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助力中国抗击疫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对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国外的许多媒体将目光聚焦到了我国的智慧城市,其中就包括沙特“阿拉比亚报”、俄罗斯“塔斯社”、秘鲁“商报”、马里“门户网”等等。
据各大报道分析表示中国政府及人民对战胜病毒充满信心,以北京、武汉为代表的多城市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地防止病毒扩散提供指导性经验。但战胜病毒并非终点,中国大力推动城乡智慧发展,即使以后再有大型流行病毒来袭,人民也可以通过智能应用程序在家中正常生活,保证社会健康运转。多篇报道摘编如下:
中国人民众志成城
“智慧”力量助力战胜疫情
沙特“阿拉比亚报”2月15日发表文章《疫情之后,中国加快转型“智慧城市”》,指出:“许多外媒看来,新冠肺炎似乎使中国钢铁之城武汉和首都北京实行了严格的管制,但如果我们仔细洞察,就会发现,中国政府和人民战胜疫情充满信心的背后,是强大的“智慧”力量在支持。”
红外线测温实时掌握疫情
避免工作人员感染
法国“未来科学报”2月17日在题为《中国使用多种技术应对新冠肺炎》的报道中说:“在这场跟时间扫跑的战役中,北京率先在地铁、机场等人流量密集地区启用了红外扫描仪测量乘客体温,每分钟能检测200人的体温,甚至还可以在3米外准确地检测处于密集人流中的某个乘客的体温,即使他戴着口罩或帽子也没关系。这使工作人员无需近距离接触乘客即可进行检查,有效减少了新冠病毒的传播。”
马里“门户网”2月17日发表文章《面对流行病,新技术有用武之地》,报道了江西红外无人机测温的场景, “这是一架装有红外热像仪的无人机,它可以通过观察可见光和红外辐射测量体温,有效观察距离为3米,误差范围为5%。 如果在1米内测量温度,误差范围则可降低到1%”, 江西宜春市某社区工作人员易金玉说,他正在操纵无人机远程获取并记录居民的温度,避免亲自去找每位居民测量体温时被传染。
手机应用程序发布疫情地图
大数据、云计算精准防控疫情
马里“门户网”还报道了中国科技公司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推出了一项 “附近疫情实时查询系统”功能,可以在包括北京、深圳和广州在内的130多个城市中使用。人们能够在地图上方便、直接地看到附近给定距离内的已确认病例数。
法国“未来科学报”谈到:“中国居民可以手机下载‘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应用程序,第一时间知晓自己是否已与感染者 ‘密切接触’。中国香港的监督工作更加严格,在家隔离人员必须戴上联网手链,如果手链损坏或与手机的距离超过20米,会立即发送警报,以便警方及时掌握隔离人员动态,了解其安全情况。”
秘鲁“商报”和俄罗斯“明天报”于20月19日分别发表文章《中国借助高科技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和《中国: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报道了中国利用科技追踪的情况:“中国多个科研团队正在研发能够绘制和预测病毒传播的AI,模拟病毒是如何在最初几天离开武汉并向其他地区扩散的。云计算能够通过扫描社交网络、媒体报道和官方健康数据,来确定病毒最有可能在哪里传播,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住址及医疗状况来找到易感人群。”
“零接触”外卖、快递服务
帮助民众在家安心生活
马里“门户网”和法国“未来科学报”均报道了中国推出“零接触”外卖、快递服务:“2月6日,一辆白色的自动送货车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吉林大街上行驶。 经过几个十字路口后,货车到达了武汉市第九医院的门前。 收件人只需单击货车上的电子屏幕,即可轻松取回他们的包裹。 这是由京东在线应用软件开发部门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独立开发的智能送货机器人的首次送货。包裹的接收人、武汉市第九医院的员工说:‘机器人不仅可以帮我们运送所需的物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接触传染。 智能机器人对我们帮助很大。’在南京,为避免接触传染,快递人员无需进楼,机器人就可以将包裹送到居民手中。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说:“该机器人的电池寿命为10小时,会自己乘坐电梯。”
无人机抗击疫情
发挥“非一般”的作用
中国无人机辅助抗击疫情,得到了不少外媒的关注,马里“门户网”、法国“未来科学报”、阿联酋“空中新闻”、沙特“中东报”均对该方面内容进行了报道:“无人机在建筑物上空向街道喷洒消毒剂,并喊着:‘把窗户关好,待在家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说:‘装有10升消毒剂的无人机可以喷洒约8,000平方米的表面。’其实,无人机早已在中国许多村庄应用,原先是用于田间撒药,现在经过改装后被用于进行街道消毒。 另有一些无人机则负责向隔离在家的居民运送药品或口罩。在这场‘战疫’中,中国的无人机发挥了‘非一般’的作用,消毒街道、为居民送药、提醒民众戴口罩、远程测温……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为城市营造出无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