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委联合发文 车联网产业将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重大机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1个国家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后附全文)。
该战略推出,作为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车联网产业将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重大机遇。具体表现在:
①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应对严峻挑战的突破口之一;②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获得智能、网联、安全新契机;③车路协同核心之一的智慧道路将呈现爆发式建设;④汽车产业新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成为重要方向。
(一)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应对严峻挑战的突破口之一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受疫情影响叠加经济下行周期,预计中国乘用车市场2020年产量在2020万辆左右,同比2019年的2159万辆,将进一步下降6%。
除了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外,智能网联汽车赋予中国汽车产业另外一个机遇,有可能让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变道超车。传统汽车必将演进为智能汽车,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
汽车将实现三大转变:①从机械产品向电子信息智能产品转变;②从单纯交通运输工具向人类第三空间转变;③从单一汽车产业向多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产业、互联网产业、信息通信产业、交通产业等)融合转变。
尤其是在多产业融合方面,将通过中国在互联网、信息通信(5G、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积累的优势,以及交通强国国家战略指引下的交通产业大发展契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成为汽车产业应对严峻挑战的突破口之一。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①鼓励整车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产品提供商;②鼓励零部件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③鼓励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企业发展成为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④鼓励信息通信等企业发展成为智能汽车数据服务商和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⑤鼓励交通基础设施等相关企业发展成为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方案供应商。
具体目标到2025年:①汽车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的智能网联渗透率快速提升;②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③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展望2035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获得智能、网联、安全新契机
汽车电子技术是用来改善和提高汽车性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分为电子控制系统(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和车载电子装置(Electronic Devices)两大类,其中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动力控制系统、底盘与安全控制、车身电子等。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汽车制造成本的比例平均将达到30%甚至50%以上。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逼近9000亿元。
汽车电子中大量核心技术来源自海外,智能、网联、安全的汽车电子产品国产化是新契机。未来智能化、网联化、安全化不仅作用在车载电子装置上,用于提高汽车附加值,也将作用在电子控制系统上,直接影响汽车的整车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
①突破关键基础技术。开展复杂系统体系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车路交互、网络安全等基础前瞻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多元传感信息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和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云控基础平台等共性交叉技术。
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快智能化系统推广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汽车品牌。
③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开展军民联合攻关,加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应用,促进车辆电子控制、高性能芯片、激光/毫米波雷达、微机电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军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自动驾驶系统、云控基础平台等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开放应用。
④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搭建多层纵深防御、软硬件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安全可靠性设计,开展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及关键电子零部件安全监测,强化远程软件更新、监控服务等安全管理。实施统一身份权限认证管理。建立北斗系统抗干扰和防欺骗安全防护体系。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车路协同核心之一的智慧道路将呈现爆发式建设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不仅仅是汽车及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更依托于“人-车-路-云”系统协同发展,尤其是智慧道路建设,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主要体现在智能网联城市级规模应用,以及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到2025年,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其中城市级智能网联应用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涵盖城市内及城际的智慧灯杆等一系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详细内容包括10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和超过30个城市级及企业级测试示范点、20多条智慧高速公路,具体可参考微信公众号“5G行业应用”的《智能网联(车联网)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系列文章。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在应用示范试点方面,开展特定区域智能汽车测试运行及示范应用,验证车辆环境感知准确率、场景定位精度、决策控制合理性、系统容错及故障处理能力,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服务能力,“人-车-路-云”系统协同性等。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城市级智能汽车大规模、综合性应用试点,支持优势地区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在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制定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建设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结合5G商用部署,推动5G和车联网协同建设。统一通信接口和协议,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汽车、运营服务、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等信息互联互通。
具体将建设:
①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开展车用无线通信专用频谱使用许可研究,快速推进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统筹公众移动通信网部署,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建立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提供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大带宽的无线通信和边缘计算服务。在桥梁、隧道、停车场等交通设施部署窄带物联网,建立信息数据库和多维监控设施。
②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已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动全国统一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融合,建设多源导航平台。推动北斗通信服务和移动通信双网互通,建立车用应急系统。完善辅助北斗系统,提供快速辅助定位服务。
③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开放标准统一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建立完善包含路网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实时动态数据服务。制作并优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信息库模型与结构。推动建立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共享机制。构建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快速动态更新和在线服务体系。
④建设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数据资源,统筹建设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重点开发建设逻辑协同、物理分散的云计算中心,标准统一、开放共享的基础数据中心,风险可控、安全可靠的云控基础软件,逐步实现车辆、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等领域的基础数据融合应用。
(四)汽车产业新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成为重要方向
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尤其是和金融保险、出行服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解决好汽车产业涉及的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问题,将有可能探索出崭新的市场空间。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
①创新产业发展形态。积极培育道路智能设施、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和智能汽车基础地图、车联网、网络安全、智能出行等新业态。加强智能汽车复杂使用场景的大数据应用,重点在数据增值、出行服务、金融保险等领域,培育新商业模式。优先在封闭区域探索开展智能汽车出行服务。
②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智能汽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实行重要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确保用户信息、车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等数据安全可控。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数据风险、数据出境安全等评估。相信随着《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出台,各省市也将陆续推出详细指引性政策,推动中国车联网产业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