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发展加速 隐私与安全不可忽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伴随着5G时代到来,各种新兴应用不断涌现,这些应用在带来大量待处理数据的同时,也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处理速度甚至需要达到“毫秒级”,这对传统云端的计算力提出了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边缘计算应运而生。
边缘计算是什么?
物联网设备需要连接到互联网,以便从云中接收信息或将数据传递回云中。呈指数级增长的物联网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会生成大量数据,边缘计算即由此发展起来。
Gartner将边缘计算定义为“分布式计算拓扑结构的一部分,在该拓扑中,信息处理位于边缘附近-事物和人在此处生成或使用该信息。”
从根本上讲,边缘计算使计算和数据存储更接近收集它的设备,而不是依赖可能在数千英里之外的中央处理器。这样做是为了数据不会因为延迟而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
由此可知,边缘计算的核心优势是能够更快地处理和存储数据。比如:在进行边缘计算之前,手机进行人脸识别时,需要将收集到的面部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处理,这会花费大量时间,而边缘计算可以在边缘服务器、网关、甚至在手机本身上运行,大大缩短了设备响应时间。
应用边缘计算在本地完成处理,减少了需要在集中式或基于云的位置进行处理的数据量,节省了大量资金。随着边缘计算优势的体现和物联网应用的展开,边缘计算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安全与协同发展值得关注。
隐私与安全不可忽略
随着边缘计算的逐步应用,安全与隐私问题也变得格外重要。11月末,ECC与AII联合发布了涉及边缘安全领域的研究报告——《边缘计算安全白皮书》。该报告指出:边缘安全涉及跨越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纵深的安全防护体系,需要增强边缘基础设施、网络、应用、数据识别和抵抗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指数级增加,掌握这些设备周围的潜在安全问题,确保系统安全变得至关重要,包括需要确保数据已加密,并且使用了正确的访问控制方法甚至VPN隧道。如今,边缘安全正成为边缘计算加速落地的保障,是边缘计算产业需要突破的核心方向之一。
另外,不同设备对处理能力、电力和网络连接的不同要求也可能会影响边缘设备的可靠性。这使得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冗余和故障转移管理,以确保在单个节点宕机时能够交付和处理数据。
融合发展 需加快“边云”协同建设
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解决方案,虽然优势明显,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但是其核心聚焦的是物联网场景下靠近用户的“小数据”计算难题,因此并不能取代云计算。当前,许多企业开始构建“边云”协同模式和系统,以协同解决大数据发展下的计算难题。
边云协同就是从边缘层到云端的信息融合功能出发,聚焦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市场,建设物联网边云计算平台,针对边缘计算场景的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进行迭代升级,通过编排调度、资源管理从而为无所不在的计算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算力支撑,最终实现边缘与云端的数据协同、控制协同、管理协同。
未来,随着宽带宽、低时延、海量接入的5G技术逐步普及和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的加速落地,“边云协同”模式将会普及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