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如何让预警更加的及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2年11月16日,广东省出现第一例非典感染患者,但2003年2月这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才开始在互联网流传发酵。
距离非典疫情17年之后,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但同样时隔将近两个月,到2020年1月下旬,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舆情才开始在全国流传。
这17年,我国的各项医疗水平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应对此类突发性疫情的水平和能力似乎依然有不少欠缺。与病毒的战役,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如果能抢在疫情全面爆发前及时预警并有效控制,或许局面会好很多。
早在2008年4月,我国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运行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建立自动预警与响应机制,并实现了对39种传染病监测数据自动分析、时空聚集性实时识别、预警信号发送和响应结果实时追踪等功能,上报方式也从传统的人工上报逐步发展到信息化和IT化上报模式。
图1:目前我国传染病报告上报和预警结构
来源:乌士儿,《硬核: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国家级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
相较2003年非典时期,我国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已经进步许多,尤其是对于已知传染疾病的监测预警,通过自下而上的数据回馈与分析,能够及时响应并调配资源进行有效防治。但在面对未知的新型疫情时,却显得有些无力。这其中有技术原因,也有人的因素。
基于国家传染病上报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的高要求,目前传染病报告卡从临床医生填报到上报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需要经过3次人工审核。这种多次多层核实的模式,在平时应对已知疾病是一种非常稳妥与保险的做法,能避免个别环节由于人为出错而造成的连续性负面影响。但在面对突发的重大传染病时,这一机制却成为重大缺陷,极大降低疫情上报效率,严重阻碍了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开展。
医院间的数据孤岛问题也是导致疫情预警滞后的原因之一。出于对病人隐私与病例数据的保护,现在大多数医院都不会与其他医院共享数据。所以,在新型疫情发生时,医院传染病报告卡只能自下而上纵向传送,并不能在医院间横向共享。所以医院之间缺乏相同症状病人的数据对比,无法进行类似病例数据的交叉验证,进而合理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这种医院间的数据隔绝,也会使得某些医院在面对未知疫情时,盲目低估其破坏力与影响力,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由于数据隔绝和国家对传染病数据的高要求,使得每个医生、每家医院和当地疾控中心在每次上报新型传染病时都承担着相应压力,处理新型疑似传染病时都会异常谨慎小心。
区块链能怎么改善这一预警机制?
乌士儿在《硬核: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国家级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中提出了改进型建议:优化目前的逐级垂直单向国家传染病上报网络,利用区块链分片机制,建立区、市、省和国家四级区块链自动化数据同步网络,在四级网络中依托各级的疾控中心,建立突发传染病数据采集和实时预警自治能力,不完全依赖国家级传染病预警系统。
利用目前已有的公共卫生数据交换平台作为每级数据的交换节点,形成实时自动化的数据交换机制。各区之间的传染病报告数据在市级防疫链同步;各市之间的传染病报告数据在省级防疫链中同步;以此类推,到国家级同步全国的防疫数据。四级防疫链像四个车轮一样,在自动化完成各区、市、省的内部防疫预警工作的同时通过国家级防疫链不断更新和补充其他省份的数据,形成具备一定区域自治能力的防疫网络。
图2:四级防疫链
来源:乌士儿,《硬核: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国家级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
具体来说,对于疫情上传的多重审核问题,建议放宽传染病初次上报的权限,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直接上报初次传染病报告卡;之后再由防保医生和区,市CDC人员核实和补充该报告卡;而国家传染病大数据预警可以利用初次传染病报告卡提前计算传染病暴发和扩散趋势,从而开展预警和准备工作。
其次,对于国家疾控中心上层决策相应时间较长的问题,建议依托于四级防疫链数据实时同步能力,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建立基于规则模型的数据实时判断预警能力;将目前的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功能下沉到各区,市和省级的防疫链中,形成基层实时预警网络,进而建立国家和基层的双层预警网络。
而对于医院间数据孤岛问题,可构建区、市、省、国家级区块链防疫链,实现跨医院,跨区域的疫情数据自动化同步能力,在四级防疫链中通过四级卫生健康数据交换节点实现跨区域和层级的数据交换。
同时,依托区块链数据可溯源的特性形成完整的、防篡改的责任链条能够完善追责机制,给老百姓提供一个透明化监督和事件追责的数据依据,为防疫和控制疫情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医院、疾控中心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在疫情之后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增强防患于未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