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力建设智慧城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段时间,封面新闻联合成都市新经济委推出的向阳而生·成都新经济系列报道。据该报道的内容显示,成都市在未来将加快发展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产业。
提高免“疫”力,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深水区
没有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抗击疫情就会陷入两眼一抹黑的状况。因此,建设好智慧城市、发挥好智慧城市功能的诉求比以往更加迫切。作为一家聚焦城市轨道交通场景的公司,疫情发生以后,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注意到城市地铁及交通枢纽所面临的乘客实名登记入站与避免人群堆积形成防疫隐患之间的矛盾。1月29日,智元汇紧急开发的“智惠行助手”APP火速上线,帮助地铁“零设备采购、轻量化部署”,实现实名信息倒查溯源等功能,将地铁乘客凭身份证登记入站的时间单位由5分钟降为5秒,并将软件免费提供全社会使用。随着全国陆续复工,城市防控防疫压力不降反增。智元汇相关负责人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智元汇加快、加急参与实施疫前已启动的公安部“地铁公交智慧安检安防试点项目”,并增项开发了防疫布控系统功能。同时还上线实施了智慧工地防控防疫应用“元智管”,特色解决疫情期间轨道交通工地务工人员身份登记、工地管理、人员定位、地铁防疫等问题,成为未来智慧工地建设的有力抓手。截止目前,智元汇相关“战疫”产品和系统已在全国十余个城市落地。此次疫情之后,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深水区。IDC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显示,中国市场的三大热点投资项目依次为可持续基础设施、数据驱动治理以及数字化管理。在预测期间内(2018-2023年),三者支出总额将持续超出整体智慧城市投资的一半。城市的智慧能力犹如“身体的免疫力”不能留在口号中,不能停在蓝图里,亟需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智元汇相关负责人表示,智元汇将积极发挥技术和经验优势,继续聚焦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交通,助力智慧城市大生态全面升级。
疫情期间“大练兵” 激发工业互联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随着众多企业开始复工,工业互联网行业也迎来了疫情防控的大考验。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企业要在疫情期间尽快恢复工作,就务必要在保证员工的健康,确保有不被感染的风险前提下,快速恢复业务流程,帮助整个企业回到正常的运转。这为工业互联网在应用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疫情期间,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联合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中心开展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疫情专项供需对接工作,以数据展示、信息发布、数据分析、辅助决策为主要方向综合体现相关内容,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疫情相关物资对接以及决策服务。良好和丰富的数据是开展疫情防控应用的基础。刘刚表示,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开始接受云计算,并享受云计算带来的红利。云的最终状态并非仅仅只是一个计算能力的提供方,而是一个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平台,计算只是这个平台的基础,而在平台之上多样化的云服务将会层出不穷,丰富的云应用将会推动真正的数字化进程。疫情的暴发,引发了企业对云应用的关注,相信未来的云会更聚焦于应用,同时也为立足于云应用的企提供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
#观点#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宇:新经济产业转危为机、顺势崛起的良好机遇
此次疫情,成都新经济产业是如何助力抗疫防疫和复工复产的?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宇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新经济委连续发布了4批次疫情防控相关的城市机会清单,集聚新经济力量,提供了适用于疫情防控各类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同时释放了政府和企业为应对疫情变化而产生的新增需求,在特殊时期,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搭建了精准有效的供需对接平台,持续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向阳而生。据张宇介绍,近年来,成都持续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培育、引进了一大批优质的新经济企业。疫情期间,很多新经济企业积极发挥新技术、新模式所长,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会务(远程办公)、生物制药、无人经济、现代物流、数字文娱、超级计算等领域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弥补城市治理短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城市现代治理体系。“此次疫情将是新经济转危为机、顺势崛起的良好机遇。”张宇认为,疫情过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将“去虚向实”、“由点带面”,深入社会治理和服务方方面面。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将会出现更多合作机会,加速人工智能场景落地。此外,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战疫”期间经过实战检验,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速应用实施,助力城市向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