能基本判断器件功能和性能是否合格, 且初步指导用户应用。

② 接收光电特性参数包括抖动、上升/下降时间、接 收灵敏度等。实现光模块的高速多路并行光-电转换传 输功能,能基本判断器件功能和性能是否合格,且初步指 导用户应用。

(2)功能参数

功能参数包括功能引脚的输入、输出高低电平和使能 电压阈值等,实现光模块在使用场景中的监测、告警、控制 等功能,对光模块的试验状态进行控制和反馈。

(3)电特性参数

电特性参数包括输入漏电流、输入/输出电平等参数, 对光模块本身的电性能进行表征。

3.3 考核要求设计

3.3.1 筛 选

筛选的目的是剔除早期失效,释放应力,使产品趋于 稳定。目前光收发模块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失效模式:

① 外观不合格。光收发模块的光纤接口断面精密, 在工业环境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划痕会对光传 输产生显著影响,降低传输效率。

② 电参数退化。若光模块散热系统不完善,在高温 应力下,芯片内部电子迁移速率加快,增加了电子与晶格 原子的碰撞概率,使得芯片的电阻增大,导致产品电参数 退化,影响光收发效率。

③ 光学性能退化。光功率衰减是常见的情况。随着 时间推移,有源区材料老化,使得光功率降低,影响信号传 输距离和强度。

④ 封装失效。光纤与光器件的耦合处出现松动或偏 移,会增大插入损耗,影响光信号的耦合效率。

针对上述失效,设置了相应的筛选试验项目。针对外 观不合格,设置外部目检,确认产品的外观、标志等没有问 题;针对电参数退化,设置温度循环和老炼试验,使得散热 系统不完善的产品在高温作用下芯片电阻增大,发生化学 键断裂,从而剔除早期失效;针对光学性能退化,设置老炼 后光电参数测试;针对封装失效,设置密封试验等。

3.3.2 鉴定检验及质量一致性检验

通过严格的鉴定检验,能够全面、深入地评估产品是 否真正满足宇航应用的高标准设计要求,是否具备在复杂 恶劣宇航环境中可靠运行的能力,监控产品在批量生产过 程中的质量稳定性,有效保障宇航任务的连续性与安全 性。鉴定检验的目的是证明产品可能达到的能力,因此试 验项目最全,试验应力最大。

以半导体光电模块通用规范为基础,参考宇航用半导 体集成电路通用规范中抗辐照等特殊要求,针对光模块不 同失效模式,分组设计考核重点,采用“确认检验 激发缺 陷 检验缺陷”三步走的方式,设置考核项目。

A 组检验为光电性能测试,包括三温下的静态测试、 动态测试和功能测试。

B组检验为 外 形、结 构 相 关 的 考 核,包 括 外 形、可 焊 性、键合强度,以及静电放电敏感性的考核。

C组检验重点考核寿命可靠性,采用微电子器件试验 方法1005,在T=105 ℃的条件下,开展1000小时稳态 寿命试验,试验后开展内部水汽含量测试和内部结构测 试,检验寿命后产品的失效情况。

D组检验针对材料、工艺进行相应的考核,开展力、热 等环境适应性试验,包括温度循环、机械冲击、随机振动、 引线牢固性等。D 组检验为周期性考核,结合总规范、宇 航应用环境要求以及用户供货周期,将 D 组检验周期定 为6个月。

E组为抗辐照能力考核,开展稳态总剂量、单粒子和 位移损伤试验。

3.3.3 使用方验收

使用方验收依据总规范和用户需求开展,除了对产品 的常规性能指标进行复核外,还重点关注产品包装完整 性、附带文件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除此之外,还应重视 DPA 试验,应在使用方认可的实验机构进行,或在有使用 方验收人员参加的情况下开展。

4 结 论

新型光模块在宇航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小型化、 集成化和智能化为未来研究趋势,将为宇航通信提供有力 支持。本文以宇航用抗辐照12通道光收发模块为例,深 入剖析了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并 结合宇航用户需求,分析了标准设计思路,为后续光模块 设计、评价及标准编制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参考文献

[1]王亚男,张洪伟,王文炎,等.一种蝶形封装多路光收发模块 可靠性评价与应用研究[J].电子与封装,2024,24(8):29 35.DOI:10.16257/j.cnki.1681 1070.2024.0092.

[2]胡亮,王波.基于 CWDM 的 10Gb/sSFP+光模块设计[J]. 27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通信技术,2020,53(8):2064 2069.

[3]杨松,李佼洋,蔡志岗.100GSR4 并行光模块光电子集成封 装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42(3):152 156.

[4]杨鹏毅,汪梦瑶,姚宗影,等.一种并行多路数字光模块的设 计与实现[J].激光与红外,2023,53(8):1240 1244.

[5]ARIMOTO YOSHINORI,TOYOSHIME MORIO,TOYODA MASAHIRO.PreliminaryResultonLaserCommunicationExperimentUsingengineeringtestsatellite VI(ETS VI)[R].Free SpaceLaser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VII.Bellingham:SPIE,1995.

[6]马晶,李密,谭立英,等.卫星光通信中空间辐射对 EDFA 性 能的影响分析[J].宇航学报,2009,30(1):250 254.

[7]姜会林,佟首峰.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与系统[M].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2010. JIANG H L,TONGSF.SpaceLaser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Systems[M].Beijing:NationalDefenseIndustry Press,2010(inChinese).

[8]王佳,俞信.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综 述[J].光学技术,2005,31(2):259 262.

[9]何晓垒,张凤军,唐骁.小型化抗辐照 DWDM 光收发模块研 究[J].光通信技术,2017,41(7):29 32.DOI:10.13921/j. cnki.issn1002 5561.2017.07.008.

2025年第1期第4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