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市场 人工智能教育无法一蹴而就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短短几年时间,“人工智能”就已经传遍大街小巷,可谓是深入人心。即便是一些不怎么关注科技领域的“吃瓜群众”,说起人工智能,也总能掰扯上几句。的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支持力度,人工智能已经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快走向商业化应用。在人工智能推动下,医疗、金融、交通、建筑、文化艺术等各个行业都在发生巨大改变,教育也是其中一份子。相对于其他领域,教育关乎民族未来与国家根本,其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格外受到关注。
人工智能有助缓解教育“困境”
长期以来,说到教育问题,通常很容易引发共鸣。而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有二,一是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及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教育资源分配难以均衡;二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本身比较缺乏,更加难以广泛覆盖。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除了采用政策、法规、金融等方面手段之外,技术创新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式,而人工智能自然是佳选择之一。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减负,让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和结果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实际情况,并获取更多的助力“工具”。这样一来,许多的教育资源可以释放出来,再结合5G、物联网、云计算等其他前沿技术的应用,将教育资源覆盖到更加广阔的中小城市与偏远地区。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减负,让学生可以快速、准备了解自己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借助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辅助学习,更好地学习更多知识,较快地提高学习成绩,并且还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人工智能教育不能一蹴而就
虽然人工智能教育的概念越发火热,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也陆续走入了校园,但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少的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教育领域的数据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数据共享与数据隐私安全之间的平衡点难以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燃料”,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教育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会比较缓慢。
其次,复合型人才颇为匮乏,虽然人工智能专业在陆续开设,一些培训课程也相继上线,但是能够既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又具备很高教育水准的人才还是很少。在实际运用当中,教师和学生也需要慢慢适应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改变。
此外,虽然政府出台了许多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还没有一部正式的人工智能教育法规出台,一些知识产权、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仍然是“拦路虎”,这还需要政府部门、立法机构、行业企业和教育单位一道合力应对,予以解决。
未来具备广阔市场前景
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少挑战,这就是人工智能教育眼下的“实情”。不过,即使前路布满荆棘,也不妨碍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前程似锦”。业内专家表示,综合国内人工智能政策、市场、技术等多个方面来看,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有望在全球实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这是因为我国不仅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人工智能发展基础坚实,而且国家对于教育领域的投入不断扩大,我国的国情也注定了每个家庭对于教育的支出都不会太少。与此同时,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庞大的适龄教育人群。因此,总的来看,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市场拥有很大空间。
据CNNIC数据显示,到2020年“人工智能+教育”将带来3000亿的庞大市场规模。即便这一数据过于乐观,但也从侧面看出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教育市场前景的看好,以及“人工智能+教育”所能创造出来的巨大价值。
冲锋吧!号角已经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