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压华为将会永久性的损害美国半导体产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考虑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 规定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企业需要获得美国许可证后方可向华为供应特定的芯片。与全球媒体目前主流都是防控疫情的声音相比,这则消息有些另类,但也不是与美国疫情无关。中国疫情阻击战取得胜利,同时期的美国则处在疫情高峰,与中国复工复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制造业深陷衰退危机。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制造商面临供应中断,近80%的制造商预计业务将受损。美国决策者为了转移美国民众对其在疫情开始阶段防控失职的不满,鼓动政客一方面将疫情蔓延原因“甩锅”给中国,另一方面意图拖住全球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复兴脚步,给美国制造业争取时间。选择华为下手更是希望一举两得,这是自去年“实体清单”事件以来对华为施压的再升级,去年5月起美国芯片和软件对华为断供,并胁迫盟国联手封锁华为海外市场,华为消费者业务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至少损失了100亿美元,华为去年的营收增速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但华为没有被压垮,5G的合同数仍领先国外同行,美国拟使出“杀手锏”釜底抽薪,禁止华为设计的芯片到境外流片。
美国打压华为的借口是网络安全,华为愿意接受任何第三方对设备的检测,而美国企业的同类产品却不敢同台比试,美国关于网络安全的说法可能会引火烧身。美国打压华为无法公开的理由是5G时代以华为代表的中国技术与产品让美国同行感到压力,长期以来形成的天下第一的心态不能接受这一挑战。
美国政府利用公权力打压华为是在期待得到当年阿尔斯通事件的效果。2013年美国政府以商业贿赂为名利用《反海外腐败法》等司法武器“长臂管辖”打击商业竞争对手,使全球领先的能源与交通巨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不得不被美国GE“强制”收购。不过,华为不是阿尔斯通。美国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如果得逞,对华为的打击是沉重的,因为芯片是华为创新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也是华为竞争力的所在,华为已预见到自研芯片的长期业务会因此而牺牲,但不会动摇华为的长远发展目标。华为使用美国之外的第三方芯片也能依靠自己开发的软件技术提升产品的水平。美国此举会进一步激发中国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的决心和部署力度,哪怕时间再长,中国只要认准的事以举国之力定能做到。
美国通过打压华为借机向全球宣示其科技霸权,但也使世界认识到美国肆意变更“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在已销售的产品上附加美国政府额外的法律权利,直接剥夺了美国以外的芯片制造商对制造设备的私有财产自由使用权。这一由美国自行解释的规则如果用到芯片之外的领域也不足为奇,一旦波音公司的业绩进一步下滑,谁又能保证美国不会将这一规则用到空客公司呢?
这一规则在法律上是站不住的。日本负责出口管制的权威机构日本财团法人安全保障贸易情报中心(CISTEC)认为,利用美国技术在日本制造的半导体设备,该设备在日本生产的半导体不是美国技术直接产品,不受美国管制。今后更多的国家将要评估在生产装备中使用美国技术的后果,尽可能减少对美国产品的依赖,美国将自食其果。
美国科技霸凌行为的背后是美国对今后持续创新能力心虚的表现,以不正当的方式打压市场对手以维持其领先地位的做法并不能增强美国的创新实力。而失去竞争环境和依赖政府的保护将侵蚀产业创新的机制,美国最终将失去竞争力。面对美国对中国IT行业的打压,中国政府与企业不会无动于衷,中国要将国内潜力巨大的IT市场更多的用于培育自主创新产品上,向对中国友好的国家开放。中国的5G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不会停顿,而美国要冒退出中国IT市场的风险,玩火者将引火烧身。
对此,美国的政客可能没想到,但美国有识之士已经预感。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3月9日发布了《限制对华贸易将如何终结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导地位》的咨询报告,指出美国如维持现有的对华出口限制和技术管制,3~5年后美国半导体企业从中国市场获得的营收将减少55%,全球市场份额下降8%,全球营收减少16%,研发投入下降13%~25%。如果美国彻底终止双边技术贸易和技术领域对华脱钩,3~5年后美国半导体企业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其全球市场份额下降18%,全球营收减少17%,研发投入下降30~60%。这将永久性损害美国半导体产业,并最终导致其失去全球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则长期崛起。
不做亏本生意是美国的处世准则,但不按常理出牌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也时有发生,不论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是否最终实施,我们都必须有清醒认识并主动应对。表面上看,美国是以“规则”的修改进一步打压华为,但实质是要卡住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命门,进而阻挠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现在芯片及其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越来越突出,我们需要有长远眼光从基础做起。芯片生产线是精密制造、精细化工、先进材料等高技术的集成,需要跨行业产学研的紧密合作,长期奋斗、艰苦攻关,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国强调自主创新,但同时坚持要开放合作,创造双赢和多赢的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