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2月19日,甘肃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起于敦煌、止于白银,是继西北联网第一、第二通道工程和甘肃首条特高压直流800千伏祁韶(酒泉至湖南)之后,连接甘肃省河西新能源基地与中部负荷中心的又一条清洁能源输电大通道。
提升互济能力,推动电网升级
甘肃电网位于西北电网中心,与新疆、青海、宁夏、陕西联网运行,是西北电网功率交换枢纽。
近年来,甘肃电网不断提档升级,大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叶军说,甘肃电网通过18回750千伏线路与周边省份电网相联,跨省跨区功率交换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已成为西北电网功率交换的中心,占据着“坐中四连”的核心地位。
据了解,目前我国西电东送共有6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别是800千伏祁韶(甘肃酒泉至湖南)、1100千伏吉泉(新疆至安徽)、800千伏天中(新疆至河南)、800千伏宁绍(宁夏至绍兴)、800千伏昭沂(宁夏至山东)以及800千伏青豫(青海至河南)。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设部管理人员冯杨州说,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显著优化了河西电网网架结构,提升了6条特高压直流电力互济能力,有力推动西北传统电网智慧化升级,提升西北新能源向华中、华东、华北等地区的大规模输送能力,为西北地区区域能源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是国家规划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之一。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通道加强工程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甘肃省政府《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举措。
建设用时不到一年,相当于减排890万吨二氧化碳
据介绍,该工程全线穿越戈壁荒滩、林地草原,沿着河西走廊一路来到白银平川,串联起5个地市16个县区,线路全长983.8公里,跨越甘肃境内一半的地域。线路所到之处地貌多样、地形复杂,人文景观分布广泛,受气温昼夜温差大、常年大风天气等因素影响,输电线路敷设施工困难重重。
该工程于2018年9月核准、12月开工,上万名电力建设者顶严寒、冒酷暑,迎强风、战沙尘,用不到一年时间,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这项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甘肃的第一个全额投资项目,是国家电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融合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被甘肃省确定为“十三五”重点工程。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工程投资35亿元,由张掖750千伏输变电工程、750千伏河西电网加强工程两部分组成,新建超高压线路839公里、750千伏变电站1座,扩建原有750千伏变电站5座。
该工程将甘肃清洁能源东送、西送能力分别提升至850万千瓦、550万千瓦以上,可增加甘肃清洁能源外送电量9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1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890万吨。
破解消纳难题,已满足解禁条件
河西750千伏第三通道加强工程的投运,对支撑西北四省区原有特高压线路满送,化解西北电网新能源消纳困境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甘肃新能源发展迅猛,但因省内市场消纳能力不足,加之外送输电能力受限,消纳矛盾突出。一直以来,在甘肃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国网甘肃电力多措并举,努力开拓省内、省外两个市场,不断加大新能源消纳力度。
甘肃全省可开发风电装机容量8200万千瓦,大阳能装机1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可开发潜力巨大。目前,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1%,位居全国第二。今年1至11月份,新能源发电量达321亿千瓦时,预计全年达356亿千瓦时,约是2015年的2倍。
当前,甘肃电力外送20个省市,今年预计外送42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超过29%,截至2019年11月,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3.6%,已经提前满足新能源投资红色预警解禁条件。
叶军表示,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投运后,将进一步提升甘肃新能源外送能力,提升甘肃新能源利用率,有助于甘肃解除新能源红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