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会有什么改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现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第四次技术革命,就是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技术革命,它会推动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方式进入自动化时代。而人类社会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一是 教育的人文性。也就是教育的价值转型,人文是教育的本质。脑科学证明,在人类接受幼儿和学校教育的阶段,离不开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不会被技术取代,需要转型的是教育的价值导向。技术变革使未来匮乏的不再是征服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是对于人的心理、情感和品德的培养。
二是 教育的全域化特点。在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边界正在解构。在全域教育时代,如何使学校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学校家庭沟通协同、校内和校外衔接、学校和社区共治,这是未来教育重大的挑战。
三是 教育的集智性。教育将从过去封闭的、个体化的教学,转向开放的集智化教学时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合作将基于人力配置进行重组,家庭与学校的教学协同性,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性都将产生重大变化。
四是 教育的自组织性。未来教育将从过去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功能定位要从过去服务于知识传承的教学型组织,转向服务自主探究的学习型组织。面向未来,应该推进学习型组织的转变,把传统教室进行改造,开展社团学习活动以及鼓励教师进行自组织教学活动。
五是 教育的个体性。传统教育是同质化的,是按照统一的课程标准、教材、班级,以及统一的备课、上课、考试评价进行的。而未来强调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差别化,我们要从知识的教学转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课程的供给方式要去同质化,要把统一的知识教学和针对个人的定制教育结合并存。
六是 教育的综合化。未来课程组织的逻辑将从分科走向综合,传统的课程体系学科彼此独立。而今天的教育变革强调跨学科、主题性,要将课程去学科化,增加主题化、跨学科和生活化的教育,也就是将学科课程逻辑与实践课程逻辑相结合。
此外,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试错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平台,要注重学生身心合一引导其进行自主建构的学习,要将智能数据作为工具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优势,以及未来教育还要开展多元合作治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