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布局频遭波折 Uber想要角逐冠军恐怕还为时尚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动驾驶领域就像一座围城:有人想出去,有人想进来,尽管目前已有一些资金消耗殆尽的企业被迫出局,但仍有不少企业想进来分一杯羹。
如今,传统汽车公司、科技巨头和无人驾驶初创企业都加入了自动驾驶的战斗,全球自动驾驶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新格局,无论是Waymo、滴滴,还是Cruise,每家企业都依靠联盟或收购的方式探索自动驾驶领域,其中自动驾驶技术更是出行公司最看重的领域,虽说前有宝马、奔驰、福特、通用提出将共享自动驾驶技术,马斯克更是表示“愿意开放并且共享特斯拉的所有专利”,但是专注于出行服务的Uber显然与汽车厂商面临的挑战不同。
Uber自2015年入局自动驾驶领域以来,一直是位“激进派”,积极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更是一度先于业内,似乎无法将共享自动驾驶技术与Uber划上等号。出乎意料的是,美东时间上周三,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沙希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摩根士丹利技术、媒体和电信2020年会上表示,该公司对使用竞争对手的自动驾驶技术持开放态度。Uber此举引发业内一片轰动,这次公开表示愿意使用竞争对手的自动驾驶技术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我们试着从Uber的“履历”中寻找答案。
激流勇进
2013年8月,Uber得到了谷歌风投创建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谷歌风投再度注资,这次投资也让Uber的创始人进一步确认了自动驾驶这一未来趋势。
因此在2013-2014年,Uber不断地与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中心(NREC)接触,最终在2015年组建了 “先进技术中心”机构。不过,Uber似乎并不满足于合作,而是选择另起炉灶,把机器人实验室里所有从事与自动驾驶有关的50多位研究人员一锅端地挖走了。
也许是尝到了甜头,此后Uber陆续收购了微软的部分地图技术,挖走了必应地图团队的100位工程师,还将谷歌副总裁布莱恩·麦克兰登(Brian McClendon)、谷歌地图产品经理曼尼克·古普塔(Manik Gupta)等专家都收入麾下,组成Uber自动驾驶部门。
之后的Uber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2016年8月,Uber跟沃尔沃签订合作,双方投资3亿美元共同开发适合做出行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仅隔一天,Uber又宣布收购谷歌离职工程师莱万多斯基创办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Otto。同年9月,Uber首次在匹兹堡展开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试验,市长更是以第一位乘客的身份为Uber站台。2016 年年底,Uber在加州开始用基于 XC90 改装的自动驾驶车进行接驳乘客的试运营……
由于当时业内普遍自动驾驶技术不足L3,能够组建L4车队的Uber无疑受到了业内极大的肯定。看起来,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波折不断
如果说2016年Uber在自动驾驶领域风头正劲,那么2017年对于Uber来说便没那么友好,这家进入自动驾驶领域一路“开挂”的企业像是被突然脱下了装备,变得霉运不断。
先是在2017年2月,Uber的一名前女员工在个人博客上发文披露,在Uber工作的一年时间内,不断遭受男上司性骚扰和打击报复的行为,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在其举报后完全无视、不予处理,这场打击正中了Uber企业文化的核心,公司的公共形象也一时跌到谷底。之后,Uber又因为内部使用的追踪技术被政府“找麻烦”,还被媒体戏称为“西华尔街有毒的工作环境”。
同月,Uber被卷入自动驾驶窃密案中,被控告窃取了Waymo的商业机密,Uber和Waymo展开旷日持久的诉讼战,最终以Uber败诉告终,作为盗窃商业机密的补偿,Waymo获得了Uber公司的一定股份。因为涉嫌盗取Waymo数据,Uber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陷入了停滞的危险。
由于每年Uber在自动驾驶部门的投入不可估量,但是取得的成果并不如意且给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多年发展累积下来的亏损问题如洪流爆发般横亘在前。Uber高管相继离职,社交媒体上对 Uber 的误解更加剧了公司形象的恶化,人们纷纷开始抵制Uber,股东越来越不满,这导致Uber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不得不辞去CEO一职,让其接近700亿美元的估值受到了威胁。
屋漏偏逢连夜雨,时隔一年,Uber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2018年3月,Uber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在测试过程中导致行人身亡,受此影响亚利桑那州监管部门暂停了Uber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美国媒体也曝光了Uber自动驾驶研发部门的各种混乱现象,比如负责人只重视技术推进,不重视安全性等。随后,Uber停止了整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计划,直到12月才重新恢复测试。
进取还是放弃?
在Uber忙着收拾烂摊子的这段时间,自动驾驶行业的重磅消息接连不断,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沉寂许久,几乎要退出自动驾驶舞台的Uber,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经历了波折不断的一年,几乎没有汽车厂商愿意与这家曾经炙手可热的出行巨头进行合作,不过丰田汽车作为Uber的合作伙伴却并没有放弃它,而是选择继续注资。
2018年8月,丰田汽车宣布向Uber投资5亿美元,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同时将把Uber的自驾技术引入基于丰田Sienna小型货车的汽车中,计划在2021年推出按需出行服务。本次投资后,Uber的估值可达到720亿美元,远高于Uber第一季度披露的620亿美元估值。对于负重前行的Uber来说,来自丰田的这笔投资,无疑是其自动驾驶部门的“及时雨”,为其下一步发展注入了一颗强心剂。
接下来的Uber和丰田仿佛进入了“蜜月期”,双方合作日益密切,不到一年,丰田和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又再次向Uber共同投资6.67亿美元,而软银也向其投资3.33亿美元,双方一共投资10亿美元。丰田还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再出资3亿美元,帮助Uber支付新组建部门的成本。连年亏损的自动驾驶部门虽然无法转亏为盈,至少稍微松了口气。
尽管之后Uber陆续与丰田等汽车厂商进行深入合作,但是已经跌到谷底的口碑显然没那么容易扭转。加之业内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日趋保守,行业普遍认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上路,投资者普遍对Uber注入其自动驾驶部门的资金越来越担心。早前曾有消息显示,已经有一些股东向Uber公司施压,要求变卖自动驾驶业务,不过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此次,Uber愿意共享自动驾驶技术的举动,则再度引发业界各种猜测。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Uber因为受到接连不断的坏消息的影响,而通过这一形式变相“放弃”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角逐。
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沙希在相关发言中间接否认了这一猜测。科斯洛沙希指出“我们有一个商业化的战略,在这方面我还没有看到有任何竞争对手。”据悉,与其他正在研发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不同,Uber专注于实现城市中简单、有利可图的路线的自动化。
不过这似乎并不足以让人信服,不受资本看好的Uber商业化战略真的如他所说那般没有竞争对手吗?无论是如今高居榜首的Waymo,还是慢慢赶上的国内企业,亦或是蓄势待发的初创公司,都紧紧咬着对手不放,不断的探索自动驾驶领域新的高度,波折不断的Uber想要角逐冠军恐怕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