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物联网受到了什么的阻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农业物联网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综合应用。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物联网可以实时农业环境、土壤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例如监测环境温度、湿度、风力、降雨量、土壤墒情、pH值、氮素等),从而能够进行科学预测,此外还可通过无人撒药机、播种机等技术手段做农机服务,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提高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网络化、数字化。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智能化生产管理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病虫害生物控制等多个方面。农业物联网发展至今,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恺易物联网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物联网技术实施成本高,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在农业中的推广,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在基础层面,无线传感器的购买、设置、维护,对设备设施的控制都需要很大的资金成本,据有关数据表明,当前市场上一套完整的农业物联网系统比如智能化灌溉和土壤测定,平均每亩地的设备成本约8000元左右,预计可使用10 ~ 15年,但首次投人过高,且与最终的实际效益无法平衡,绐大多数个体农民和部分农业企业无法承受。另外,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效率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维护与运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的成本。
2.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储备不足
物联网的建设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非常大,由于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主要是政府牵头投资,民间资本参与度低,农户参与热情和接受度也不容乐观,这造成了整体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差,从而抬高了采集成本和维护难度,基础设施上的缺陷制约了技术的研发,其中在传感器技术上尤为突出。较为成熟的传感器主要采集空气湿度、湿度、二氧化碳、水分以及光照数据,采集植物的营养元素、植物的生长状态、土壤的营养成分等的传感器比较少,感知生物本体的发展情况的设备基本没有。同时,我国对于传感器的开发研究比较落后,没有充分进行自主创新,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引起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设备,功能化、品种性和稳定性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3.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农业应用对象复杂、获取信息广泛,传感器的标准是否统一、采集的信息是否可以标准化应用,都成为影响农业物联网应用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农业物联网在数据、接口、应用、测试等方面的标准缺乏统一,应用示范的农业物联网产品大多采用各自的内部标准,产品之间难以充分衔接,给设备间互联互通和后期维护带来很大不便。此外,由于对物联网本身的认识不足,有的还停留在粗略的战略层面,使得物联网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相当缺乏效率,这已成为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