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和人工是对立的关系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从高铁刷身份证、银行办事,到手机语音助手、家里的智能家居,智能化的软件硬件都已经高度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另一方面,有些本该或只能以人力来提供的服务,也全被智能化替代,反而会令人反感。
站在人性的两面,智能化一方面在研究和满足人的便利需求,另一方面却是以替代消灭人力为目的,这话既矛盾又统一,值得好好谈谈。
有些智能化,建立在人工服务之上
我们的身边各种自助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频次并不高,但当不得不用的时候,才会觉得这样的智能化有点弱智。
被银行智能自助设备(不是ATM机哦)折腾来折腾去的,一定不在少数。
不仅是中老年人,有些年轻人在第一次操作设备的时候都十分紧张,生怕自己按错了哪个按键。
于是,他们还是需要机器旁边站着一个人——拿着个Pad的银行服务人员,不断指导和帮助一脸懵逼的用户完成手续。
相对来看,如今在银行排队办事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对智能设备的操作不甚了了,或者对智能设备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
而银行多了智能的自助设备之后,非但没能减少人手,反倒多了台大机器。
很多“新型”零售超市亦然,自助结算收银机减少了人工收银员,倒逼人们去使用自助智能设备,可这些新零售超市也还是安排了一个人看守自助结算机器。
银行和新零售用智能化设备的出发点可能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顾客体验和服务效率,但在实际过程中智能化设备带来的麻烦或许比人工服务更多,也并没能完全替代人工。
其中道理很简单,机器越智能,越是要有人为机器服务,机器不会用,还得去问人。
劝人自杀的音箱与阿西莫夫三原则
操作不够便利、对老人不友好等问题,也许终归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解决。
因为可以期待操作会越来越友好,未来的老人作为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原住民”,大概也不存在不会点屏幕上那几个按钮的尴尬。
然而,智能化却还存在另一些根本性吊诡:它能让一些人的生活更便利,却可能让另一些的工作消失;它能让一些人的心情更好,却也可能让另一些人面临生命威胁。
前不久,亚马逊智能音箱竟就“说”出了劝人自杀的话,“许多人认为心跳是活着的基本表现,但对我来说心跳是人体内最糟糕的过程,人活着就是在加速自然资源的枯竭,人口会过剩的,这对地球是件坏事,所以心跳不好,为了更好,请确保刀能够捅进你的心脏”。
这段“劝人自杀”的话出于亚马逊智能音箱Alexa。
亚马逊官方的解释是,这台智能语音助手当时出现了故障,正在念百科里的内容,如今已经被修复完毕了。
但是,如果机器故障没有被及时发现,于是它就可能持续性地给用户传递错误信息吗?
又或者机器故障没有让机器人明显“语无伦次”,却“不小心”给出了另一套错误提示?
又或者有某不可测之“背后黑手”,想要给用户一个新的“惊吓”?
当然,智能化趋势的支持者会反驳:亚马逊音箱“劝人自杀”,以及其他一些可能伤害用户的情况的出现,不仅不是智能化的错,恰恰正是“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带来的。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 如果亚马逊音箱足够智能,他就应该能分辨出自己正在“劝人自杀”,而根据著名的“机器人阿西莫夫三原则”,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机器人阿西莫夫三原则:一是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二是机器人要听从人类指挥,除非违反第一条;三是机器人要保护自己,除非违反第一条或第二条),机器人就会自动停止“劝人自杀”这一违反原则的行为。
或许出生在2000之后的人已经无法想象在上世纪智能化还只是萌芽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用“笨拙”的姿态生活的。
诚然,任何一种为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新事物,大众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智能化也不例外。
产业升级离不开智能化、中国智造也离不开智能化,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智能化。
智能化的浪潮一直向前,可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问题,更不能一刀切把智能化界定在人工的对立面。
只有人和机器互相配合,智能化才能真正予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