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识别是怎样规范发展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随着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音识别等一系列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业界很多人开始重视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国际标准的制定能十分有效的保障生物识别数据安全。
这一国际标准名为“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近日,蚂蚁金服宣布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功申请成立“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并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国际标准。IEEE是目前全球最大非营利性专业技术组织,其标准协会IEEE-SA是世界领先的国际标准化机构。而为生物识别技术设立标准工作组及国际标准,则有助于其在全球范围内更安全、更规范地推广应用。
业内普遍认为,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又屡遭争议的人脸识别来说,这一国际标准的制定,将规范行业发展,加速新技术在全球的推广。
多模态融合 提升刷脸支付安全性
研发人脸识别的过程困难很多,比如不同品牌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清晰度不同;场景不同、光线不同,拍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戴了美瞳、边框眼镜,或化了浓妆还能不能识别;如果是双胞胎甚至多胞胎还能不能准确识别……为解决这些问题,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技术被研发上线,用户不用摇头、点头、眨眼,就实现了业内独有的无配合识别过程,并大大提高识别率、安全性。
多模态融合人脸识别技术,即融合多个人体生物特征的算法,实现用户的精准识别。据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IEEE Fellow任奎解释,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存在2D人脸、3D人脸、多光谱人脸等多种模态,每种模态都具有不同的采集适应场景、数据安全程度和隐私敏感度等,各有优势和局限,“从应用角度来看,当下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瓶颈问题:复杂条件下的生物特征采集;大规模人群1比N识别准确度;安全隐私保护技术。”
由此出发,单种模态的识别无论在识别性能还是在安全性上均存在瓶颈,多模态融合是人脸识别乃至生物特征识别的重要突破——不光能够通过多因子的方式提升识别精准度,也能在一定程度提升生物识别技术的场景适应性和隐私安全性。相比传统单模态算法,能够满足金融级误识率(低至千万分之一误识率),代表未来的方向。
制定国际标准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前景广阔,申请立项国际标准又有何意义?
蚂蚁金服技术标准化专家林冠辰说,推动国际标准立项,主要是为了规范多模态融合的技术要求,即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应用准则。具体内容涉及技术框架、融合层级、业务流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等。
通常,行业标准由占主导地位的机构来牵头制定。我国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雷震分析,这源于我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一些领头企业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这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与我国企业合作制定国际标准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早在8年前,蚂蚁金服就开始了生物识别的相关研究,拥有生物识别技术类国际、国内标准超过30项,其中包括基于生物识别身份认证领域的首个ISO国际标准。此前,蚂蚁金服还牵头承担了国内移动设备生物识别国家标准的工作,并发布多项国家标准。
“制定标准可以规范行业应用。”林冠辰分析,人脸识别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对技术的使用越规范,人们刷脸也就越安全、方便。制定生物特征识别的国际标准,对行业参与者来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耗,降低协作的成本;对用户来说,购买产品和服务质量有了更多保障。
争取全球共识 向标准引领迈进
如果说专利是防守,那么标准则是引领,尤其是标准在全球被认可,意味着迅速提升这个行业的技术门槛。并且,生物识别普及的前提是标准化的落地——推动相关产业标准的出台,并推动产业标准成为国家标准,进而成为国际标准。
中国方面牵头制定国际标准,有哪些特殊意义?“我国企业牵头制定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国际标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在该领域技术能力和应用的认可。”雷震评价道。
从长远看,林冠辰认为,在智能物联时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新的数字身份基础设施,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交互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同时,他表示,国际标准是经各方协调达成的共识,全球推广还需直面通用化的挑战。除此之外,“从商品出海到技术出海,再向标准引领迈进,我国还需要更多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林冠辰说。
此次立项,进一步面向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识别,规定了技术框架、业务流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安全要求。这也代表在技术探索之外,蚂蚁金服自主研发的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向输出全球标准迈进。
任奎表示,成立IEEE-SA标准工作组首先需要在相关技术领域有很好的沉淀,并且需要得到IEEE-SA的认可和批准。在IEEE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技术标准,意味着中国自主技术处在世界前列,并且在技术出海争取全球共识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对于整个生物特征识别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标准在技术领域如同社会法律法规,对整个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是建立行业全球生态的基础。定义全球标准也一直是中国科技公司国际化的目标之一,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重要路径。“可以通过国际标准制定,将‘技术引领’转化为‘标准引领’,从全球层面推动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发展。”任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