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看医疗电子产业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青城山中国IC生态高峰论坛于2019年7月5日在青城豪生国际酒店正式召开。做为第三届论坛,此次论坛以“打造智慧医疗电子产业链“为议题,探讨如何打造智慧医疗电子产业的生态,论坛汇聚了从芯片公司到方案公司再到系统公司甚至医学院专家,力求全方位解读智慧医疗电子产业的未来。
向军:医学影像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应该是更简单、更智能、更精准
在青城山中国IC生态高峰论坛,来自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X射线事业部CEO向军发表了主题为“医学影像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演讲。他一开始就提到,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不足,目前医学影像诊断,面临着两方面的资源不足:一方面是医生,另外一方面是设备。目前中国每百万人的放射科医师数量是61人,而美国每百万人口是112人;从数字拍片机来看,中国每百万人口是9台,美国是131台,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而CT机,中国每百万人口9.4台,美国每百万人口32.2台。MRI中国是4.9台,美国是36.7台。除了国家政府角度上的提高供给,培养更多医生外,向军更是从工程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如何提高设备的效能,减少对设备数量的要求和减少对医生数量的要求,减少对医生资质的要求,因此让设备更加简单,更加智能和更加精准这三个方面,是智慧医疗的终极目标。
第一个发展方向是简单化:如果我们的设备,我们的AI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能够把大多数的简单重复劳作让设备去做;如果我们能把需要很长时间培训才能很好的使用设备,然后变成一个傻瓜机;如果再搭载上AI在后面的智能诊断,那么就可以把医生的精力腾出来去做一些疑难杂症。
第二个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大量的简单重复劳作,或是人力不可及的东西,都可以用机器取代人,在AI这个时代,我们如果能够用机器去帮助建立起基层的医疗体系,那么对中国,对我们国家老百姓的健康是一个巨大的贡献,这跟发达国家不太一样,因此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智能化对医学影像设备,不管是设备本身还是说对医学影像的诊断,都会带来,而且已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所以现在AI的影像诊断应该说是处在一个从量变积累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达到一个质变,可能这个质变会发生在10到15年的样子。
第三个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更精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设说能够有一种设备,直接在这一台设备上,一个医生一次检查就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所有检查结果,是不是大量减少医生数量的需求,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
如果说我们能够做到更简单、更智能、更精准,对中国的医疗体系、对中国老百姓来讲,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祉。
左盼莉:汇医慧影的全周期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系统
汇医慧影创新事业部总监左盼莉女士,为大家带来了“全周期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系统的临床与科研应用”的主题分享。汇医慧影一直从事科研合作,也就是和医院一起做新的方向的研究,主要做的是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
目前绝大多数的医院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刚开始的信息化主要就是在做互联互通,规范化的管理,但到了后期就有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怎么办?所以以患者为中心,做数据治理的工作,做大数据分析的工作,在海量数据中发掘有效信息。医疗影像进入数据驱动时代,影像领域成为AI+医疗行业的发力点。
汇医慧影的新一代医学影像平台—ABC架构。A就是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同时需要有一个人工智能做起来的基础,那就是B—big data大数据,这些数据以及我们人工智能需要有一个平台,就是我们的C--Cloud计算机云平台。当它们结合在一起之后,再形成一个真正的产品,才有一个真正在医院使用的场景。
汇医慧影新一代医院影像平台—ABC架构
汇医慧影的全周期应用场景,基本上实现了在临床过程中,医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做辅助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以影像为切入口,在临床中获取标准数据级,这些数据到了数据银行之后,数据银行提供了一些标注工具,对数据进行常规标注,当数据进一步到达算法平台后(这个算法平台有一部分我们现在已经开发给医生使用),算法平台就会源源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算法模型出来,然后再经过临床验证后,它可以再次恢复到临床使用场景,所以它是一个数据和临床应用的全周期。
在汇医慧影公司提供的全流程图中,数据中心做为整个平台的核心,可以实现医联体,可以实现上下级的分诊诊疗,在患者这边可为他提供AI智能照片,提供智能解读,提供二次转诊和保险业务。在医生这边可提供AI辅助诊断,同时也为医生提供科研的平台,做AI的科研。
医疗AI其实方向很广,不光是医疗影像,还有制药,制图谱这些方向。AI的技术顶端一直强调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在医疗中的应用很广,医疗机器人已经有了许多成功案例。
李耀:医学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做为国内医疗机器人独角兽公司,成都博恩斯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CEO李耀先生介绍了医学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下面这张照片是国家地理1987年人文类的年度照片,照片中的杰克医生做了23个小时的心脏抑制手术,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他旁边助手已经累得完全不省人事了,靠在角落里面,但是医生还不能休息,因为他还要看着他的病人苏醒过来。这张照片讲述人和医学之间很重要的关系。
下面这张照片是25年以后,照片中这个浑身插满了管子的病人活下来了,遗憾的是25年之后医生却去世了。当老先生参加了医生的葬礼时,他把照片拿出来很感慨。所以说医学发展是非常艰难和坎坷的,那个时候就提出来怎么样让我们治疗方法让医生也得到帮助。
在2012年哈里森.福特导演的《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中,里面第一次用到机器人给一个受伤的孩子做的手术,这是第一次用真正的机器人在电影里面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个机器人实际上在当时也是第一代人类希望用机器人去做手术的想法,用机械臂代替手,旁边由人来操作,这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前生。1995年,达芬奇第一次从斯坦福研究院出来开始朝着产业化的路往前走了,到2001年真正做到了像一个产品的机器经历了将近6年时间,这也是第一次商业化机器人产品。走到今天达芬奇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商业化的产品,这也是在外科手术里面唯一的真正的商业化普及的产品,这也是我们现在先进手术室标准配制:这里面有机器人手臂,有医生控制台,还有所有数字化影像设备都在这里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硬件平台,第一次实现了全数字化和全智能化,是我们不断强调的数字化手术室的核心。随着手术机器人的形态在硬件上发展的规模化,无论是多孔、单孔,神经外科、骨科都有布局。未来我们怎么来提升这一类的产品呢?软件,就是我们在不断强调的AI及智能化。硬件平台无论怎么变化,它的核心都是手术操作,手术的执行端的核心就在于它的软件。有了这些以后,我们可以做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术前规划、术中分析等等,我们所有想做的东西都可以实现。
当下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我们患者太少,我们医生太少。中国每一年的门诊量是480万个人, 480万人是多么大的规模。未来我们真的需要有更好机器人,更好的手术方式来帮助更多的医生解救更多的患者。我们的手术室还停留着80年代,大家可以看到所有手术依然是刀耕火种的年代。医生站在这个地方,不吃不喝站十个小时,不能上厕所。这里面还有很多很辛苦的岗位,就是助手,他得一直抱着这个镜子,这个工作很苦,抱着镜子不能动,10个小时不能动,你得扶着这个镜头,不能晃,一晃了医生就会踹你,镜子都拿不稳,要先打三四百台以后才能去做手术,所以医生培训要花多长时间,而且这样工作有多么无聊。但是不要看它无聊,你还不一定做得上。直到有一天差不多自己能独立做手术了,基本上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这是整个腔镜外科医生的现状,那么什么样的技术可以帮到他们?只有通过医疗AI来帮助医生,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