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科技将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融合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前,千方科技十分重视将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融合性发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前段时间千方科技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财报期内营业收入高达87.22亿元,同比增长了20.28%。
在“致股东书”中,千方科技表示:通过2019年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让数字科技的力量渗透至前中后台,推动资源整合及高效配置,全面提升质量、成本与效率等综合竞争力,驱动公司业务、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全方位深度变革,为公司持续成长和自我超越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年报,2019年千方科技基于智慧交通及智能物联两大业务主线,一系列解决方案不断推出,标杆项目频现,两大业务的深度整合持续推进,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报告期内,智慧交通业务实现收入43.57亿元,同比增长24.73%,智能物联业务实现收入43.65亿元,同比增长18.11%。
同时,智慧交通+智能物联的战略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方面通过中台体系构建,内部数据资源、技术和实战经验得到持续融合,能够为行业与产业赋能;另一方面,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在业务、市场需求不断打通,实现客户需求的共同响应可以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进行深入落地。
除了内部协同效应的显现,自去年5月接受阿里36亿元战略入股后,千方科技与阿里的协同效应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 业内人士指出,基于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的业务布局,双方联合发布交通大脑、智慧高速、AIoT战略联盟等均是基于业务本身对全场景、全产业链覆盖的持续完善,“相比来说,在整合智慧交通、智能物联的技术、业务、市场层面基础上,千方科技如何协同阿里在新型城市建设中进一步渗透和落地更加值得关注。”
IDC最新报告指出,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相关支出规模达1240亿美元,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疫情防控、新基建更是加速了城市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与升级。
日前,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中提到,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动。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打通社区末端、织密数据网格,整合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支撑城市健康高效运行和突发事件快速智能响应。
相关市场人士认为,通知中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现阶段的任务描述更加明确,“一方面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创造基础;另一方面是对城市大脑这类高效统一的数据化管理平台,在‘互联网+政务’、城市治理中应用需求的提升。”
受限于基础设施优化、数据开放与共享程度,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在不同区域和城市中的发展并不均衡。中国移动和移动Labs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要做“城市大脑”的城市超过500个,几乎涵盖所有副省级以上和地级市,一些大城市中,基础网络和传感器已经布局到位,但是在疫情期间“城市大脑”的综合管控和重大决策功能还是没有发挥出来。
以杭州“城市大脑”为例,其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健康等11大系统和48个应用场景,日均协同数据1.2亿条。业内人士指出,要想基于这些系统和应用场景进行综合管控与重大决策,首先从技术端就要触达区域的每一个角落,集纳信息资源。
“千方科技推出的以视频感知和应用为核心的智能物联产品,是构建‘城市触角’的必要重要元素。同时,凭借在智慧路网、智慧交管、智慧城市、公众出行等场景下海量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公司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把控力也在增强。像杭州这类,以整个城市进行智慧化升级的情况比较理想,但基于现实,从城市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场景进行落地更为实际。”业内人士如是说。
公开资料显示,针对城市交通拥堵的场景问题,2019年,千方科技参与了北京海淀城市大脑的顶层设计与规划。仅海淀区交通领域,“城市大脑”整合8500多路摄像系统积累车辆视频数据、图片数据、结构化数据等5.7亿余条,以保证对危化品车辆、渣土车辆等进行有效管控,目前重大逃逸案件的侦破率近100%。同时,类似的方案也在北京CBD等区域中得到迁移。
此外,在疫情期间,根据社区、校园等不同公共场所的防疫需求,千方科技以阿里云云基础设施为依托,结合公司大数据挖掘与智能AI等领先技术,形成“感知—传输—分析—决策—行动”一体的疫情防控协同体系。推出热影系列产品和疫情防控云平台等综合解决方案,并与钉钉合作推出云疫宝、复学保等公益方案保障社区、校园等重点场所防控管理。数据显示,目前疫情防控云平台已覆盖了北京12个区,日检测量超过20万人次。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千方科技在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领域的双向交融可以在城市现代化治理中进行更多落地。同时,在数字社会领域,交通是区域一体化基础,也是空间一体化的最直接表现形式,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进一步连接与融合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