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灯电源使用环境与影响分析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以下将详细分析防雷设计与目前的现状:
一、雷击失效实例 (见下图)
在分析过程中,诸如此类MOV破裂,均是雷击损坏所致。
二、四种类型雷击模式及电源雷击失效机理
1. 直击雷:蕴含极大的能量,峰值电压可达5000kv的雷电流入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会造成以下三种影响:
1) 巨大的富电流在数微秒时间内流下地,使地电位迅速升高,造成反击事故,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
2) 雷电流产生强大的电磁波,在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极高的脉冲电压。
3) 雷电流流经电气设备产生极高的热量,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2. 传导雷:远处的雷电击中线路或因电磁感应产生的极高电压,由室外电源线路和通信线路传至建筑物内室内的电气设备。
3. 感应雷:云层之间频繁放电产生强大的电磁波导致共模和差模干扰,影响电气设备运行。
4. 开关过电压:供电系统中的电感性和电容性负载开启或断开、地极短路、电源线路短路等,都能在电源线路上产生高压脉冲,脉冲电压可达正常电压的3到5倍,可严重损坏设备。破坏效果与雷击类似。
国军标《GJB 6784-2009 军用地面电子设施防雷通用要求》,如下图所示:
三、防雷的系统设计:
TN-S结构是指变压器出来,采用三相四线制输电,中性线与保护地相连。此结构有利于浪涌电流的迅速泄放。此时的防护等级为IV级(4KV);传送到大楼后,防护等级为III级(2.5KV);到了专用机房后,防护等级为II级(1.5KV);最后到设备上,防护等级降为I级(1.0KV)。
防雷是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对能量逐级吸收,及防护区间量级分类的原则,需要做多级防护。另一方面要从供电系统、设备接地、产品等三方面进行防护设计。
供电电网的防雷设计,可以根据最新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第6章要求:“6.1.9 道路照明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宜采用TN-S系统或TT系统,金属灯杆及构件、灯具外壳、配电及控制箱屏等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进行保护接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根据现场维护反馈信息,主供电线有三条:火线、零线和保护地线(PE)。应属TN-S系统,有独立的接地线,为雷击浪涌电流的泄放提供了途径。
灯杆的防雷接地设计,要依据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3.2.2条“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还有最新标准《CJJ89-2001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第6章要求:
6.2.7 灯杆、配电箱等金属电力设备采用接地保护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6.3.2 接地体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埋深不宜小于0.6m。
综上所述,路灯灯杆接地应遵循保护接地不大于4Ω,防雷接地不大于10Ω。
土壤对接地电阻有影响,灯杆的防雷接地设计就是采取有效降阻方法。当接地点的土壤(如岩石、砂质土壤和长期冰冻的土壤)电阻率较高时,为了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须采取措施来降低土壤的电阻率,这些措施包括:
1. 换土:用电阻率较低的黑土、粘土和砂质粘土等替换电阻率较高的土壤。一般换掉接地体上部1/3长度、周围0.5米以内的土壤。
2. 深埋:如果接地点的深层土壤电阻率较低,可适当增加接地体的埋入深度。深埋还可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枯所增加电阻率的影响。
3. 外引接地:通过金属引线将接地体埋设在附近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点。
4. 化学处理:在接地点的土壤中混入炉渣、木炭粉、食盐等化学物质,以及采用专用的化学降阻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电阻率。
5. 保土:采取措施保持接地点土壤长期湿润。
6. 对冻土进行处理:在冬天往接地点的土壤中加泥炭,防止土壤冻结,或者将接地体埋在建筑物的下面。
四、电源的防雷设计:
1. LED电源使用要求
参照《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分为1234X级。电源线差模试验的1级参数未给,其余各级分别为0.5KV1KV2KV及待定。电源线共模试验的各级参数为0.5KV1KV2KV4KV。试验的严酷度等级取决于环境(遭受浪涌可能性的环境)及安装条件,大体分类是:
1级:有较好保护的环境,如工厂及电站的控制室;
2级:有一定保护的环境,如无强干扰的工厂;
3级:普通的电磁骚扰环境:对设备未规定特殊安装要求,如普通安装的电缆网络,工业性的工作场所和变电所;
4级:受严重骚扰的环境,如民用架空线,未加保护的高压变电所;
X级:特殊级,由用户和制造协商后确定。
从使用环境角度看,LED驱动电源需要考虑3级以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