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求医”之路:什么是主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海明威说,要么被打败,要么死亡。看似浓烈的生命意志背后,隐隐有早已倦怠的意味,反倒是厄普代克在《父亲的眼泪》中透露的真实些,生命老迈之后要学会面临恐惧和无助,并且在妥协中维护躯体价值。
年轻人的行为习惯顺应生命源动力,追求肆意和自由,所以你看即便是用来辅助运动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在狂热之后遭遇冷落,数据量化本身价值不大,何况因为嫌弃繁琐,坚持长期佩戴的人少之又少。
而老年人和病人的行为模式更多的是和生理机能逆向而行,躯体功能衰落,而意志必须强大,这是自我救治和家庭护理能够维系的基础。很多人在智能医疗硬件出现之后,担心违反习惯的自我监测和管理也遭遇穿戴设备的命运,从数据来看,这种担心有些多余。
咨询公司埃森哲今年4月份曾发布报告称,在老年人当中,希望获得互联网医疗健康工具以便于在家也能够获得医疗服务的需求的比例达到了67%。
差不多70%的老年人认为科技对管理他们的健康十分重要,而这些认为科技“非常重要”的老年人当中,75%的人会监测自己的体重,50%的人监测他们的胆固醇情况,41%的人会追踪身体活动的各项数据。
这个背景下,硬创团队们在发现穿戴设备从数据走到服务的路径太长以后,就顺势切入到了医疗设备市场。目前智能医疗硬件可以大致分为数据服务产品和智能机器辅助产品,两类产品切入角度不同,最终都指向数据。
传统再造依然是主流
在数据服务产品中同样可以细分:
一、数据显示类产品。这类产品只做数据呈现,例如众多手环和苹果的Apple watch。
这类产品的逻辑其实很奇怪,应用的场景往往是用户看到了数据,而不知道该干什么。
与穿戴类产品不同的是,这些数据不管是否准确,都反映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很多用户如果只看到一个异常的数据而没有相关的医疗建议跟进,则会给情绪带来波动,从而再次反馈在监测设备上。
而且在临床上,低成本,高效能的心电图已经取代了脉搏成为了检测心肺功能的基本手段,所以这类智能手表和手环的服务对象进一步收窄。
二、智能升级类产品。相关产品有糖护士手机血糖仪,久安医疗和小米联合推出的ihealth血压计,康康血压计,腾讯的糖大夫智能血糖仪等。
这类产品是医疗硬创的主流,通用的模式和其他智能硬件差不离,将传统的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心电仪等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加入蓝牙或者无线模块,连接手机APP提供服药、饮食和运动建议等家庭护理服务。
这类产品面向的是心血管疾病、慢性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等患者,需要长期对自身疾病监测护理。例如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一个月做一次连续动态测量,而医院的预约、挂号、排队等都是困扰,像康康血压计这样的产品抓住的就是便携和贴身需要。
毕竟互联网擅长的就是性价比和人性化的体验,动辄万元的血压测量设备买不起,一部能够随时检测血压的小硬件和一份简洁明了的数据报表总是用户喜闻乐见的。
而像腾讯的智能血糖仪还可以通过绑定微信,让子女查看父母的血糖指标,做到预警、亲情提醒等功能。
传统生理指标的监测本身就有固定的市场,智能化改造之后,更多的是借助数据在设备本身、手机、医院、云端等各个入口的交流和呈现,为疾病分析、诊断和预警提供依据。
康康血压董事长曾明发曾经对数据如何利用描绘过这样的图景:
当海量的测量数据及身体信息传输存储到康康云端后,经过机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引擎实现针对个体的反哺意义——医生根据数据和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建议为用户选择治疗方案。
梦想是好的,但是与当地的医疗资源如何对接,显然是个浩繁的工程,O2O的资本泡沫不是轻易能吹得起来的。
从需求痛点入手的“有用”派
智能硬件的创业逻辑中,一直有关于技术驱动还是需求驱动的争议。技术驱动体现在前述提到的案例,有传统的刚性需求背书,所谓智能化更多着手于数据平台的打造。
而需求驱动类产品则瞄准了某一类人群的特殊要求,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团队是深圳的GYENNO,其旗下的智能防抖勺——睿餐,解决的是帕金森症等造成进食过程中有手抖症状的用户,目前在众筹平台上Pozible上拿到了100多万元的成绩。
技术原理和光学防抖可以做类比,都是通过传感器对用户的手部抖动状态进行捕捉,然后将数据反馈到云端,对防抖勺做反向控制,抵消原有抖动。
国外的还有类似的帕金森鞋产品,而最近百度未来商店也上线了一款可以拯救尿失禁人群的可穿戴设备——Brightly,看上去像是个腰带,内置了一个可以通过无创方式观察膀胱膨胀情况的生物传感器。它可以通过蓝牙技术向用户的智能手机发送警告,预先提醒用户是时候该去小便了。
此外,还有很多3D打印的仿生假肢,加入了智能控制系统,在用户恢复训练过程中,能够对四肢进行调控,并告诉用户需要做什么。
针对某类人群解决单一痛点的产品虽然找到了差异化市场,而且明显拓展空间更大。例如GYENNO旗下的睿餐其实可以向智能控制机器人的方向延伸,而向Brightly腰带穿在身上本身就是一个入口,可以做更多的数据捕捉服务。
不过,同样也面临着问题,比如医疗器械资质的审查,而且因为没有构建数据平台,后期的延伸服务空间受限。
GYENNO负责人告诉老友记,其云服务平台更多是为整个睿餐产品的防抖系统服务,而基于数据向医院等线下资源的拓展则正在考虑中。
数据服务路上的几个坑
数据不够。智能医疗硬件虽然五花八门,每个团队似乎都在勾画大数据图景,通过数据为用户提供病情分析和解析,但是现实却是目前穿戴设备以及医疗硬件产生的数据量不够。
智能硬件云服务平台机智云副总裁白玛卓玛对此说过,现在一款爆款智能硬件能卖多少,几十万台都算不错的成绩了,数据样本远远不够,所以现在还远不到强调数据标准的时候,应该是想办法帮助创业团队们尽快的完成产品研发和迭代。
平台割裂。在医疗平台的角逐上,BAT早已展开。
百度在硬件接入方面有未来商店,后端有百度健康云,百度健康平台上已覆盖4000家三甲医院、260万医生,而“百度医生”也app也在移动端开始布局;
腾讯则在去年通过接连投资丁香园、挂号网获得了医生资源和用户资源,随后并以微信为平台,推出以“微信公众号 微信支付”为基础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阿里同样有淘宝众筹,收购中信21世纪(已更名为阿里健康)后,又抛出了未来医院和药品安全计划两个打通智能化医疗的两条路,并且支付体系成熟完善。
但是三大平台在大方向的占位对于数据整合的帮助依然不大,创业团队们需要的一个能够提供低成本甚至免费,并且能够帮助其缩短开发周期的平台,BAT在这方面没有深耕不说,还需要一个第三方中立者来协同调度。
更何况,还有众多的硬件创业队伍希望自己掌握最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方便应用系统扩展和后期大数据相关架构的搭建,自立门户和战队的选择,明显偏向前者。
智能医疗硬件支撑起移动医疗的蓝图必然是个长期战役,这里面除了先做到突破性的技术迭代以及海量的数据沉淀,还取决于优质医生资源的分配,以及医院拥抱信息和数据化管理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