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的“三步走”了解一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交通,民生所系。随着信息化更多参与交通规划与应用,交通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智慧交通正在百姓生活和经济成长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运用好高科技手段,让乘客更有安全感、获得感?西咸公交通过运营前、中、后全流程把控,努力建立系统性的安全防御管理机制,不断探索信息化助力安全运营的新手段,持续提升安全系数。
运营前·放心
车长的身心健康事关公交运营安全,是工作人员每日要把好的第一道关。西咸公交3月在各中心场站试运营场站预前管理终端后,每位车长每日出车前都会进行身体健康数据监测,由于天天“打交道”,车长们亲切地称呼它为“健康一体机”。
这台机器可为车长在上班作业前进行预前管理检测,包括血压、血氧、酒精含量、体温等多方面身体数据,还会结合个性化定制需求定期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避免车长在酒后、血压不正常的状况下开车作业,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目前,人员信息匹配除注册刷卡外,还可通过指纹登陆或人脸识别实现出班车长实名认证登陆,按压手指、刷脸登记,便捷又精确。
为实现系统间信息互通、智慧排班,工作人员正在努力对接,将预前管理终端的后台人员体征数据反馈至现有的智能调度系统,便于调度人员快速判断,更新排班情况,确保生产运营安全有序。
运营中·安心
如何对运营车辆日常行驶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行车安全?如何实现公交车长在运营过程中的行为监测,避免妨碍行车安全的现象?遇到突发情况如何第一时间与公司调度中心取得联系,采取措施……这些曾经困扰公交公司的问题目前正在西咸公交集团中逐步得到解决,他们借助的工具,是智能化的交通分析与展示平台。
信息化手段让全程动态监测变为可能,西咸公交ADAS主动安全预警与管理平台上线以来,522辆运营车辆全部实现线上管理,通过驾驶行为监测预警系统与智能碰撞预警系统的综合运用,对采集到的驾驶员行为数据、车辆运行监测数据等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最终实现安全监控无死角、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统计分析表明,使用ADAS平台后,安全告警总体下降20%。
主动安全终端设备通过车载主机向平台实时传输数据图像、视频(车辆、车长告警信息数据等),自动保存告警图像,并收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前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安全车距预警、闭眼、抽烟、打电话、打哈欠、超速、急变道、急刹车等数据进行分析,用于纠正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提升驾驶安全,同时方便对车辆和驾驶员进行管理。
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到报警提示后,会根据分级做出针对性回应,对车长发送语音播报提醒,对运行车辆发出指令,要求调整运行速度、保持前后车合理距离等,并登记在《车长安全隐患排查台账》,涉及驾驶员、告警类型、速度、登记、处理状态等信息,并附现场照片电子留档佐证。整体分析后,有利于从根本上避免安全驾驶隐患,同时均衡运量、运力,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服务。
除主动安全预警与管理平台外,西咸公交还依托智能调度系统,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安全运营。运营车辆均安装智能调车载设备和视频实时监控,车长可通过IP实时通话、堵车故障一键报警、离线报警等,及时通话求助二级调度人员,合理及时调配车辆,同时智能调系统会进行超速语音提醒、前后车距检监测、发动机状况监测,保证车辆正常安全运营。
西咸公交还为所有定制通勤车辆加装右侧电子后视镜,目前已达到100%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控能力。
右侧电子后视镜根据司机驾驶习惯,可实时显示车辆右侧盲区,还原无畸变视野,且不受车辆外部强弱光线影响,即便在雨、雪、雾天等其他恶劣气象条件,车窗玻璃模糊的情况下,电子后视镜也可以清晰显示车辆右侧影像,让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又多了一份安心。
运营后·用心
ADAS安全预警与管理平台上每日反馈、收集的预警数据,最终会流转到西咸公交的安全管理部,这些经过多层分析的数据将作为隐患排查的重要依据,经过重点分析,优化改进,形成闭环,用于安全部门设置研究道路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并指导完成整改,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
如此一来,安全管理人员将精力从人工监控、事后处理,转移到智能监控、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平台运营近一年来,不仅提升了新区交通智能化水平和城市公众出行服务水平,同时帮助企业实现运营管理安全化、实时化、智能化、效率化目标。
西咸公交的“用心”不仅体现在事后总结提升,还应用在内部考核激励。
经前期探索开发,西咸公交ADAS平台已于3月应用排名机制,通过明确指标权重及报警级别,制定详细的评分规则,并以此为依据让平台自动核算内部排名,配套相应的车长安全奖励额度,作为核算工资的依据。这种创新性正向激励,正在作为有效因子提升着企业安全运营的水平,也帮助车长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
数字化时代,安全的边界在扩大,公共交通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正在建立立体的、全流程的安全解决方案。西咸公交作为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的企业之一,不断探索搭建汽车与人、汽车与场景之间的“信任桥梁”,筑牢交通安全防线,向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