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汽车带上口罩是否实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现在大家都在说的防疫黑科技,到底靠不靠谱?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名为“车规级CN95空滤”的空调滤芯,甚至得到了中汽协的盖戳认定。
消息一出,迎来了行业里一波口诛笔伐。一大批“懂行的”称:“车企用N95口罩中过滤病毒的原材料来做空调滤芯没啥技术含量,不过是一种噱头,跟技术研发一点关系都没有。”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这种你来我往的“骂仗”不计其数,也让“吃瓜群众”陷入迷思——现在大家都在说的防疫黑科技,到底靠不靠谱?
调查发现,汽车制造商们基本都备齐了各自的防疫技术。像吉利,启动了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研发工作;上汽目前也在加紧研发有效阻截细菌和病毒,来综合性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上汽车新风系统;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也宣称拥有纳米级净化科技,配备了负离子的除菌消毒系统等等。
这些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技术,对车内环境的改善到底有没有用?未来这些新推出的技术是否会成为以后车型的标配?其市场推广前景如何?我们作为消费者又应该在这次疫情期间 ,如何做好自己车内的防护?
于是,车云菌在2月21日举办了2020年第一期车云会(总第13期),通过一直播邀请到了: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宋广生
中国汽研EMC检测部副部长、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主任 雷剑梅
广汽乘用车技术中心产品技术室电子电气科科长 陈丽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PT集成应用高级经理&空调冷却资深主任工程师 王天英
由潘梓春担任主持人,共同为大家揭秘“N95汽车”这个新物种——
各抒己见
Q:疫情期间,您认为用户该如何做好车内防护?消费者在驾车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宋广生:从私家车的角度来讲,出行安全系数会更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涉及到自我防护的问题。为了保障车内空气质量,希望大家首先要把车内的卫生做好,保证车内的卫生的干净和整洁,尽量不要放很多东西,不要在车里吃东西、喝水。
其次,我们提醒大家不要在车里面吸烟。第三,要注意车内空调的清洗,同时我们还建议进行车内杀菌和消毒。最近我们观察到很多车主用84等消毒液在车里消毒,疾控专家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过多使用。这种消毒液用多了会对乘车人的呼吸活动产生刺激,另外有些消毒剂是有腐蚀作用的,它对车里的配件有腐蚀性。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宋广生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车载空气净化器。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中消协曾经做过比较实验,现在市场上卖的车载净化器可能对除pm2.5有一点效果,但除甲醛的效果基本不太多。如今很多净化器又打出了杀菌消毒的概念,个人感觉这个概念中炒作的成分更多。但不排除个别净化器确实具备这个功能,一些高效过滤器的净化器本身对除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可能净化器已经在车里运行了很长时间,大家尽量把里面滤芯进行更换,如果静电网上有积尘,要进行清洗。这几个环节是现在大家开车、驾车,或者乘坐出租车以及网约车都要注意的点。
过去咱们清洗的频率都不是很高,有时候去验车或者到4S店才会洗。随着用车频率增高,建议10天半个月最好能够清洗一次,出租车等公用车辆频率还要更高一些。主要取决于个人使用情况和城市的卫生情况。现在车厂4S店也推出了车内专用的消杀服务,由专业人员对车内的空气和车辆表面进行消杀消毒,我觉得这也是应该逐渐发展成规范化和长效化的一种机制。
Q:我们知道去年年底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也发布了一个叫C-AHI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去年年底是发布了2019年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车型测试结果,当时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雷博士简单介绍一下指数的相关信息,以及具体的评测标准。
雷剑梅: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是从2014年开始展开技术研究,2017年发布框架,2018年3月份发布了第一批规程,同年12月份发布第二批规程,并在同期发布了第一批正式点名发布的结果,其中涉及8个车型的测评。当中只有一台车的挥发性有机物和车内气味强度拿到了五星的水平,我记得好像是通用的。
那么这个标准要测些什么?我们的测试内容里面有几个指标,其中比较严格的一个指标,叫健康危害指标,它主要考查的是苯和甲醛,因为这两种物质的致癌效应是非常明确的,所以说老百姓都比较怕。从我们现在的检测结果来看,对于苯的管控,车辆一般都做得比较好了,而甲醛不太容易做好。
我们在2019年的7月份发布了当年第一批,10个车的测评结果,年底发布了第二批。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发布了28个车的测评结果。到目前我们正式发布的规程,其实只有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测本,第二个板块是车内气味强度——大家知道在汽车的消费者投诉里面,异味的投诉是排名非常高的。第三个板块叫电磁辐射,我们叫EMR,为什么把这个板块放进去?是因为有一段时间电动车发展起来之后,很多舆论说电动车会致癌致病,老百姓很怕。所以我们就通过一个正规的规程去测评一下,到底现在电动车什么水平。
从我们新的测评结果来看,按照我们国标的GB8702标准去评判,大部分电动车还是做的不错的,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担心。我们今年预计7、8月份会发布第四个板块,叫颗粒物PM规程。这个规程和大家现在比较关心的口罩,以及很多车主推的口罩级防护直接相关。
中国汽研EMC检测部副部长、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主任 雷剑梅
事实上,这个规程的研究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有开始关注到新冠病毒的流行。但是我们的城市环境,特别是北京、河北这些大城市的环境,到了秋冬天和春季,要么就扬沙,要么是雾霾,要么是花粉。如果说车的空气空调过滤系统做的不好,它会通过换气的过程进入到车里面,这对人的健康是有影响的。然后为了实施整车级的PM过滤效率的测试,我们新建了一个仓,这个仓现在舱体已经建成就位之后就可以开始运行,这应该也是全球第一个能够对整车进行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测评的舱。按计划,建好舱后就会开始测试。这种整车级的测试是在空调滤芯测试之外,体现外在污染环境下车辆对车内环境保护能力的非常好的补充
还有一个板块针对车内致敏风险。在我跟协和的变态反应中心、北大、上交大的专家以及欧洲过敏研究基金会沟通过之后,发现我们现在身边的过敏人群占比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
现在拥有车的职业驾驶员和私家车驾驶员大概占到整体的25%左右,再算上乘坐的人员。也就是说,跟车有关系的人占比是非常大的,这个人群是非常值得关心的,其中容易过敏的人的占比也非常大。我们现在说的空气中颗粒物,pm2.5、pm10,它上面如果还携带有一些容易致敏的物质或者是重金属,一样会导致过敏。其实我们以前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效应,所以说在致敏这个板块上,因为它跨越的专业比较多,深入到医疗行业里面去了,所以做得很艰难,但是越做我们越觉得这真的是对老百姓很有作用的一个板块。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的测评目前针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气味强度、电磁辐射、颗粒物的防护、包括致敏风险这五个板块。
Q:请上汽的领导为我们介绍一下公司在产品层面,最新发布了哪些车内健康方面的技术?
王天英:我们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个三重防护基础,也叫做N99级防护。这个N99级防护指的是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一层防护就是我们做一个阻隔。现在媒体包括很多汽车厂也在说,给汽车带了一个口罩,从第一层的来讲的话,市场上荣威MG,我们就在两年前做了一个高效绿色的替代,按照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来测的话,针对0.3级粉尘颗粒物,整个过滤效率其实能达到95%以上的效果。
第二层防护,配置车载净化器。上汽的车载净化器除了智能化之外,也可以从远程启动来提醒净化,也可以实现包括在隧道或拥堵路段,我们都会都会智能的为消费者来打开净化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滤芯采用了比pm2.5更高效的滤芯,可以达到堪称黑帕(音)11到12的级别。
这样的滤芯我们也是通过两方面来测试,除了标准的粉尘测试中效率达到97%以上之外,我们同时也做了专业口罩级别的氯化钠测试,实际上也是能达到80%的效率。此外,因为净化器使用了多效滤芯,所以对甲醛的吸收效率也是比较高的。
第三层防护,也是上次我们俞经民总讲的,推出售后精品的一些服务,给车内通过UVC紫外线杀毒灯来做一个全方位的灭菌。也包括很多专业的汽车雾化,通过纳米雾化的基础,给全车360度一个服务。我们很快会实现整车自清洁的服务,我们会打造一个无菌的移动空间。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PT集成应用高级经理&空调冷却资深主任工程师 王天英
Q:此次疫情无疑对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了新的影响,随着“汽车+健康”概念的推广,您认为未来用户在购车时会考虑哪些新的因素?
王天英:我想这次疫情事实上是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整个汽车健康的深入思考。对于空调,以前大家只关心制冷、制热、除雾,但是这次疫情过后,消费者开始思考要去选择一个比较清洁健康的汽车。其实这样的话,我想车厂对车内空气的管理、净化、清洁,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Q:从技术角度看,您认为未来一辆合格的“健康汽车”长什么样?
陈丽:疫情的爆发给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提醒了消费者要更加注意我们的健康安全,所以健康汽车这个概念确实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技术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健康汽车,首先它自身应该是健康的。如果内饰的选材比较差,释放较多的有害物质,不具备一些抑菌抗菌的功效,其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其次,它必须要有最基本的健康防护的功能,能起到很好的密闭隔绝以及过滤的作用。因为汽车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防病毒也好,防雾霾也好,核心就是保证车厢的密闭,和外界的环境进行隔离,所以气密性是一个基础。
除此之外,还要有效的隔绝外界有害空气的进入,再加上良好的过滤的能力,高效杀菌消毒的能力。随着现在高科技的发展,一辆健康汽车也会配置一些先进的传感器,进行智能监控,自动调节进气,智能释放一些等离子、负离子、臭氧以及这些紫外线杀菌,全方位的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在不远的未来,健康监测功能可能会愈发重要。相对于健康防护来说,健康监测可以结合5G和智能网联技术,将汽车打造得更加智能。比如说它可以配置更加精密小巧、灵活布置的车规级的生命体征传感器,或者是跟我们的智能穿戴设备,甚至医院设备进行连接,来实时的监测驾乘者呼吸、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进行疲劳监测,评估我们身体情绪状态,进行及时的提醒和反馈;甚至未来我们还会可能进行一些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驾乘人员健康安全的智能管理。
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讲,总的来说我认为未来的健康汽车是一个真正把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以及大数据分析和大健康产业结合起来的产物。
广汽乘用车技术中心产品技术室电子电气科科长陈丽
Q:请您介绍一下广汽传祺为支援和应对疫情做了哪些工作?
陈丽:作为传褀人,我觉得非常温暖和自豪。整个广汽集团联合下属的企业,捐赠的金额以及物资已经超过了3200万。广汽传祺捐赠了价值900万的防疫用车,并且携手我们全国的经销商以及200万的车主,通过多种渠道捐赠防疫物资,提供出行的车辆,积极驰援防控的一线。
另外一方面,因为现在面对防护物资产能不足的问题,广汽打造了口罩生产线,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完成了安装、调试、试制和生产许可。就在昨天我们的第一批口罩已经正式的批量生产了,并且马上向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捐赠了100万的口罩和500万的现金,这些口罩将优先用于我们的医疗前线,还有公交、出租、地铁这些公共服务的人员,然后也提供给广汽集团的员工以及上下游的企业,包括我们的车主使用。
同时我们还有一些跨界的合作,比如说跟着名的微医打造在线义诊服务。然后针对我们用户的话也有很多温暖贴心的服务,比如说我们推出了VR展厅,“4大关爱,12大举措”等温暖的服务。并且我们现在也正在研究,针对我们的产品技术以及服务做一个升级,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总而言之,广汽传祺作为一个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民族企业,我们愿意和全国人民一起共抗时艰、渡过难关。
早在2016年的时候,传祺全系产品就采用了国际化的健康座舱标准。历年来我们通过严选环保材料,配置整套的空气净化系统,打造出一个高防护能力的健康座舱。此外,广汽传祺产品基本上全系标配了pm2.5的滤芯,对直径≥2.5微米小颗粒的隔离效果能达到97%以上。比如,我们还配置了负离子发生器,甚至是等离子发生器,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pm2.5传感器等等,这些全方位的配置实现了防御、隔离、净化三重保护,给我们驾乘者带来一个比较好的空气环境。
同时我们部分车型通过车联网系统,还能实现远程的一键杀菌消毒。包括现在这个疫情发生之后,公司领导也迅速做出反应,迅速推出了一些全新的技术和服务,包括更高级别的过滤技术,包括售后精品的对应。现在我们也还在研究一些像是紫外线、臭氧、高温以及其他的一些智能监控技术,旨在为用户打造立体安全的健康生态座舱。
群策群议
Q:作为媒体这两天也看到不少车厂为提出针对性举措喊出的宣传口号,其中“N95口罩量产车”的概念引发了市场上不同的声音。请问在座的几位嘉宾,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这一产品?汽车真的需要“N95”吗?
王天英:N95口罩的空气流量大概每分钟85升,但是汽车的流量是比较大的,大概每分钟有5000升,是大概60倍。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有很多企业宣称达到了N95口罩的效率,实际上是因为测试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给汽车带一个N95口罩”的说法可能相当是表明能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但不是说它就等于戴了一个N95口罩。
中汽研华诚中心推出的“CN95”,我认为意在根据汽车级的测试方法来定义的一个口罩级别。
陈丽:这次疫情的爆发,激发了消费者对于车内健康的关注,一部分厂家也是抓住了这个需求,贴紧时下的热点,提出了一些宣传的概念,比如说最近比较热门的N95口罩及防护,当然实际上N95它是一个穿戴防护用品的相关标准。在车规标准里面,即使我们空调滤芯达到了对某些颗粒物过滤95%以上的效果,也不能说是达到N95的标准,因为汽车领域根本没有N95这个概念。
我个人认为这种宣传的初衷是想让用户更能理解我们的企业的产品及其能达到的效果,亦即企业从多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和开发,提升空调的过滤和净化的效果。对于技术升级本身,我觉得绝对是消费者所欢迎的,也是值得鼓励的。而且我认为消费者也是能够理解宣传和实际所存在的差别。
健康汽车本身是可以隔绝和防御部分病毒的,当然并不是万能的,所以关键还是用户自己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雷剑梅:我觉得现在的健康汽车概念其实是很好的一个点。自从有几个企业推出了车规级防护汽车之后,其实市场上是有各种不同的声音的,有人说是噱头,有人说企业就趁着这个机会打歪点子。
不管怎么说,这次疫情对我们全国都是一个考验。同时也唤起了我们全国人民,包括汽车生产制造者和消费者对污染环境下健康防护的重视。不管整车企业推出“口罩级防护车辆”这种概念背后是否有其他考量,企业肯定是希望推广自己品牌的,但就汽车设计制造商而言,其投入量以千万级上亿计。而且这种车辆的推出绝对不会是在疫情出现之后,在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企业就能推出这个技术的。
这其实是建立在企业在前期的投入研发基础上,他才能够这么快的推出技术。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汽车设计制造商愿意去投资、研究和装配,能够提升车辆在污染环境下对车内乘员的保护配置,从这点来说,对消费者就是个好事情。
而且在这次疫情中,来自汽车企业的朋友整个春节确实都没有好好休息。好多企业在很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生产线转产口罩。其实这种付出的努力和决心,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的,我们也表示非常的敬佩,这是对社会的贡献,这也体现了我们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这次疫情唤起了我们整个行业对空调系统和车内环境调节系统的重视,虽然我不认为这能够完整诠释什么是健康汽车,但这一定是健康汽车的一个子集,是它的一部分。健康汽车的概念,我们现在还比较局限的是考虑消毒、杀菌、过滤,其实它的概念涵盖的范围要宽泛很多,但是这次疫情是个很好的开始。
整车企业要做这些技术开发,它是需要投入的,如果老百姓不认可其中的投入,后面就很难持续的进行投资。通过这次疫情的高发,整车企业做这些宣传,让老百姓知道了车内的环境健康跟我有关系,跟我的日常的很重要的生命安全有关系,整车厂做的这些事情包括前期的投入,就会在消费者消费的阶段得到认可,这样才能鼓励他加大对相关技术开发的投入,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能够敏锐的抓住市场需求的这些企业,甚至对一些汽车的材料制造商和整个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Q:请几位领导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谈一谈,“健康汽车”在推广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王天英:我们认为健康汽车的整个技术的推广应该是没有难题的。这次的疫情爆发,正好让大家对汽车这种移动康健、健康时尚有更深刻的认识。事实上这个健康技术会让大家逐步认识到,除了空调之外,对整个空气的清洁,对车内安全性,包括对生物病毒、二氧化碳浓度、氧含量,也包括对健康的监测,引领整个行业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从汽车厂来看的话,我们肯定会为消费者去服务,提供这样的便利性,通过一定方式去实现包括紫外线灯等相关的一些杀毒技术。
比如说我们去一些五星级酒店,大家在入店前实际上这个酒店已经清洁好了。我们提供汽车产品也会朝着这样一个方向,上汽MG的汽车会发布这样的一些技术,并应用在现有的车型上,我想很快就会出现健康汽车的量产销售。
陈丽:对健康汽车的推广,我个人认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绝对是非常欢迎的。因为现在不管是现实情况,还是整个环境的影响,还是人们主观意识的需求,都对健康、安全提出更多的需求。
但是我认为,更难的反而在车厂这边,为什么?为了服务于用户,打造出这些更健康更智能的产品,车厂其实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资源和成本去推进技术的升级,以此满足用户的需求。实际上,广汽传祺在这一块投入的资金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在市场上、在消费者的眼里有时候不一定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所以对企业来说还是蛮具有挑战性的。
宋广生:疫情爆发以后,大家可能会对车内空气质量有一个新的认识。我觉得这是整个汽车行业和汽车内饰材料企业以及汽车相关产业一个新的发展的空间。人们通过这次疫情看到,私家车相对于公共交通的安全性更高一些,可能下一步就会带来购车的高峰,包括共享汽车、网约车、出租车,这些车都会形成一个新的市场,甚至会影响到政府对车辆限购、限行等政策决策。
此外,我看到一个更新的机会就是汽车产业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从汽车设计到材料选择,这一块的市场空间可能更大。怎么做到抗菌抑菌,甚至现在有人研究怎么在汽车内饰材料上安装杀菌消毒的装置。以及智能化控制,运用大健康指数检测车内人员的健康,如果车内出现健康安全问题,怎么能保证尽快就医,我觉得这都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快问快答
Q:车载香氛会不会掩盖车内的空气污染?
王天英:应该不会,因为他的挥发量是比较小的。车载香氛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售后自己去买的,这种是不可控的,还有一种是汽车厂花了很多成本去研发的。第二种香氛的挥发量事实上是可控的,甚至对人体都是有益的,是没有害处的。
Q:请问健康指数能否测量车辆KN95防护能力的真假?
雷剑梅:健康指数的测评体系里面,关于车辆对过滤效能的评价,不是按照N95。N95是人的贴身佩戴的口罩级别的防护标准。车辆的通风量和人的呼吸通风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测评不是按照口罩的测试方法来的,但是会有针对车辆对于颗粒物的防护效能测量的指标进行测试。
Q:针对车内环境健康,各位觉得汽车设计和技术提升方面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雷剑梅:我们觉得企业在前期的原材料的把关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遇到有些企业做得不太好,然后整改,改到最后还是要改源头。这说的仅仅是挥发性有机物,还不包括纯粹的对外部颗粒物的防护,外部颗粒物的防护可能通过空调本身的一些滤芯的质量的修改就可以,但是对于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苯胺、甲醛这些物质的降低,就一定要从原材料级别去下功夫,前期设计阶段就要下功夫,还有零部件和材料的管控上要下功夫,如果在后期去做的话,很难,非常难。
王天英:我认为下一步工作是要做车辆的主动清洁和净化。
陈丽:未来针对远程的、智能的、与车联网相相关的清洁、净化和监测技术,可能应用的空间也会很大。
宋广生:我觉得这次疫情会对汽车行业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包括对整个国家下一步的治理体制可能都会有些影响。我们做了20多年的室内环境和车内环境,原来老百姓认识的车内环境,首先是车内材料造成的污染,包括五苯三醛,也就是车内的化学性污染。但实际大家知道室内空气和车内空气,有三大污染的类别,一个是化学性的污染,叫气态污染,第二个是生物性污染。
这个生物污染过去咱们不是很重视,这次疫情也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育课,我觉得我们的健康汽车中一定要加入生物安全的概念,车内的污染问题,它不是仅从通风道进到车里面,打开车门、开窗通风都会导致,而且很多车的气密性也不是绝对严格的。我相信老百姓也会逐渐认识到,我健康汽车不仅是五苯三醛要合格,不仅是车内气味要合格,车内的生物指标是不是应该合格?车内检测到的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各种菌,它的净化效果是不是好?
其次,车内使用的材料要有抗菌和抑菌效果。这种材料现在很多,而且这肯定是下一步汽车内饰材料的一个热点。
车内除了过滤器要好以外,还要有杀菌消毒系统。紫外线技术现在应该很成熟,但是这种杀菌技术怎么用到车里面?它杀菌的时候可能也会对人体健康有伤害,对车的内饰也会有伤害。怎么实现智能化控制?人没有进入车内时,可以先自动控制臭氧或紫外灯进行消毒,驾驶员进去时环境就是干净的,或者人离开车的时候,系统会对我坐过的地方进行内部消毒。
现在大家都在想,一个健康的汽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现在也在推进制定车内卫生的标准。我觉得这可能是整个汽车行业下一步新的研究重点。
Q:如果没有负压系统,汽车的空调滤芯能隔绝病毒吗?
雷剑梅:病毒和细菌还不太一样,细菌的颗粒是比较大的,大部分是可以通过这种滤芯的方式去阻隔,但是病毒的颗粒粒径非常小,如果说单纯的病毒颗粒飘浮在空中,这种阻隔可能是有困难的,有一些病毒颗粒,如果说像我们这次的新冠,从疾控发出的这些消息来看,它主要是通过附着在飞沫上,通过喷嚏打或者是说话喷出来的这些飞沫里去传播,它的直径大于过滤口径,所以说是可以避得掉的,但是单纯的病毒颗粒还不一定。
我们说到主动的消杀,有很多是利用负离子的消毒杀菌方式。但是很多医学行业的专家强烈反对在车内有限空间中采用负离子消毒杀菌或去除颗粒物,因为负离子的浓度稍微高一些的话,它对我们的呼吸道黏膜刺激会非常大,所以在用这些技术的时候要很慎重。我们也提倡健康指数在做测评的时候,希望鼓励整车企业在健康相关的车辆配置上去投入技术去研发,但是一些新技术的采用,在正规的大批量使用之前,还是要慎重的去做测评,要把它可能产生的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进行综合的考虑。
Q:车载空气净化器真的有必要吗?
宋广生:简单来说,目前的车载净化器对除颗粒物有一定的作用,对除化学污染物作用很低。现在很多企业和专家正在研制杀菌消毒的净化器如何装配到车内,这是眼下一个新的大市场。除了私家车之外,我们看到更多的,比如说出租车,每天上下乘客频繁,这种空间如何去合理规划?不可能要求每个人上下车都要消毒,这个过程肯定会给司机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车载消毒净化器应该是车载净化器发展的新的空间。
王天英:上汽的主流车型都配备了车载智能净化器,可以在出发前提前几分钟把车内进行净化,我们后续也会推出一些能够杀菌消毒的技术,更能体现净化器的作用和价值。
Q:如何看待现当下疫情发布之后,推出的各项新的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
宋广生:现在市场上这些新技术,我觉得其中一些可能在环境和医疗领域已经比较成熟了。要进到车里面,还要考验技术在车内的适用性,不能用它去炒作一种概念。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修订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希望再增加上电池辐射的检验,同时还有车内的噪声,以及下一步的车内生物污染。所以这次疫情我觉得对整个汽车工业和汽车产业而言是一个机会。
雷剑梅:其实从客观上来说,短时间内对整个行业肯定是有打击的,但是长远来说,这也是一个蛮好的机会。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提醒我们车内空间的所有信息是与外部进行交换的,我们要学会用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式去做信息的交换。
此外,以前大家很多人依赖公共交通,但是这次疫情过后,我很多朋友、年轻朋友、年轻的同事都在说,我攒够了钱,第一件事就去买辆车。虽然这只代表个人观点,但我觉得疫情过后汽车消费应该会迎来一波增长,其实在SARS过后应该也是有一波增长的。
长远来看,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到车内环境健康,以及跟车内环境的健康相关的所有方面的技术,是可以好好研究的几个开发点,也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陈丽: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在危机爆发时,真正积极的人会看到蕴藏的一些机会,然后迎接更大的机遇。大浪淘沙,一直不断向前走的企业或者个人,最终是能够成功的。
对于广汽传祺来说,只要是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用户有需求,我们就有力量去做一些事情。也希望行业能够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也期盼着汽车产业在今年能够先抑后扬,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