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CCSDS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方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摘 要: 介绍了CCSDS标准的删除卷积码的编译码原理,以理论推导出的等效校验矩阵为先验知识,通过构造线性方程组,识别出删除卷积码的删除图案和码头,进而提出了一种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5 dB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能实现所有CCSDS标准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
关键词: CCSDS;删除卷积码;盲解码
在空间数据通信中,由于噪声干扰及信号衰落等因素的影响,通信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来降低传输中的误码率,提高通信质量。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根据空间数据通信的特点,制定了适合空间数据传输的信道编码标准,其中规定的删除卷积码是通过删除(2,1,6)卷积码的码字中某些特指位置的码元而得到的,具有编码方式灵活、带宽利用率较高、编码冗余较低等特点,在空间数据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国防部的天基红外系统SBDRS-High、法国国防部的卫星星座ESSAIM、英国国防部的战术光学卫星TopSae等[1]都采用了CCSDS的编码标准。
在空间数据信号截获分析领域中,实现CCSDS标准的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主要是要知道删除卷积码的删除图案和删除位置。参考文献[2]中介绍了一种对(2,1,6)卷积码的识别和码字同步方法,可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删除卷积码中。参考文献[3]介绍了一种对删除卷积码的删除图案的识别方法,但不能识别码头。本文对此方法加以改进,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删除卷积码的等效校验矩阵,再以等效校验矩阵为先验知识,来识别删除卷积码的参数,并进一步提出了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方法。
1 CCSDS删除卷积码编译码原理
1.1 编码原理
1.2 译码原理
删除卷积码的译码过程是:将接收的码序列安装发送端的删除图案,在删除图案为“0”的位置插入“0”,然后输入(2,1,6)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器进行译码[5],删除卷积码的译码框图如图2所示。在分析截获的删除卷积码时,并不知道删除图案,同时也不能确定截获的码段的起始位置即为发送码字的起始位置,进而即使在知道删除图案的情况下也不能明确插入比特的位置。因此,实现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的关键是识别删除图案和定位删除位置。
2 CCSDS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方法
2.1 删除卷积码的等效校验矩阵
参考文献[6]中,通过将码率为(n0-1)/n0的删除卷积码等效成码率为(n0-1)/n0的卷积码,按照求解卷积码校验矩阵的方法,求得删除卷积码的等效校验矩阵,并且证明每个码率为(n0-1)/n0的删除卷积码只有唯一的等效校验矩阵。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得CCSDS标准的删除卷积码的等效校验矩阵,如表2所示。由于等效校验矩阵与各种删除图案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可以将对删除图案的识别转化为对等效校验矩阵的识别。
3 仿真结果分析
选取码率为r=2/3的CCSDS标准的删除卷积码来验证上述算法。假设信息序列M=1011100011…经过编码后得到r=2/3删除卷积码C=111000101011111…。如果截获到的数据为C′=00101011111…,应用MATLAB进行仿真。由于并不知道编码存储,取较大的L=8,n0从8开始取值,取到n0=3时,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本文分析了CCSDS标准的删除卷积码的编译码原理,给出了该类删除卷积码的等效校验矩阵,并利用等效校验矩阵与各种码率间唯一对应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盲解码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噪比较低的信道中也能实现盲解码,稍加修改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码率为(n0-1)/n0的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谭维炽,顾莹琦.空间数据系统[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眭惠巧.基于校验矩阵的卷积码识别和码字同步[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8,34(1):26-28.
[3] 韩国宾.删除卷积码的识别技术[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4] CCSDS 131. 0-B-1 Blue Book. TM synchronization and channel coding[S]. CCSDS Press, 2003.
[5] CAIN J B.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of rate (n-1)/n and simplified 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J]. IEEE Trans. on IT, 1979(1):97-100.
[6] 陈发新.删除卷积码生成矩阵及最简信息恢复式的求法[J].无线通信技术,2009(2):5-10.
[7] 王新梅,肖国镇.纠错码—原理与方法[M].西安:西安电子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8] 陈大新.矩阵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