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的启动过程是从芯片复位开始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STM32的启动过程是指从芯片复位开始,到执行用户程序main函数之间的一系列初始化操作。这个过程对于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至关重要。STM32的启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上电复位阶段:当STM32上电或复位时,处理器会从复位向量开始执行。复位向量是一个存储在固定地址(通常为0x00000000)的32位值,指向复位入口点。复位入口点是程序执行开始的地方1。
系统时钟初始化:系统时钟是STM32操作所必需的,因为它为处理器和外设提供时序参考。在复位后,系统时钟配置为默认值,通常是内部高速时钟(HSI),频率为16 MHz。为了提高性能和功耗效率,通常需要初始化系统时钟以使用外部时钟源,例如晶体振荡器或外部时钟输入1。
外设初始化:在初始化系统时钟之后,需要初始化必要的外部设备,例如GPIO、定时器和UART。外设初始化涉及使能外设时钟、配置外设寄存器等步骤1。
中断向量表和复位程序:STM32启动时,程序会从一个固定的地址开始执行,通常是向量表的第一个位置。向量表中存放的是各种中断和异常的入口地址,包括复位向量的地址。复位程序(Reset_Handler)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一系列系统初始化操作,如清空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区、设置C运行时环境、初始化各类硬件外设等2。
启动模式:STM32有多种启动模式,通过引脚(如BOOT0和BOOT1)来设置。具体的启动模式取决于这些引脚的状态:
主闪存存储器启动:从STM32内置的Flash启动,通常用于JTAG或SWD模式下载程序。
系统存储器启动:从STM32的内置ROM启动,通常用于通过串口下载程序。
片上SRAM启动:从STM32的内置SRAM启动,适用于快速调试但数据会丢失34。
通过这些步骤,STM32完成了从复位到执行用户程序的整个启动过程,确保了系统的可靠运行和高效性能。
STM32的启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上电复位阶段:当STM32设备上电或复位时,处理器会从复位向量开始执行。复位向量是一个存储在固定地址(通常为0x00000000)的32位值,指向复位入口点。对于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复位向量默认指向地址0x00000004,包含一条跳转指令,将执行跳转到实际复位入口点地址0x000000081。
系统时钟初始化:系统时钟是STM32操作所必需的,因为它为处理器和外设提供时序参考。复位后,系统时钟配置为默认值,通常是内部高速时钟(HSI),频率为16 MHz。为了提高性能和功耗效率,通常需要初始化系统时钟以使用外部时钟源,如晶体振荡器或外部时钟输入1。
外设初始化:在初始化系统时钟之后,需要初始化必要的外部设备,如GPIO、定时器和UART。外设初始化涉及使能外设时钟、配置外设寄存器等步骤1。
查找初始地址并初始化栈指针(SP):程序会从一个固定的地址开始执行,通常由芯片的向量表决定。向量表的第一个位置是32位的栈指针地址,MCU会将该地址加载到栈指针寄存器(SP)中。然后,从向量表的第二个位置加载复位程序的入口地址(Reset_Handler),并将程序执行流跳转到该地址2。
复位程序(Reset_Handler):CPU首先执行Reset_Handler函数,完成一系列系统初始化操作,如清空.bss段、设置C运行时环境、初始化硬件外设等。Reset_Handler通常会调用SystemInit函数来完成一些基础的硬件配置2。
异常中断设置:在复位程序中,除了复位处理外,还会为中断控制器设置各类中断的初始状态,并使能相应的中断服务函数。STM32在启动时,会根据芯片的配置加载各类异常向量,包括硬件中断、系统异常等2。
STM32三种启动模式
下好程序后,重启芯片时,SYSCLK的第4个上升沿,BOOT引脚的值将被锁存,这就是所谓的启动过程。
STM32上电或者复位后,代码区始终从0x00000000开始,其实就是将存储空间的地址映射到0x00000000中。三种启动模式如下:
从主闪存存储器启动,将主Flash地址0x08000000映射到0x00000000,这样代码启动之后就相当于从0x08000000开始。主闪存存储器是STM32内置的Flash,作为芯片内置的Flash,是正常的工作模式。一般我们使用JTAG或者SWD模式下载程序时,就是下载到这个里面,重启后也直接从这启动程序。
从系统存储器启动。首先控制BOOT0、BOOT1管脚,复位后,STM32与上述两种方式类似,从系统存储器地址0x1FFF F000开始执行代码。系统存储器是芯片内部一块特定的区域,芯片出厂时在这个区域预置了一段Bootloader,就是通常说的ISP程序。这个区域的内容在芯片出厂后没有人能够修改或擦除,即它是一个ROM区。启动的程序功能由厂家设置。系统存储器存储的其实就是STM32自带的bootloader代码。
从内置SRAM启动,将SRAM地址0x20000000映射到0x00000000,这样代码启动之后就相当于从0x20000000开始。内置SRAM,也就是STM32的内存,既然是SRAM,自然也就没有程序存储的能力了,这个模式一般用于程序调试。假如我只修改了代码中一个小小的地方,然后就需要重新擦除整个Flash,比较的费时,可以考虑从这个模式启动代码,用于快速的程序调试,等程序调试完成后,在将程序下载到SRAM中。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BOOT1和BOOT0引脚的状态,来选择在复位后的启动模式。STM32三种启动模式对应的存储介质均是芯片内置的,如下图:

串口下载程序原理
从系统存储器启动,这种模式启动的程序功能是由厂家设置的。一般来说,这种启动方式用的比较少。系统存储器是芯片内部一块特定的区域,STM32在出厂时,由ST在这个区域内部预置了一段BootLoade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SP程序,这是一块ROM,出厂后无法修改。
一般来说,我们选用这种启动模式时,是为了从串口下载程序,因为在厂家提供的BootLoader中,提供了串口下载程序的固件,可以通过这个BootLoader将程序下载到系统的Flash中。
这个下载方式需要以下步骤:
将BOOT0设置为1,BOOT1设置为0,然后按下复位键,这样才能从系统存储器启动BootLoader;
在BootLoader的帮助下,通过串口下载程序到Flash中;
程序下载完成后,又有需要将BOOT0设置为GND,手动复位,这样,STM32才可以从Flash中启动。
从汇编代码分析STM32启动过程
STM32的启动文件与编译器有关,不同编译器,它的启动文件不同。虽然启动文件(汇编)代码各有不同,但它们原理类似,都属于汇编程序。拿基于MDK-ARM的启动文件来举例,说一下要点内容。在基于MDK的启动文件开始,有一段汇编代码是分配堆栈大小的。

这里重点知道堆栈数值大小就行。还有一段AREA(区域),表示分配一段堆栈数据段。可以使用STM32CubeMX对上面的数值大小进行配置:

在IAR中,是通过工程配置堆栈大小:

看下面的汇编代码,程序上电之后,是跳到Reset_Handler这个位置。

知道代码是从Reset_Handler开始执行,再来看如下Reset_Handler汇编代码。在启动的时候,执行了SystemInit这个函数。

执行完SystemInit函数,初始化了系统时钟,之后跳转到main函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