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应该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我国各大城市蔓延开来,其中湖北省、武汉市最为严重。为了有效抑制疫情蔓延,全国各地大量医护人员不辞劳苦与病魔抗争、与死神较量。而社区则是我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些尴尬,在防控初期的人员摸排中,电子政务虽已推行多年,但前期建设的大量信息化手段却没有发挥应有效应。
一些地方仍使用人工登记表格等传统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重复劳动,更无法实现数据流通和趋势预测。
在防控进入社区封闭管理阶段之后,物资分配又成为了新的问题:类似的口罩哪里买等问题在疫情之下显现出来。
那么,已经推行多年、投入大量资金的智慧城市建设,在疫情当中有没有切实发挥作用?城市在类似突发事件中能否从容应对?智慧城市建设未来要向哪个方向发力?
经历了疫情“大考”,希望从中反思并探寻智慧城市的新思路。
疫情考验城市治理能力
济南市是全国最早复工的城市之一,疫情防控和复工率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月21日,在23个已经公布复工率的省份中,18省份复工率超过50%,山东省以79.4%位居首位,而济南以96.45%成为全国复工率第二高的城市。
是信息化手段和数据的治理能力保障了抗疫和复工。
山东省公路交通发达,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摸排上,使用“人车路”协同平台,以应对春节期间人员返乡、外出探亲等自驾人员多等情况,在高速路检查站,车牌识别和手持身份证核验终端,能快速采集过往车辆、人员信息和人员健康状况。
在社区,居民可以使用二维码自行填报基本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结合高速公路、高铁、飞机信息,以及三大手机运营商提供的漫游信息,社区管理人员对照社区已有信息,能够解决“哪些人来了、哪些人走了、哪些人走了又回来”等基础信息的精准问题,这为配合防疫工作起到快速有效的支撑作用。
在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这类数据还能形成信息流,向上实时对接市、区疫情防控工作,汇集数据形成疫情发展趋势预测;向下综合指挥调度下辖的16个村居网格、63个基础网格,实现精细化动态管理。
对于重点地区人员的进出,以及建筑工地、宗教场所、商场超市等近百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视频等方式的监控。如果处于医学观察期的人员擅自出门,系统会自动通过手机终端App通知值守人员……
而社区居民使用智慧通行证出入,一扫码后台就可以显示“姓名、详细住址、电话、出入小区时间,租住时间,近期外出、返回时间,本人及家属健康状况”等情况,不需要向工作人员口头汇报。
这既减轻了社区人员的工作量,又按照防疫要求避免了工作人员和居民直接接触,高效安全。就连在一些地方出现药店门口排大队买口罩、买医用酒精,甚至需要警察维持秩序的状况,在济南也没有出现。
在这些看似“轻松”的情景背后,是“智慧泉城”在发挥作用。这项2019年荣获全国“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的项目,在第一阶段建设中解决了基本数据流问题——在一个数据汇集和计算平台之上,实现政务办事、出行、健康、公共安全、社区、便民、金融等数据的流通。
借助全民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政府层面能够很快掌握医院情况,比如重症、呼吸、传染病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人数和病床数,也对口罩等医疗耗材能够“心中有数”。
基于政务云平台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2月份月上线的新冠疫情监测指挥系统,能够让城市管理者及时分配医疗资源、统一调配物资,为发热门诊、定点收治医院提供保障支持。
在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智慧泉城”也为居民提供便利:
买药最令人苦恼的事情就是跑了很多地方,却买不到自己要用的药。在济南,药店的地理信息和库存信息已经在平台上共享流通,打开“爱城市网”APP,只要填写自己需要的药品就可以就近预约药店前往购买。口罩、酒精等一时紧俏的防疫物资也同样可以采用就近原则预约购买。
“疫”后智慧城市建设以问题为导向?
济南的智慧城市,将政府管理和百姓生活服务连接在一起,以问题为导向,开发功能模块,形成以数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场景,这样的建设思路正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智慧城市从概念提出到逐步落地已经近十年时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像是一场检验,用浪潮集团副总裁的姜振华话说:“将平时运行过程中无法检验的效果暴露出来,也进一步厘清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边界。”
承担智慧泉城建设的浪潮对这一点感触最深,智慧城市因其内涵丰富,使得在实践中,各个城市的落脚点也不尽相同。
自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以来,迄今已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数量已达290个。此外,由于众多城市在年度工作报告和规划中均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截至目前,我国实际上已有超过700个城市(含县级市)已提出或正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