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地无线通信频率可不可能实现统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借助新一代无线电技术和应用,自动驾驶的高速列车自由地穿越国界、洲界,安全畅通地驰骋,这一幕在未来或将成为现实。
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9)形成决议,鼓励各国主管部门在制定列车与轨旁间铁路无线电通信系统(RSTT)规划时,考虑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研究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建议书和报告,以便促进目前和演进的RSTT频谱在现有移动业务划分内的全球统一,尤其是用于列车无线电应用的频谱的全球统一。
“这个决议的出台,对于推动RSTT频谱的全球或区域协调一致具有鲜明指导意义,将有力支持铁路无线电通信技术标准和产业发展,促进相关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跨境铁路运输合作,从而降低干扰概率、提高频率使用效率、压减铁路跨境运输成本,促进形成规模经济效益。”WRC-19大会中国代表团铁路无线通信频谱议题(1.11议题)主要负责人、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斌表示。
对于高速运行的列车而言,用于列车运行控制和调度指挥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中枢神经。当前,国际铁路联盟确定的铁路车地间无线电通信系统技术标准是GSM-R,该系统在调度指挥通信、列车运行控制等车地间信息传送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公众移动通信由2G、3G向 4G、5G持续演进的趋势相比,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窄带GSM-R系统发展相对滞后,存在技术升级缓慢和缺乏后续技术支撑等问题,难以满足未来铁路对列车运行控制与调度指挥等车地间大带宽、高速率等多媒体业务应用需求。由于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并未就铁路无线电通信确定相应的频率划分、建立相应的规则框架,各国主管部门分配给铁路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各不相同,设备制式也不尽一致,不仅使得无线电干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国际铁路联盟(UIC)、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和欧盟铁路局(ERA)等国际或区域性组织正在制定技术和新功能的规范,以推进列车与轨旁间铁路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至2019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9万公里,其中高铁3.5万公里。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土耳其安伊高铁、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一批国际铁路合作项目顺利推进;中欧班列已经联通亚欧大陆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在对铁路无线电通信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认为,要实现不同区域和国家的铁路互联互通,除了建设具有统一标准的路轨等基础设施外,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统一铁路车地间无线电通信频率及其技术标准,构建未来新一代的铁路车地无线电通信系统,是有效降低全球产业链成本、保障铁路跨国界、跨区域安全运营的必由之路。为此,在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列车与轨旁间铁路无线电通信系统”成为WRC-19议题,旨在谋求全球或区域性统一的铁路无线电通信系统频段,积极规划铁路列车与轨旁间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路径,促进制造业、学术界在铁路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研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标准统一。
“虽然该议题在国际层面上得到积极响应,但是在WRC-19大会上,议题的推进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几经波折。”据刘斌介绍,由于不同国家的地域情况和经济技术发展程度各异,例如欧洲在GSM-R系统基础上已实现频率使用的区域协调,俄罗斯铁路产业相对滞后,澳大利亚对互联互通需求较少等,一些国家和区域组织对形成全球层面的RSTT协调一致频段存在较大分歧。
为了推动议题顺利进行,中国代表团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以及欧洲邮电主管部门大会(CEPT)、美洲国家电信委员会(CITEL)等国家和区域组织进行了团长级别的深度磋商,尽一切可能争取理解和支持。作为中国代表团WRC-19大会铁路无线通信频谱议题的主要负责人,刘斌带领着议题组的专家们与30多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了充分线下交流,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地争取他们的认同,推动了议题协商进程。经过不懈努力,与会各方最终就1.11议题达成一致观点。
WRC-19大会1.11议题是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50年来首个关于铁路通信的议题,也是我国第一次提出的大会议题。“这标志着我国无线电管理专家在国际频谱管理的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刘斌表示。
本届大会尚未最终明确RSTT的协调频段,相关研究工作还需要继续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层面进行。中国无线电管理部门以及铁路系统各相关单位将继续推动有关研究工作,力争尽早形成关于RSTT统一频率的相关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