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商汤科技这种AI企业关注的都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公司,大家对商汤科技应该都不陌生,它在这几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 五年时间获30亿美元融资,估值超75亿美元;
· 雇员约4000人,技术开发人员超过一半;
· 营收连续三年保持三位数增长。
为了揭开商汤科技的神秘面纱,2020年1月2日下午,未来企业家俱乐部一行学习参访了商汤科技北京总部,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和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臻云创投合伙人祝晓成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此篇内容根据杨帆的分享整理而成。(后面还有精彩问答哟)
第一部分:读懂商汤
1、何为“商汤”?
很多人问商汤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有人开玩笑说汤晓鸥(注:商汤科技创始人)姓“汤”,你们是不是还有一个姓“商”的创始人。其实并没有,商汤最早的名字就是现在的英文名,叫“SenseTime”——感知时间,也可以理解为感知时代。
后来在注册中国公司的时候,发现还需要一个中文名,大家就一起讨论然后想到了“商汤”这个名字,这里面其实是寄托了一个理想,希望像商朝的铜器冶炼技术领先世界一样,商汤也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领先世界。
我们希望商汤能够去赋能不同的行业,推动产业的变革;同时通过城市的智能化,给大家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2、商汤“出海”
另一件商汤在做的,就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我们希望我们的一些技术和产业应用能够走出去,在更多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价值。让全世界更多的地方和人,对中国的高科技有更强更好的认可。
商汤目前主要是从中国影响力比较强的国家和地区做起,包括东南亚、东亚、中东等,总体算是配合一带一路的路径。
在马来西亚,我们参与建设了马来西亚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把国内的生态和产品带过去。包括在新加坡,我们也参与到了他未来五年的人工智能规划中,商汤是这其中唯一参与的中国公司。
第二部分:AI时代
1、为什么AI火了?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有五个环节,包括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计算和反馈,在这个信息系统的任意一个环节,如果你能做得非常好,你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企业。
像华为早期的时候,就是把传输设备做的特别好。像海康威视做的特别好的,比如摄像头,采集这个环节做的特别好。20年前这个世界上最牛的企业谷歌,就是把数据分析做的特别好。
你去看整个信息化,我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和产业,你要把这五个环节全部都走完,才算是真正的信息化完成,才算是形成真正高效的闭环。
按照这样的推论,2010年后,一些基础采集硬件的技术进步让采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5G的出现对于图像和视频的传输能力又有了一个充分的保障;存储上也在不断地发展;那么,人工智能分析能力的爆发就补上了这个系统的最后一环,这也是为什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相关产业能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
2、有了开源的代码,为什么还需要AI商业公司?
今天做人工智能平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训练框架,而是除了训练框架之外还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包括大量的数据该怎么存,多机互联怎么解决通信问题,然后数据训练的标注体系怎么和训练体系打通等等。
用一些开源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弄100万的数据去训练模型,但你真正做工业化的生产,需要把几十亿的数据放在一起,去做生产性的训练和技术创新,这时候你仅仅靠一个开源系统是不行的。
第三部分:挑战与畅想
1、应用落地挑战
商汤的应用落地方向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善政、兴业、惠民。
我们在做AI产业落地创新的时候,随着做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发现总的来说有五件事要解决。
首先你要找到真实有效的刚需,而刚需是需要双方一起来挖掘的。什么意思呢?今天如果大家去看病,到底是病人懂这个需求,还是医生?其实都不是,病人只知道我哪里疼,医生没看之前也不知道病人是啥病,那这时候就需要两个人坐下来聊才知道是什么病。需求也是这样一个东西,一个产业要找可被解决的刚需,基本就是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过程。
第二你要知道这个需求的技术红线,就是你要知道在什么时间点上,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是技术公司擅长的。
第三你要打造数据闭环,没有闭环的解决方案会有持续性的问题。其实在很多行业,这个闭环并不常见。
第四要有一个稳固的商业模式,你拿技术破局是比较容易的,在一个行业里,你想要挣一年钱、挣两年钱比较容易,但是你想要用技术做长期壁垒或者说护城河是很难的。
最后一个是融合创新能力,这个有点虚了,但本质上还是说,在真实的场景中解决问题,你需要的不是一个单点的技术能力,而是一整套技术体系,要各种手法一起上,才能把事情解决做好。
2、 畅想未来
第一,互联网广告为什么挣钱?因为互联网广告跟线下广告的一个非常大的差别,就是线上可以实现定向投放。那如果线下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自动化反馈,那么线上的整套广告体系的逻辑都可以全部搬到线下去,这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第二,人类接触和感知这个世界,90%的信息都是靠视觉,那视觉的本质是什么,是电磁波,人们只能看到一段可见光波,红外线紫外线我们都看不见,一个真实的物体它去进行信息之间的交互,本质上就是用的电磁波。
那今年我们做的一些尝试,包括商汤做的一些遥感,很多视觉算法其实是可以横向平移到非可见光波。最终,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信息的采集,把整个线下的物理世界全部描绘出来,这个还蛮科幻的。
第四部分:互动问答
提问1:5G时代到来后,面对爆炸式的数据量,如何解决存储的问题?
杨帆:前面提到的五个环节,商汤主要还是做分析这一块,在应用和采集上也做了一些,在传输上做的比较少,那存储这一块可能跟我们的本行相距的远一点。
不过从大面上来说,现在业内的基本共识就是,未来肯定是一个“端边云”的分级架构。在边缘侧其实会有大量的中小型数据块,去分散掉整个中心端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压力。5G和传输技术的进步又让这件事更可行了一点。
但是在中心侧,依然还是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中心,毕竟AI本质上的作用,就是利用大量数据的聚合产生的规模效应,这点其实和互联网很相似。
提问2:目前一些企业对人脸识别的应用,可能就是用来开门的,但开门这件事手指头能开、卡也能开,那在组织效能管理上,AI还能做什么?
杨帆:人脸识别今天做了很多中小型的浅场景应用,它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价值替换,人脸识别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它的低成本和便利性。
如果仅仅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来说,单看人脸识别可能的确没有那么多的应用空间。但我觉得今天人工智能更大的价值,其实是在传统企业,对整个流水线进行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