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看待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文章来源:润界本地化)
尽管在人类的内心深处,深知机器人受到击打之后,并不会有情感上和身体上的痛感,但人类自身的天性使然,在面对与人类外形相似的机器人受到伤害时,还是会产生与他人感同深受的移情本能。如今人们如此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理问题,或许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所说,
“由人工智能所引起的问题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关于人类自身的人性,涉及科学、政治、哲学和道德方面的关切。”
不可否认的是机器已经进入世界的各个角落,解放人们双手的同时,也制造出人类将被机器所取代的恐慌言论,电影中也不乏机器人题材,当机器人具备人类的思维和情感,开始反抗人类,人类面对自己亲手制造的产物,是绝地重生还是灭顶之灾呢?
“Robot”,即机器人,来源于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剧本《R.U.R.》,其中R.U.R.是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罗素姆通用机器人)的缩写,由此作为机器人一直沿用至今。不过Robot本身源于捷克语“Robota”,也就是强迫农奴从事劳动,更简单直白地说就是——奴隶。在这部影片中,机器人被生产出来给人类当奴隶,最终机器人反抗压迫向人类宣战。
不管是人类天生的戒备心理,还是有关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题材的影视作品,自诞生之初,似乎都带有一种恐惧和警惕的心理,恐惧机器人会产生意识进而背叛制造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这种心理并没有消失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一台被设定为绝不会出错的超级电脑——HAL9000,由于内在之指令的冲突而杀人,让人们见识到人工智能变成反派的可怕威力。
以至于电影中的经典一幕,闪着红光的摄像头,以及一句毫无感情波澜的“I'm afraid I can't do that”,成为后来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畏惧的经典符号。此后在201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宇航员交互伙伴机器人被送上国际空间站的时候,各家媒体希望其能对全球人类做出贡献,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最频繁出现的评论大多是“I'm afraid I can't do that”此种风格。
因为直到如今,人类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产物并没有消除疑虑,只要机器人越强大,内心的恐惧似乎就会越大,例如此前一则来自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视频中三名“Bosstown Dynamics”的测试人员在进行“Atlas机器人”的测试。刚开始也会是进行抛接箱子、走平衡木箱等平衡性和稳定性的测试。之后便开始用篮球、球棍等物品击打机器人,数次将之打倒在地,而后机器人用力抓住球棍开始反击……
这是大部分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视频中人类的血肉之躯,以及灵敏的痛觉神经,相较于钢铁覆盖的机器人,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尽管这个视频的制作者在最后澄清与波士顿动力机器人无关,但人们心中被激起的恐惧还没有消失,在多方环境的渲染下,人们一方面依赖人工智能,实现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便利,但是在另一方面,人们始终对于人工智能保持着一种的质疑、恐惧的态度,多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