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ETC存在的一些问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五一假期结束后,高速公路要恢复收费了。原来被网友吐槽的各种问题,交通部门作了改进,改进后的各种措施现在测试中。原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大类:一个是扣费以及扣费通知混乱,二是收费站拥堵。
扣费以及扣费通知混乱的问题改进后会怎样,现不得而知。但从最近测试状态下通行的实际情况看,收费站拥堵的状况恐怕不会得到根本改变,因为导致拥堵的原因没有消除。
收费站为什么会出现拥堵?有车辆进入ETC车道后,其车牌信息没有被设备识别,杆没有抬起来。此时,这辆车不能前进,因为杆没有抬起来。它也不能后退,因为多数时候后边有车近距离跟着。还不能变道,因为车道两侧有物理障碍。他只能停在那里等待解决,就造成拥堵。
车牌不被设备识别的情况无法避免。尽管交通部门在安装ETC设备问题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安装不是强制性的,有的车主一年也跑不了两次高速,不需要安装。收费站设计ETC装置时,没有考虑没装设备的车辆误入ETC车道。实际上,误入是难以避免的。
另外,装有ETC设备的车辆,有时会出故障,也会导致不能被识别。现行ETC车道有一块电子屏提示,要求车辆之间保持十米距离。要是这个规定能被严格遵守,前面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设计者应该明白驾驶人的心理,他在心急火燎的时候,不可能遵守这个规定,除非有必要的设备保障。
ETC设备识别摄像头还非常灵敏,我自己曾经遇到过,我前边的车出现ETC故障被堵,我在后边车牌却被识别,前边的车被自动放行。这就会造成新的混乱。
改变收费站拥堵的办法实际上很简单,把识别设备设置在ETC车道的开端。进入车道时,或者识别后通行,或者不被识别转往人工车道。
或者,采取技术措施,ETC车道已经有一辆车时,不放另一辆车进入。使得车辆之间间隔十米的规定得以遵守。
但这个简单问题显然没有被注意。我觉得应该给ETC设计人员取个日本名字叫:死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