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升级 机器人将全面入侵人类的“衣食住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机器人能否代替人类进行工作?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从最开始的“或许可以可以对一部分工作起到辅助作用”变成了“会让从事很多工作的人面临失业”。
尽管在搜索相关信息时,会看到诸如心理学家、教师、创意工作者等等永远不会被机器人取代的安慰。但这种说法难免有避重就轻之嫌,毕竟大部分的工作都面临着智能机器的挑战。
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就是“衣食住行”,这四大需求延伸出去的职业数不胜数。首先说“衣”,2017年美国研发出名为Setbot的智能缝纫机器人,Setbot能独立完成从取布料到制作的全过程,缝纫一件T恤只需要22秒,平均每件T恤的人力成本低至0.33美元(约2.3元),而且Setbot的缝纫误差可以控制在半毫米之内。阿迪达斯就开设了一个智能代工厂,全部使用缝纫机器人,搭配1个裁剪系统,4个智能化的缝制生产系统,4个包装系统和“1/6”分拣系统,27个员工一年便能生产400万件服装。Setbot的广泛应用肯定会让大量从事服装制造业的人员失去工作。
“食”方面,早在2015年,Moley Robotics公司就研发出了Moley机器人厨师,它由两个机械手臂组成,配有20个马达、24个结合点和129个感应器,能够模仿人类双手的动作,自动抓取食材、调料品、厨具等物品,进行切菜、烹饪、装盛等工序。据悉Moley可以做出2000多道菜品,还能通过模仿厨师的一举一动,复制对方菜品的味道。厨师机器人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能够节约能源30%以上,油烟减排80%以上,废水厨余减少50%,这个数据是深圳市繁兴科技高层透露的,可信度还是很高。
“住”方面,去年中旬,由碧桂园研发的8款建筑机器人都进行入工地现场进行测试,建筑机器人能够代替工人执行危险工作,还能弥补年轻劳动力的缺口。除了建筑行业使用机器人外,无人酒店也是现在的一个新趋势。设立于杭州西溪园的阿里未来酒店,从接待员到送餐员全部使用机器人,登记入住时只需要在大堂的自动机上刷一次脸,后续的开房门等操作,都会由智能系统识别顾客脸部后自动进行。
“行”方面,去年11月28日,全国首支自动驾驶出租车队“RoboTaxi”正式开启试运营服务,这种出租车搭载了一套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配备着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GPS等设备,能全方位感知道路周围环境。目前为了防范突发情况,每个出租车里都配有一名安全员,应对复杂路况的处理系统也仍在不断优化中。
由于技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这些机器人还没有大规模进行投用。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升级,从事制造、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大量人员,势必会面临失业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