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识别的应用前景情况怎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身份验证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加强,从最初的人工比对,发展到以指纹、人脸、虹膜等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大规模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无密码时代渐行渐近。
虹膜识别技术正是一种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与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具有准确性、稳定性、可复制性、活体检测等特性,综合安全性能上占有比较大的优势。
虹膜识别市场应用前景良好
其实,相比于人脸和指纹来说,虹膜识别的发展比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快。数据显示,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2.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5.7%。其中,预计虹膜识别的市场规模将会以每年28.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元。目前来看,虹膜识别已经有赶超其他生物识别的趋势。
而随着我国智能家居这个概念的推广,虹膜识别的应用也已经越来越“平民化”,逐渐渗透到生活当中。主要应用于考勤与门禁,适用于有高等级安全需求的场所,例如:高端住宅、写字楼、酒店、政府机关等。使用者通过扫描虹膜就能实现通道控制、开门和考勤管理,虹膜识别迅速,无需接触,很难被假冒,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虹膜识别技术应用有哪些难点
虹膜技术发展已具备相当完备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在公共安全领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向市场化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融合低质量的生物特征数据实现高质量的识别,是虹膜技术今后发展的关键。也许未来融合人脸和虹膜的优点,实现多模态识别是另一条折中道路。
虽然虹膜识别技术优点诸多,在各行业均有落地应用,但目前来看整体市场体量还是较小,未形成规模化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与人脸识别相比,虹膜图像采集成本昂贵。因为人脸识别只需要借助现存普通摄像机的支撑即可,而虹膜采集需要专业的硬件设备来实现。而当前,虹膜设备成本仍比较昂贵,虹膜硬件部仍需要很长时间,由此看来虹膜技术要规模化应用仍有很长时间。
虹膜和人脸的识别速度相差无几,不过虹膜对用户交互的配合度要求较高,比如对成像距离的要求。现在技术水平可达到的范围是40CM到60CM,未来距离或将随着技术迭代而逐渐扩大。同时,采集距离会受到不同配置镜头的影响,而不同配置的摄像镜头也会造成成像的结果不同。细分场景由于需求不同,对镜头配置有不同的要求。目前,采集的距离还没办法做到更远,所以无法应用到那种大场景监控领域,而是一般用在机场、入口通道等。最后,虹膜对环境也有比较多的要求,容易受太亮光线的影响,虹膜设备在室外的识别效果会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