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c2410 LCD驱动学习心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 实验内容简要描述
1.实验目的
学会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配置S3C2410的LCD驱动,以及在LCD屏上显示包括bmp和jpeg两种格式的图片
2.实验内容
(1)分析S3c2410实验箱LCD以及LCD控制器的硬件原理,据此找出相应的硬件设置参数,参考xcale实验箱关于lcd的设置,完成s3c2410实验箱LCD的设置
(2)在LCD上显示一张BMP图片或JPEG图片
3.实验条件(软硬件环境)
PC机、S3C2410开发板、PXA255开发板
二 实验原理
1. S3C2410内置LCD控制器分析
1.1 S3C2410 LCD控制器
一 块LCD屏显示图像,不但需要LCD驱动器,还需要有相应的LCD控制器。通常LCD驱动器会以COF/COG的形式与LCD 玻璃基板制作在一起,而LCD控制器则由外部电路来实现。而S3C2410内部已经集成了LCD控制器,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去控制各种类型的LCD屏,例如:STN和TFT屏。S3C2410 LCD控制器的特性如下:
(1)STN屏
支持3种扫描方式:4bit单扫、4位双扫和8位单扫
支持单色、4级灰度和16级灰度屏
支持256色和4096色彩色STN屏(CSTN)
支持分辩率为640*480、320*240、160*160以及其它规格的多种LCD
(2)TFT屏
支持单色、4级灰度、256色的调色板显示模式
支持64K和16M色非调色板显示模式
支持分辩率为640*480,320*240及其它多种规格的LCD
对于控制TFT屏来说,除了要给它送视频资料(VD[23:0])以外,还有以下一些信号是必不可少的,分别是:
VSYNC(VFRAME) :帧同步信号
HSYNC(VLINE) :行同步信号
VCLK :像数时钟信号
VDEN(VM) :数据有效标志信号
由于本项目所用的S3C2410上的LCD是TFT屏,并且TFT屏将是今后应用的主流,因此接下来,重点围绕TFT屏的控制来进行。
图1.1是S3C2410内部的LCD控制器的逻辑示意图:
图1.1
REGBANK 是LCD控制器的寄存器组,用来对LCD控制器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而 LCDCDMA 则是LCD控制器专用的DMA信道,负责将视频资料从系统总线(System Bus)上取来,通过 VIDPRCS 从VD[23:0]发送给LCD屏。同时 TIMEGEN 和 LPC3600 负责产生 LCD屏所需要的控制时序,例如VSYNC、HSYNC、VCLK、VDEN,然后从 VIDEO MUX 送给LCD屏。
1.2 TFT屏时序分析
图 1.2是TFT屏的典型时序。其中VSYNC是帧同步信号,VSYNC每发出1个脉冲,都意味着新的1屏视频资料开始发送。而HSYNC为行同步信号,每个HSYNC脉冲都表明新的1行视频资料开始发送。而VDEN则用来标明视频资料的有效,VCLK是用来锁存视频资料的像数时钟。
并且在帧同步以及行同步的头尾都必须留有回扫时间,例如对于VSYNC来说前回扫时间就是(VSPW+1)+(VBPD+1),后回扫时间就是(VFPD +1);HSYNC亦类同。这样的时序要求是当初CRT显示器由于电子枪偏转需要时间,但后来成了实际上的工业标准,乃至于后来出现的TFT屏为了在时序上于CRT兼容,也采用了这样的控制时序。
图1.2
S3C2410实验箱上的LCD是一款3.5寸TFT真彩LCD屏,分辩率为240*320,下图为该屏的时序要求。
图1.3
通过对比图1.2和图1.3,我们不难看出:
VSPW+1=2 -> VSPW=1
VBPD+1=2 -> VBPD=1
LINVAL+1=320-> LINVAL=319
VFPD+1=3 -> VFPD=2
HSPW+1=4 -> HSPW=3
HBPD+1=7 -> HBPW=6
HOZVAL+1=240-> HOZVAL=239
HFPD+1=31 -> HFPD=30
以上各参数,除了LINVAL和HOZVAL直接和屏的分辩率有关,其它的参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以上面的为参考,不应偏差太多。
1.3 LCD控制器主要寄存器功能详解
图1.4
LINECNT :当前行扫描计数器值,标明当前扫描到了多少行。
CLKVAL :决定VCLK的分频比。LCD控制器输出的VCLK是直接由系统总线(AHB)的工作频率HCLK直接分频得到的。做为240*320的TFT屏,应保证得出的VCLK在5~10MHz之间。
MMODE :VM信号的触发模式(仅对STN屏有效,对TFT屏无意义)。
PNRMODE :选择当前的显示模式,对于TFT屏而言,应选择[11],即TFT LCD panel。
BPPMODE :选择色彩模式,对于真彩显示而言,选择16bpp(64K色)即可满足要求。
ENVID :使能LCD信号输出。
图1.5
VBPD , LINEVAL , VFPD , VSPW 的各项含义已经在前面的时序图中得到体现。
图1.6
HBPD , HOZVAL , HFPD 的各项含义已经在前面的时序图中得到体现。
图1.7
HSPW 的含义已经在前面的时序图中得到体现。
MVAL 只对 STN屏有效,对TFT屏无意义。
HSPW 的含义已经在前面的时序图中得到体现,这里不再赘述。
MVAL 只对 STN屏有效,对TFT屏无意义。
图1.8
VSTATUS :当前VSYNC信号扫描状态,指明当前VSYNC同步信号处于何种扫描阶段。
HSTATUS :当前HSYNC信号扫描状态,指明当前HSYNC同步信号处于何种扫描阶段。
BPP24BL :设定24bpp显示模式时,视频资料在显示缓冲区中的排列顺序(即低位有效还是高位有效)。对于16bpp的64K色显示模式,该设置位无意义。
FRM565 :对于16bpp显示模式,有2中形式,一种是RGB=5:5:5:1,另一种是5:6:5。后一种模式最为常用,它的含义是表示64K种色彩的16bit RGB资料中,红色(R)占了5bit,绿色(G)占了6bit,兰色(B)占了5bit
INVVCLK , INVLINE , INVFRAME , INVVD :通过前面的时序图,我们知道,CPU的LCD控制器输出的时序默认是正脉冲,而LCD需要VSYNC(VFRAME)、VLINE(HSYNC)均为负脉冲,因此 INVLINE 和 INVFRAME 必须设为“1 ”,即选择反相输出。
INVVDEN , INVPWREN , INVLEND 的功能同前面的类似。
PWREN 为LCD电源使能控制。在CPU LC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中,有一个电源使能管脚LCD_PWREN,用来做为LCD屏电源的开关信号。
ENLEND 对普通的TFT屏无效,可以不考虑。
BSWP 和 HWSWP 为字节(Byte)或半字(Half-Word)交换使能。由于不同的GUI对FrameBuffer(显示缓冲区)的管理不同,必要时需要通过调整 BSWP 和 HWSWP 来适应GUI。
2. Linux 驱动
2.1 FrameBuffer
Linux 是工作在保护模式下,所以用户态进程是无法像DOS那样使用显卡BIOS里提供的中断调用来实现直接写屏,Lin仿显卡的功能,将显ux抽象出 FrameBuffer这个设备来供用户态进程实现直接写屏。Framebuffer机制模卡硬件结构抽象掉,可以通过Framebuffer的读写直接对显存进行操作。用户可以将Framebuffer看成是显示内存的一个映像,将其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之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读写操作,而写操作可以立即反应在屏幕上。这种操作是抽象的,统一的。用户不必关心物理显存的位置、换页机制等等具体细节。这些都是由Framebuffer设备驱动来完成的。
在 Linux系统下,FrameBuffer的主要的结构如图所示。Linux为了开发FrameBuffer程序的方便,使用了分层结构。fbmem.c 处于Framebuffer设备驱动技术的中心位置。它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系统调用,也为下一层的特定硬件驱动提供接口;那些底层硬件驱动需要用到这儿的接口来向系统内核注册它们自己。
fbmem.c 为所有支持FrameBuffer的设备驱动提供了通用的接口,避免重复工作。下将介绍fbmem.c主要的一些数据结构。
2.2 数据结构
2.2.1 Linux FrameBuffer的数据结构
在FrameBuffer中,fb_info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结构体,它是Linux为帧缓冲设备定义的驱动层接口。它不仅包含了底层函数,而且还有记录设备状态的数据。每个帧缓冲设备都与一个fb_info结构相对应。fb_info的主要成员如下
struct fb_info {
int node;
struct fb_var_screeninfo var;/* Current var */
struct fb_fix_screeninfo fix;/* Current fix */
struct fb_videomode *mode;/* current mode */
struct fb_ops *fbops;
struct device *device;/* This is the parent */
struct device *dev;/* This is this fb device */
char __iomem *screen_base;/* Virtual address */
unsigned long screen_size;/* Amount of ioremapped VRAM or 0 */
…………
};
其中node成员域标示了特定的FrameBuffer,实际上也就是一个FrameBuffer设备的次设备号。fb_var_screeninfo结构体成员记录用户可修改的显示控制器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和每个像素点的比特数。fb_var_screeninfo中的xres定义屏幕一行有多少个点, yres定义屏幕一列有多少个点, bits_per_pixel定义每个点用多少个字节表示。其他域见以下代码注释。
struct fb_var_screeninfo {
__u32 xres;/* visible resolution */
__u32 yres;
__u32 xoffset;/* offset from virtual to visible */
__u32 yoffset;/* resolution */
__u32 bits_per_pixel;/* bits/pixel */
__u32 pixclock;/* pixel clock in ps (pico seconds) */
__u32 left_margin;/* time from sync to picture*/
__u32 right_margin;/* time from picture to sync*/
__u32 hsync_len;/* length of horizontal sync*/
__u32 vsync_len;/* length of vertical sync*/
…………
};
在fb_info结构体中,fb_fix_screeninfo中记录用户不能修改的显示控制器的参数,如屏幕缓冲区的物理地址,长度。当对帧缓冲设备进行映射操作的时候,就是从fb_fix_screeninfo中取得缓冲区物理地址的。
struct fb_fix_screeninfo {
char id[16]; /* identification string eg "TT Builtin" */
unsigned long smem_start; /* Start of frame buffer mem (physical address) */
__u32 smem_len; /* Length of frame buffer mem */
unsigned long mmio_start; /* Start of Mem Mapped I/O(physical address) */
__u32 mmio_len; /* Length of Memory Mapped I/O */
…………
};
fb_info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域就是fb_ops。它是提供给底层设备驱动的一个接口。通常我们编写字符驱动的时候,要填写一个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并使用register_chrdev()注册之,以告诉Linux如何操控驱动。当我们编写一个FrameBuffer的时候,就要依照Linux FrameBuffer编程的套路,填写fb_ops结构体。这个fb_ops也就相当于通常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体。
struct fb_ops {
int (*fb_open)(struct fb_info *info, int user);
int (*fb_release)(struct fb_info *info, int user);
ssize_t (*fb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ssize_t (*fb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int (*fb_set_par)(struct fb_info *info);
int (*fb_setcolreg)(unsigned regno, unsigned red, unsigned green,
unsigned blue, unsigned transp, struct fb_info *info);
int (*fb_setcmap)(struct fb_cmap *cmap, struct fb_info *info)
int (*fb_mmap)(struct fb_info *info, struct vm_area_struct *vma);
……………
}
上面的结构体,根据函数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作用,这里不在一一说明。下图给出了Linux FrameBuffer的总体结构,作为这一部分的总结。
图2.2
2.2.2 S3C2410中LCD的数据结构
在S3C2410的LCD设备驱动中,定义了s3c2410fb_info来标识一个LCD设备,结构体如下:
struct s3c2410fb_info {
struct fb_info*fb;
struct device*dev;
struct s3c2410fb_mach_info *mach_info;
struct s3c2410fb_hwregs;/* LCD Hardware Regs */
dma_addr_tmap_dma;/* physical */
u_char *map_cpu;/* virtual */
u_intmap_size;
/* addresses of pieces placed in raw buffer */
u_char *screen_cpu;/* virtual address of buffer */
dma_addr_tscreen_dma;/* physical address of buffer */
…………
};
成 员变量fb指向我们上面所说明的fb_info结构体,代表了一个FrameBuffer。dev则表示了这个LCD设备。 map_dma,map_cpu,map_size这三个域向了开辟给LCD DMA使用的内存地址。screen_cpu,screen_dma指向了LCD控制器映射的内存地址。另外regs标识了LCD控制器的寄存器。
struct s3c2410fb_hw {
unsigned longlcdcon1;
unsigned longlcdcon2;
unsigned longlcdcon3;
unsigned longlcdcon4;
unsigned longlcdcon5;
};
这个寄存器和硬件的寄存器一一对应,主要作为实际寄存器的映像,以便程序使用。
这个s3c2410fb_info中还有一个s3c2410fb_mach_info成员域。它存放了和体系结构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时钟、LCD设备的GPIO口等等。这个结构体定义为
struct s3c2410fb_mach_info {
unsigned charfixed_syncs;/* do not update sync/border */
inttype; /* LCD types */
intwidth; /* Screen size */
intheight;
struct s3c2410fb_val xres; /* Screen info */
struct s3c2410fb_val yres;
struct s3c2410fb_val bpp;
struct s3c2410fb_hw regs; /* lcd configuration registers */
/* GPIOs */
unsigned longgpcup;
unsigned longgpcup_mask;
unsigned longgpccon;
unsigned longgpccon_mask;
…………
};
图2.3
上图表示了S3C2410驱动的整体结构,反映了结构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主要代码结构以及关键代码分析
2.3.1 FrameBuffer驱动的统一管理
fbmem.c 实现了Linux FrameBuffer的中间层,任何一个FrameBuffer驱动,在系统初始化时,必须向fbmem.c注册,即需要调用 register_framebuffer()函数,在这个过程中,设备驱动的信息将会存放入名称为registered_fb数组中,这个数组定义为
struct fb_info *registered_fb[FB_MAX];
int num_registered_fb;
它是类型为fb_info的数组,另外num_register_fb则存放了注册过的设备数量。
我们分析一下register_framebuffer的代码。
int register_framebuffer(struct fb_info *fb_info)
{
int i;
struct fb_event event;
struct fb_videomode mode;
if (num_registered_fb == FB_MAX)return -ENXIO;/* 超过最大数量 */
num_registered_fb++;
for (i = 0 ; i < FB_MAX; i++)
if (!registered_fb[i])break;/* 找到空余的数组空间 */
fb_info->node = i;
fb_info->dev = device_create(fb_class, fb_info->device,
MKDEV(FB_MAJOR, i), "fb%d", i);/* 为设备建立设备节点 */
if (IS_ERR(fb_info->dev)) {
…………
} else{
fb_init_device(fb_info);/* 初始化改设备 */
}
…………
return 0;
}
从上面的代码可知,当FrameBuffer驱动进行注册的时候,它将驱动的fb_info结构体记录到全局数组registered_fb中,并动态建立设备节点,进行设备的初始化。注意,这里建立的设备节点的次设备号就是该驱动信息在registered_fb存放的位置,即数组下标i 。在完成注册之后,fbmem.c就记录了驱动的fb_info。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实现fbmem.c对全部FrameBuffer驱动的统一处理。
2.3.2 实现消息的分派
fbmem.c实现了对系统全部FrameBuffer设备的统一管理。当用户尝试使用一个特定的FrameBuffer时,fbmem.c怎么知道该调用那个特定的设备驱动呢?
我们知道,Linux是通过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对设备进行唯一标识。不同的FrameBuffer设备向fbmem.c注册时,程序分配给它们的主设备号是一样的,而次设备号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用户指明的次设备号,来觉得具体该调用哪一个FrameBuffer驱动。下面通过分析 fbmem.c的fb_open()函数来说明。(注:一般我们写FrameBuffer驱动不需要实现open函数,这里只是说明函数流程。)
static int fb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int fbidx = iminor(inode);
struct fb_info *info;
int res;
/* 得到真正驱动的函数指针 */
if (!(info = registered_fb[fbidx])) return -ENODEV;
if (info->fbops->fb_open) {
res = info->fbops->fb_open(info,1);//调用驱动的open()
if (res) module_put(info->fbops->owner);
}
return res;
}
当用户打开一个FrameBuffer设备的时,将调用这里的fb_open()函数。传进来的inode就是欲打开设备的设备号,包括主设备和次设备号。 fb_open函数首先通过iminor()函数取得次设备号,然后查全局数组registered_fb得到设备的fb_info信息,而这里面存放了设备的操作函数集fb_ops。这样,我们就可以调用具体驱动的fb_open() 函数,实现open的操作。下面给出了一个LCD驱动的open() 函数的调用流程图,用以说明上面的步骤。
图2.4
2.3.3 开发板S3C2410 LCD驱动的流程
(1)在mach-smdk2410.c中,定义了初始的LCD参数。注意这是个全局变量。
static struct s3c2410fb_mach_info smdk2410_lcd_cfg = {
.regs= {
.lcdcon1 = S3C2410_LCDCON1_TFT16BPP |
S3C2410_LCDCON1_TFT|
S3C2410_LCDCON1_CLKVAL(7),
......
},
.width = 240, .height = 320,
.xres= {.min = 240,.max= 240,.defval = 240},
.bpp = {.min = 16, .max= 16, .defval = 16},
......
};
(2)内核初始化时候调用s3c2410fb_probe函数。下面分析这个函数的做的工作。首先先动态分配s3c2410fb_info空间。
fbinfo = framebuffer_alloc(sizeof(struct s3c2410fb_info),&pdev->dev);
把域mach_info指向mach-smdk2410.c中的smdk2410_lcd_cfg 。
info->mach_info = pdev->dev.platform_data;
设置fb_info域的fix,var,fops字段。
fbinfo->fix.type = FB_TYPE_PACKED_PIXELS;
fbinfo->fix.type_aux = 0;
fbinfo->fix.xpanstep = 0;
fbinfo->var.nonstd = 0;
fbinfo->var.activate = FB_ACTIVATE_NOW;
fbinfo->var.height = mach_info->height;
fbinfo->var.width = mach_info->width;
fbinfo->fbops = &s3c2410fb_ops;
……
该函数调用s3c2410fb_map_video_memory()申请DMA内存,即显存。
fbi->map_size = PAGE_ALIGN(fbi->fb->fix.smem_len + PAGE_SIZE);
fbi->map_cpu = dma_alloc_writecombine(fbi->dev, fbi->map_size,
&fbi->map_dma, GFP_KERNEL);
fbi->map_size = fbi->fb->fix.smem_len;
…….
设置控制寄存器,设置硬件寄存器。
memcpy(&info->regs, &mach_info->regs,sizeof(info->regs));
info->regs.lcdcon1 &= ~S3C2410_LCDCON1_ENVID;
……….
调用函数s3c2410fb_init_registers(),把初始值写入寄存器。
writel(fbi->regs.lcdcon1, S3C2410_LCDCON1);
writel(fbi->regs.lcdcon2, S3C2410_LCDCON2);
(3)当用户调用mmap()映射内存的时候,Fbmem.c把刚才设置好的显存区域映射给用户。
start = info->fix.smem_start;
len = PAGE_ALIGN( (start & ~PAGE_MASK) + info->fix.smem_len);
io_remap_pfn_range(vma, vma->vm_start, off >> PAGE_SHIFT,
vma->vm_end - vma->vm_start,vma->vm_page_prot);
……
这样就完成了驱动初始化到用户调用的整个过程。
3. BMP和JPEG图形显示程序
3.1 在LCD上显示BMP或JPEG图片的主流程图
首先,在程序开始前。要在nfs/dev目录下创建LCD的设备结点,设备名fb0,设备类型为字符设备,主设备号为29,次设备号为0。命令如下:
mknod fb0 c 29 0
在 LCD上显示图象的主流程图如图3.1所示。程序一开始要调用open函数打开设备,然后调用ioctl获取设备相关信息,接下来就是读取图形文件数据,把图象的RGB值映射到显存中,这部分是图象显示的核心。对于JPEG格式的图片,要先经过JPEG解码才能得到RGB数据,本项目中直接才用现成的 JPEG库进行解码。对于bmp格式的图片,则可以直接从文件里面提取其RGB数据。要从一个bmp文件里面把图片数据阵列提取出来,首先必须知道bmp 文件的格式。下面来详细介绍bmp文件的格式。
图3.1
3.2 bmp位图格式分析
位图文件可看成由四个部分组成:位图文件头、位图信息头、彩色表和定义位图的字节阵列。如图3.2所示。
图3.2
文件头中各个段的地址及其内容如图3.3。
图3.3
位图文件头数据结构包含BMP图象文件的类型,显示内容等信息。它的数据结构如下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bfType;//表明位图文件的类型,必须为BM
long bfSize;//表明位图文件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int bfReserved1;//属于保留字,必须为本0
int bfReserved2;//也是保留字,必须为本0
long bfOffBits;//位图阵列的起始位置,以字节为单位
} BITMAPFILEHEADER;
图3.4 位图文件头的数据结构
(2)信息头中各个段的地址及其内容如图3.5所示。
图3.5
位图信息头的数据结构包含了有关BMP图象的宽,高,压缩方法等信息,它的C语言数据结构如图3.6所示。
Typedef struct {
long biSize; //指出本数据结构所需要的字节数
long biWidth;//以象素为单位,给出BMP图象的宽度
long biHeight;//以象素为单位,给出BMP图象的高度
int biPlanes;//输出设备的位平面数,必须置为1
int biBitCount;//给出每个象素的位数
long biCompress;//给出位图的压缩类型
long biSizeImage;//给出图象字节数的多少
long biXPelsPerMeter;//图像的水平分辨率
long biYPelsPerMeter;//图象的垂直分辨率
long biClrUsed;//调色板中图象实际使用的颜色素数
long biClrImportant;//给出重要颜色的索引值
} BITMAPINFOHEADER;
图3.6 BITMAPINFOHEADER数据结构
(3)对于象素小于或等于16位的图片,都有一个颜色表用来给图象数据阵列提供颜色索引,其中的每块数据都以B、G、R的顺序排列,还有一个是reserved保留位。而在图形数据区域存放的是各个象素点的索引值。它的C语言结构如图3.7所示。
图3.7 颜色表数据结构
(4)对于24位和32位的图片,没有彩色表,他在图象数据区里直接存放图片的RGB数据,其中的每个象素点的数据都以B、G、R的顺序排列。每个象素点的数据结构如图3.8所示。
图3.8 图象数据阵列的数据结构
(5)由于图象数据阵列中的数据是从图片的最后一行开始往上存放的,因此在显示图象时,是从图象的左下角开始逐行扫描图象,即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6)对S3C2410或PXA255开发板上的LCD来说,他们每个象素点所占的位数为16位,这16位按B:G:R=5:6:5的方式分,其中B在最高位,R在最低位。而从bmp图象得到的R、G、B数据则每个数据占8位,合起来一共24位,因此需要对该R、G、B数据进行移位组合成一个16位的数据。移位方法如下:
b >>= 3; g >>= 2; r >>= 3;
RGBValue = ( r<<11 | g << 5 | b);
基于以上分析,提取各种类型的bmp图象的流程如图3.9所示
图 3.9
3.3 实现显示任意大小的图片
开发板上的LCD屏的大小是固定的,S3C2410上的LCD为:240*320,PXA255上的为:640*480。比屏幕小的图片在屏上显示当然没问题,但是如果图片比屏幕大呢?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某种算法对图片进行缩放。
缩放的基本思想是将图片分成若干个方块,对每个方块中的R、G、B数据进行取平均,得到一个新的R、G、B值,这个值就作为该方块在LCD屏幕上的映射。
缩放的算法描述如下:
(1)、计算图片大小与LCD屏大小的比例,以及方块的大小。为了适应各种屏幕大小,这里并不直接给lcd_width和lcd_height赋值为240和320。而是调用标准的接口来获取有关屏幕的参数。具体如下:
// Get variable screen information
if (ioctl(fbfd, FBIOGET_VSCREENINFO, &vinfo)) {
printf("Error read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
exit(3);
}
unsigned int lcd_width=vinfo.xres;
unsigned int lcd_height=vinfo.yres;
计算比例:
widthScale=bmpi->width/lcd_width;
heightScale=bmpi->height/lcd_height;
本程序中方块的大小以如下的方式确定:
unsigned int paneWidth=
unsigned int paneHeight= ;
符号 代表向上取整。
(2)、 从图片的左上角开始,以(i* widthScale,j* heightScale)位起始点,以宽paneWidth 高paneHeight为一个小方块,对该方块的R、G、B数值分别取平均,得到映射点的R、G、B值,把该点作为要在LCD上显示的第(i , j)点存储起来。
这部分的程序如下:
//-------------取平均--------
for( i=0;i
{
for(j=0;j
{
color_sum_r=0;
color_sum_g=0;
color_sum_b=0;
for(m=i*heightScale;m
{
for(n=j*widthScale;n
{
color_sum_r+=pointvalue[m][n].r;
color_sum_g+=pointvalue[m][n].g;
color_sum_b+=pointvalue[m][n].b;
}
}
RGBvalue_256->r=div_round(color_sum_r,paneHeight*paneWidth);
RGBvalue_256->g=div_round(color_sum_g,paneHeight*paneWidth);
RGBvalue_256->b=div_round(color_sum_b,paneHeight*paneWidth);
}
}
3.4 图片数据提取及显示的总流程
通过以上的分析,整个图片数据提取及显示的总流程如图3.10 所示。
图 3.10
三 实验过程与结果
1. Linux 源代码的修改
首先修改arch/arm/mach-smdk2410.c文件,加入以下代码。
static struct s3c2410fb_mach_info smdk2440_lcd_cfg __initdata = {
.regs= {
.lcdcon1= S3C2410_LCDCON1_TFT16BPP |
S3C2410_LCDCON1_TFT |
S3C2410_LCDCON1_CLKVAL(7),
.lcdcon2= S3C2410_LCDCON2_VBPD(4) |
S3C2410_LCDCON2_LINEVAL(319) |
S3C2410_LCDCON2_VFPD(1) |
S3C2410_LCDCON2_VSPW(1),
.lcdcon3= S3C2410_LCDCON3_HBPD(26) |
S3C2410_LCDCON3_HOZVAL(239) |
S3C2410_LCDCON3_HFPD(30),
.lcdcon4= S3C2410_LCDCON4_HSPW(13) |
S3C2410_LCDCON4_MVAL(13),
.lcdcon5= S3C2410_LCDCON5_FRM565 |
S3C2410_LCDCON5_INVVLINE |
S3C2410_LCDCON5_INVVFRAME |
S3C2410_LCDCON5_PWREN |
S3C2410_LCDCON5_HWSWP,
},
.lpcsel= ((0xCE6) & ~7) | 1<<4,
.width= 240,
.height= 320,
.xres= {
.min= 240,
.max= 240,
.defval= 240,
},
.yres= {
.min= 320,
.max= 320,
.defval = 320,
},
.bpp= {
.min= 16,
.max= 16,
.defval = 16,
},
};
在函数smdk2410_machine_init()函数中加入LCD的初始化代码,见下
static void __init smdk2410_machine_init(void){
s3c24xx_fb_set_platdata(&smdk2440_lcd_cfg);
smdk_machine_init();
}
2.编译内核,产生zImage文件,放入tftp目录下。
3.在nfs的dev目录下建立FrameBuffer的设备节点,使用命令:
mknod fb0 c 29 0
4.启动开发板,加载内核和文件系统。
5.编写LCD的应用程序,程序见附录。
6.采用arm-linux-gcc 编译应用程序,产生可执行文件,放入nfs目录中。
7.在开发板上运行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便可。
8.下图是BMP位图显示程序,在S3C2410上的运行结果。
四 实验心得体会
1.LCD驱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LCD屏的文档,我们找不到它的那些参数值,后来只能参照Linux源码里面的其他LCD屏的参数进行实验。
2.在驱动差错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跟踪打印的方法进行调试。刚开始的时候,内核打印出一行找不到LCD设备。我们定位到输出这行提示的代码处,进行反向跟踪。发现传给函数的设备指针为空,于是往上排查,终于发现源代码中没有定义LCD的设备信息。于是驱动问题也就顺利解决了。
3.原来一直以为,只要LCD驱动工作正常了,内核起来的时候,液晶屏会显示出Logo。当时搞了很久一直没有,还以为是驱动的问题。后来随便写了一个LCD应用程序,竟然能用。
4.在调试过程应用程序中发现,在读取文件头的时候,如果直接定义一个bitmapfileheader为它动态分配内存:
*bmph=(bitmapfileheader*)malloc(sizeof(bitmapfileheader));
然后用fread((char*)bmph,sizeof(bitmapfileheader),1,f)把文件头一次性读出来,读出来的文件头是错误的,经过调试发现原因是bitmapfileheader这个结构体中的type属性原本应该占2字节,但是被编译器在分配内存的时候进行了内存对齐的优化,给他分配了4个字节的空间,造成读文件的错误。因此在编程中要特别注意内存对齐的影响。
typedef struct
{
WORD type;(被优化)
DWORD bfsize;
DWORD reserved;
DWORD offbits;
} bitmapfileheader;
5.在嵌入式应用程序的移植过程中,我们原来认为ARM和PC机大小尾顺序是不同的,因此在应用程序中,也对这个差别进行了处理。当时,在调试过程中发现,PC 机程序可以直接移植到ARM上,不需要任何改动。但是我们的程序,的确存在会产生大小尾问题代码(在使用fread()读入时)。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人说,ARM是可以设置大小尾顺序的。后来这个问题也没有深究下去。
五 参考文献
(1)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郑灵翔.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