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你的岗位还在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目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技术到底发展到啥情况了?
如果未来AI在我们社会上全面应用之后,会对咱们的生活会带来多大的帮助?
AI的应用又会对目前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多少影响呢?你目前所从事的职业未来会被AI替代吗?
嗯,好问题,但我是一个都没法回答,我也不知道。但据科技大佬们说:
AI技术早已经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普及了,虽然我们还未完全觉察,但这项技术已经在悄然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职业了。
吴军老师认为,这AI的到来是一次智能革命,并且这次智能革命与以往历次的技术革命一样,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加入技术浪潮成为前2%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嗯,听起来有点唬人,但是又好像有些道理。
为了不被他这一两句话唬住,我决定找点书研究一下,比如李开复的《AI未来》和吴军《智能时代》,毕竟他们的书简单易懂(其实是太高深的我也看不懂),并且他们不仅曾经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先驱,也是这个领域的投资者、推动者,是真正的大佬级别的人物。
嗯,看他们的书准没错,那就看看大佬们是怎么讲的:
1、AI时代,你的职业还在不在?
李开复老师在《AI未来》中预测美国有40%-50%的工作岗位是能够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的,中国的情况可能比美国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吴军老师甚至认为全球只有2%的人是人工智能的革命的掌握者和直接受益者,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医生:
未来有了人工智能,它可以分析和对比无数的病例和诊断材料,它可以在医生看病的时候,起到辅助治疗提供诊断建议的作用。在做医学影像分析的时候,人工智能比人类更精准。甚至是在做心脏大脑等精细手术的时候,人工智能还能替代人类医生的手去做手术,更稳。
人工智能还能缓解医疗紧缺的问题,现在好的医生和治疗方案只有大医院能提供,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辅助中等水平的医生做出高水平的医疗方案。人工智能还能推进新药的研发效率。
在短时间内人工智能可能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医生,它更可能会以医生助手的形式存在,但经过时间的积累,人工智能很有可能比人类医生更出色。
制造业:
人工智能在这个行业的优势其实很容易理解,前段时间很火的《美国工厂》的最后一个片段里工厂的管理者就在向“玻璃大王”介绍着将要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岗位,因为工人们太慢了。
目前特斯拉汽车的工厂其实已经在尝试全部由机器人来装配汽车。未来会有大量的做着重复劳动的普通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经济和企业家来说是利好,但对于那些工人来说却相反。
记者、编辑 和 金融业:
不要以为人工智能只会影响实体业,相反,人工智能对白领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人工智能的优势就是算法,这些算法随时能替代脑力劳动者,比起制造业的机器人,人工智能还需要配合机器人的生产、组装和维护调试,但对于脑力劳动,人工智能太容易了,起码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人工智能可以很容易的写出一篇报道稿,来替代记者和编辑。在金融业,人工智能早已经采用智能风控算法和大数据去替代风控人员了。
还有很多行业就不一一列举了,李开复老师认为人工智能革命会分为四波浪潮袭来:
第一波互联网智能化,第二波商业智能化,第三实体世界智能化,第四波自主智能化。前两波已经出现在了我们身边,后面两波正在跃跃欲试中。
2、曾经历史上的技术革命是怎样消化掉负面影响的?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世界之前发生的几次技术革命:
18世纪末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这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时代,回头来看,这次技术革命将人均GDP增长了几十倍,全球财富、人类寿命都获得了大幅的提高。但在当时,技术革命的初级阶段只有发明家和工厂主受益,普通民众不仅没有受益,反而破产失业,第二阶段才是英国普通民众受益,第三阶段才是全世界受益。在发展的过程中,它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导致大量工匠的失业,社会矛盾重重,当时诅咒它的人可比欢呼拥抱它的人更多,英国人花了两代人的时间来消耗工业革命带来负面影响,这个阵痛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个人和家庭来说可不短。
19世纪末始于美国德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为核心的时代,它带来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并且催生了很多新产业。但它在当时也同样带来了社会的阵痛,美国贫富分化程度到达了最高,爆发了工人运动,传统工业被彻底碾碎。也是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消化掉这些阵痛。
“二战”后以摩尔定律为标准的信息革命
这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其实这次信息革命还未消化完。中国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这次信息革命中感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少,更多的是享受到了信息革命带来的财富增长。但对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南美洲,它们自由的旧的经济结构已经落伍,甚至被摧毁,而在新的经济结构中虽享受到了信息产品,却没有享受信息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
可以看出,每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靠很长很长的时间来消化掉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技术革命会使很多旧产业消失,旧产业的从业人员需要重新寻找出路。根据历史来看,这些时间至少需要一代人。
而即将到来的智能革命对社会的冲击很有可能会远远超过过去的那几次技术革命。
3、机器智能是怎样发展过来的?
人工智能(或者叫机器智能)其实起源很早,从1950年图灵发表的《计算的机器和智能》论文中提出了一种验证机器有无智能的判别方法时起(后来被成为 图灵测试),科学家们就开始用各种方式去探索机器智能了。
只不过最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机器要像人一样思考才能获得智能”,模拟人的思维的方式去研究机器智能。吴军老师在《智能时代》书中提到这种方法叫做“飞鸟派”,就像人类在飞上天空之前,看到鸟儿会飞翔,就觉得人类想上天空也必须学习鸟儿(仿生学),因此一直研究的方向都是模拟鸟儿的扇动翅膀的飞翔方法去造飞机,后来我们知道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人类是靠研究了空气动力学才造成飞机的。同样,机器智能一直采用模拟人类思维的方式去研究也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果,太难了。
后来有一波科学家们开始另辟蹊径,找到了采用数据驱动和超级计算的方式去尝试研究,然后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计算硬件越来越便宜,并且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大数据也出现了,数据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加上技术上的突破(深度学习技术被提出)这才促使机器智能再次有爆发的机会,应用才越来越明朗。
4、人工智能的机遇?
李开复在《AI未来》中强调,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从“发明的年代”转变为“实干的年代”了。今天的人工智能创业者开始运用深度学习来落实各种创新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许多研究工作大都已完成,现在是创业者们加油干,把深度学习算法转化为持续经营事业的时候了。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要觉得人工智能的技术太深奥离我们很远,事实上人工智能的技术服务必然会有一批平台型公司来提供,就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一样。我们需要的做的就是去使用“电”,基于“电”去改造现有产业,去做创新的应用。
成功的人工智能应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大数据、算力、算法工程师。算力其实已经不是问题,甚至google专门推出了TPU处理器来支持这类运算,算法工程师其实要求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当我们处于应用阶段而非发明阶段时,并非需要顶尖的算法工程师。这里面,最最重要的还是大数据,当我们想要基于人工智能在某个行业/领域去应用/改造的时候,首先要去思考的时候这个行业是否积累了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