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时代可能发生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世界上有七十多亿人口,就会有七十多亿个想要讨论的议题。孩子刚刚出生或者即将面临升学的父母在挑选学校和住处,毕业前夕的青年人忙于找未来出路,工作劳累了一周的白领会想要更多假期和休闲。
但我们想要和你来讨论的是一个共通的议题。
创新技术、科技颠覆的步调在加速,曾经由蒸汽机、炼油厂和电视构成的世界面临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冲击,不要说100年——哪怕是2050年的世界,都没有学者能够预测。
在1019年,人们学习读经写字、骑马射箭、琴棋书画、针线纺织,因为这些技能再过50年,即使在改朝换代的背景下依然重要。
但现今,哪怕是计算机编程这样热门的学科也不一定能保持其优势一路高歌,因为现在的AI算法已经逐渐开始代替程序员。
尤瓦尔在《今日简史》中描绘了不久后科技发展带来的职业变化:网络上将出现人工智能医生、基于算法的律师、自动驾驶汽车、能探测心情的音乐家,而与此相对的则是等新一代青少年“长大之后,可能没有工作”。
我们到底应该教一个孩子什么,才能帮助他在未来更好地生存、生活下去?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现代教育就像一条生产线,一间间标准化的教室里整齐地坐着一排排学生,老师在上面讲授同样的内容:物理公式或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目前有太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灌输信息。我们在21世纪被大量的信息淹没,在学校里学习读写技能、地理、历史、生物等基本知识,同时还有TED演讲、各类在线课程——学习一套既有的技能当然有助于孩子形成认识世界的价值观,但教育并非如此简单。
如果解微积分方程、用C++语言写程序、识别试管中的化学物质、翻译各国语言都能够由人工智能软件(比如谷歌翻译)完成——而且往往做得更好,那我们该教什么?
《小王子》中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现在的教育应该着重于“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特定的工作技能不再是首要教学目标,更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
学生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更要学会如何重塑自己。
“改变”总是一件令我们不安的事,但当我们经历过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飞快进步的现代社会、科技之间的矛盾,却更会希望能够培养孩子拥抱未知、保持心态平衡的能力,亦即“适应力”与“同理心”。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中国教育必然的进阶趋势。围绕“衡中模式”的意见分歧,照见教育转型期弥漫全社会的双重焦虑:
一方面,害怕被应试教育的列车甩下来,掉入社会底层;
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长又深感应试教育不如素质教育那么能激发孩子的天性,对未来在素质教育竞争中失去先机也有隐隐的担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实质就是为人格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普通教育,其主要功能是给人格的发展打基础,使每一个人在公民生活中能通过他的行动经受检验。
相对于偏重考试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较为注重培养体育、艺术能力和多元智能的成绩,“素质教育”中所指的“素质”,是当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这类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在艺术、体育等更多样的考试来比赛,发挥个人潜能,展示兴趣所长,并培养良好品格,而不仅仅是学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