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防疫如何从智慧停车开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0年将推进9件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突然席卷全国的疫情,对停车行业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北京智能交通建设迫在眉睫
根据交通部《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未来我国停车场增建的空间巨大。
在内地主要城市中,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最多。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21万辆。
作为首都,北京承担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职能作用,运用技术手段缓解交通拥堵、规划智能交通迫在眉睫。
政策升级 停车更便捷
《机动车停车条例》
2018年北京市颁布施行了《机动车停车条例》,明确要分类供应,差别供给,盘活资源,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并传递了有偿使用,停车付费的理念。基本要求: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小区停车位不足,周边可设临时居住停车区;推进单位或者个人开展停车泊位有偿措施共享。
取消人工收费
2019年12月1日起,北京九个区新增1.4万个电子收费车位,这标志着路侧电子停车收费已经覆盖全北京,同时全部取消人工现场收费。
欠费催缴机制
目前,北京全市建立了欠费催缴机制。各区停车管理部门配备行政执法人员和相应执法条件,对欠缴停车费的车辆(车主)进行催缴处罚,并在各区政府网站公示。同时,市级各有关部门正在共同研究停车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多项执法共同实施,以强化市民“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停车观念。
规划新的道路停车位
电子收费道路停车位全面实施后,北京还将继续统筹考虑道路通行条件、停车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施划新的道路停车位,明确哪儿能停,哪儿不能停。
疫情之下
智慧停车优势凸显
新型肺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来源于近距离传播,无人值守、自助收费,将是智慧停车行业防御疫情的有效手段,这也将促进传统停车向智能停车的转变。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可通过双模地磁实时上传的数据,准确统计各个区域的停车余位,并显示到停车引导屏上,精准引导用户哪儿能停,哪儿不能停,实时监测停车资源现状。
应对疫情,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可减少人员活动轨迹。
尤其是在社区和医院,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双模地磁可代替传统地感线圈,准确感知是否有车辆经过,实现秒速过闸、无人管理的状态,减少人员聚集和人员流动的潜在风险,有利于疫情防控。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实现的自助收费功能,可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不用开车窗、不用与收费人员进行肢体交流,在线缴费即可出场,降低收费员和驾驶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物联网技术在疫情防控中最后一公里起到了远程数据采集作用,双模地磁的应用可大大降低接触时交叉感染的风险,且能极大的减少社区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当疫情过去后,很多经验和教训将会被总结。物联网思维在停车行业的全面运用,预示着智慧停车行业的春天终将到来。相信在技术升级和需求增长的双重作用下,政府和企业将更加重视智慧停车的建设,为社会治理、人民生活提供更大助力。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必定能战胜病毒,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