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 DWDM,深度优化OSNR的技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9年以来40G DWDM已开始在中国规模部署,随着宽带中国、宽带提速等战略的实施,发达省份的骨干传输带宽资源在这快速发展的3年中已几乎消耗殆尽,部分运营商在第二平面建设方案是基于40G技术还是100G DWDM技术而举棋不定。2011年欧美运营商在云计算、IDC互联、移动互联网等业务的驱动下规模部署100G技术,毫无疑问为100G的商用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2012年伊始,国内三大运营商分别启动详细的实验室和现网测试,业界也逐步将注意力从为什么建设100G转移到如何建设100G。OSNR,DWDM系统最典型也最复杂的指标,也继PDM-DPSK码型归于统一之后成为新的热点。与40G各种类型来区分应用场景不同,统一码型和统一调制方式的100G DWDM留给厂商进行各自优化的空间并不大,只有接收侧的AD高速数模转换、DSP的软件算法以及FEC编解码深度。与工程设计相关的显性指标,就体现在背靠背OSNR(BOL和EOL)、OSNR和系统代价、FEC纠错能力、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补偿值上。
B2B OSNR 的优化
工程实践往往和实验室测试有较大差距。在建议的1dBm的发送功率下,第一代100G系统的B2B仿真数据维持15~16dB。在7%线路开销的112Gbit/s PDM-QPSK相干系统中,在误码率为2E~3这个阈值下,B2B OSNR性能的离线数据最佳结果为14.78dB。也有厂商离线测试结果在15~16dB。由于仿真系统一般采用计算机阵列的离线处理,一般认为商用系统上性能会比仿真结果大1.5dB。原因在于离线处理为获取最佳的B2B OSNR性能而忽略考虑算法本身的复杂度,但是在线DWDM处理系统必须考虑算法复杂度限制,性能必然有所劣化。基于以上仿真结果,即使退而使用15~16dB的指标,其与40G系统的背靠背门限分别为13dB或14.5dB不小的差距。
实际上PDM-DPSK和相干接收的基本原理在诞生之初就提供了优化方案,即本地偏振光源性能“净化度”的提升。相干接收侧使用一个高稳定度的本地振荡激光器,经过偏振分束后与远端输入光信号进行90度混频,90度混频器输出一个偏振态的两路信号。混频器输出光信号经平衡接收光电二极管转换为模拟电信号,经高速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基于以上原理,源自本振光源的信噪比要远优于输入光信号的信噪比,我们能够改变本地光源的“纯度”,就可提升接收端光信噪比约2dB的改善。同理,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将B2B的OSNR从15~16dB降低到13~13.5dB。这个优化的数据基本上可达到牺牲20%带宽效率的SD-FEC的方案指标。阿尔卡特朗讯在2011年第4季度发布了基于商用系统的增强OTU解决方案。并在不开启SD-FEC的情况下,在2012年第1季度某国家级测试中已优于以上关键指标。
Q余量与Rm侧系统OSNR的优化
40G DWDM国标中定义的MPI-Rm 参考点接收OSNR与背靠背OSNR 容限(EOL)值之间的差值要求为4.5~5dB,OSNR裕度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系统的OSNR门限。
相对40G标准,基于偏振复用相干检测的100G技术天生对DGD和色度色散不敏感,因此可将Q裕量从40G系统中的3~3.5dB下降到2~2.5dB。Q裕量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系统侧的OSNR裕量,就可以降低1dB, 达到4~4.5dB。目前这个裕量的优化已广泛地被欧洲和北美运营商所接受。通过这个方案优化和适度的裕量放松,在不采用额外增加带宽开销的情况(例如SD-FEC)下,100G系统的ONSR门限就可达到18.5dB, 完全与现有的40G系统在跨站设置上相同,甚至优于某些特殊码型的40G 系统。
FEC和SD-FEC的优化技术
前向纠错FEC技术是通过优化线路信号来优化OSNR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本质是通过牺牲有效带宽,以编码冗余度(如20%)以及对应的信号处理芯片的复杂度来换取更大的净增益。业界在密切关注100G超长传输距离和SD-FEC软判决的关系。
OIF建议软判决FEC开销比小于20%,低于20%开销比时净增益随着冗余度增加而增大,而超过后受错误平层影响而增益反而下降。在7%开销时,软判决复杂度远超过硬判决,但复杂度换取的的增益却十分有限,所以并不建议使用软判决。因此,可以直观地判断并不是软判决出现之后,硬判决将退出历史舞台,软硬结合才是可行的方案。
在软判决具体的码型方案中,无论是LDPC 码还是TPC方案,均需要OTU上完成大量的硬件计算来支撑性能。为捕捉信号远离介于0和1之外的信号而做出正确的判决,译码器的比特吞吐量也是硬判决的好几倍,对应系统的算法复杂性大为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启用软判决后线路速度从7%开销的112Gbit/s 速度上升到基于20%开销冗余的128Gbit/s后,由于速率的提高必然带来谱宽的变化,对后级ADC器件的采样率要求从56GHz提升到65GHz, DSP的计算能力也要从千万门电路往数千万门级大跃进,系统关键芯片的搭建也将从基于100G转变为超100G甚至400G而设计。
基于128Gbit/s相干接收系统中,实验室仿真结果B2B OSNR在同样误码率门限情况下为14.5 dB。OFC 2010年报道的国外某首个128Gbit/s速率PM-QPSK相干接收在线处理原型机的真实测试结果却让20%冗余度的SD-FEC技术蒙上阴影。其在2E-3误码率下的B2B OSNR门限居然裂化到17dB。究其原因,除了仿真系统和在线系统复杂度的差异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线实时芯片处理能力。这个案例也从侧面证明了FPGA拼接而成而不是基于单ASIC芯片,无法真正完成SD-FEC功能。业界认为,即使采用ASCI技术也需要65nm甚至40nm工艺的ASIC才能实现其高运算量和低功耗目标,所以芯片技术成为软判决从纸上谈兵走向商用系统的关键。
2012年第一季度,at&t实验室发布了其业界首个40nm的技术的MSA收发器的系统测试结果,也是业界首个运营商测试的SD-FEC系统。其有4个8位、每秒65G采样率ADC转换通道的DSP引擎,在具体的码型算法上,试验系统的SD-FEC采用的是基于Turbo乘积码(TPC),相应的净编码增益11.1分贝。虽然at&t这个实验室测试系统受成40nm ASIC熟套片数量的限制,只开通了SD-FEC的波,远低于国内40个波长的测试要求;系统的发射光功率也大于国内标准的1~2dB(这会改善ONSR性能),但它毕竟为高性能芯片将SD-FEC带入实践商用做出了积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