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选择刷脸支付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您如果现在用刷脸支付的话,还能立刻随机减。..。..”
“不用了,还是扫码吧。”
在深圳南山大道的一家连锁便利商店内,懂懂笔记看到一位店员正在向结账的顾客介绍刷脸支付的优惠措施。不过,连续好几位顾客都未等店员讲解完毕,便马上表示不想刷脸支付。
“大家还是习惯扫码支付,我们也只是循例介绍一下。”店员无奈地说道,目前公司旗下的所有便利店都已更换上具有刷脸支付功能的收银设备,但使用扫码支付的顾客依然很多。
不久前,多家媒体报道支付宝、微信正在投入巨资补贴,大力推广刷脸支付,但效果不理想,用户普及率较低。一些连锁超市反映称,使用刷脸支付的用户仅仅占总量1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刷脸支付的普及缓慢?面对刷脸支付的立减优惠,消费者为何不动心?我们希望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找到答案。
识别速度慢,验证过程长,支付怕“丢脸”
“临近双12了,刷脸支付也有优惠活动啦。”
阿福是深圳福田梅景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值班店员。他告诉懂懂笔记,6月份之后,公司旗下的连锁便利店都统一更换了支持刷脸支付设备。
据他了解,由于顾客使用刷脸支付结账,便利店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奖励,因此公司要求所有店员都要积极推荐用户使用刷脸支付结账。部分位于重点商圈的便利店,甚至将推荐用户使用刷脸支付纳入店员的KPI考核。
“一开始没有顾客愿意刷脸支付,现在因为有立减优惠活动,所以使用的顾客稍微多一些了。”在阿福看来,用户不想使用刷脸支付是因为有一些顾虑,“即便立减优惠,绝大部分顾客还是习惯使用扫码支付。”
顾虑之一,是刷脸支付设备的识别能力偏弱,反应速度也比较慢。阿福表示,常常有使用刷脸支付的用户已经将“脸”调整至屏幕识别框内,但设备依旧无法识别,导致用户很不耐烦。
“有时顾客会摘下眼镜再试试,有的女顾客还会撩一下头发,转一下角度。”让阿福感到有些滑稽的是,用户发现设备无法识别身份时会不断调整姿势,同时还会不时瞄一眼旁边的店员,“估计被盯着看有些难为情吧。”
因此,每当发现用户“扫脸”遇阻时,阿福和其他店员便会假装去忙手上的事情,不去看着顾客,“有些顾客最后觉得太麻烦了,就放弃优惠,改回扫码支付。”
阿福告诉懂懂笔记,即便用户通过设备顺利识别了身份,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够完成支付,此时设备会提示用户输入手机号码,只有输入正确的号码之后,才能最终完成支付。
第一次使用时需要顾客输入完整手机号码,第二次使用仅需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第三次只需扫脸识别即可。“我算了一下,如果是第一、二次使用刷脸支付的话,用户能顺利支付也要耗时至少一分多钟。”阿福表示,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后面还有几位用户排队,尴尬和不耐烦就不可避免了。这也是一些顾客放弃立减优惠改用扫码支付的原因,“此外,有些顾客直接说了,担心刷脸不安全。”
尽管便利店上线的刷脸支付设备印有支付宝LOGO,但是一些用户还是会担心设备是否为官方授权,同时也害怕人脸、手机号码等信息被商家违规采集,“有的用户在盒马(鲜生)都用了刷脸支付,但在我们便利店里就不敢使用了。”阿福说道。
耽误时间、顾虑安全、刷脸的不适应感,或许都是用户不想“丢脸”的客观现实。
青蛙斗蜻蜓,商家青睐奖励和补贴
“消费者普及率的高低,和商家用不用刷脸支付设备没有必然联系。”
张瑞(化名)所在的公司在深圳地区代理了多款支持支付宝、微信刷脸支付的收银设备,他的工作就是负责设备的推广、普及。张瑞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的客户群体是餐馆、夫妻便利店等规模较小的零售实体。
尽管官方给出刷脸支付的好处有很多,如无需使用手机、无需展示支付二维码,适合手提重物或者手机没电的消费者,但销售人员面对商家时推荐的“卖点”却是“补贴”。
“现在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对于刷脸支付设备的补贴力度都很大。”张瑞告诉懂懂笔记,公司代理的设备既支持刷脸支付,也能扫码支付。不过与传统扫码设备、聚合收银设备相比,这种支持刷脸支付的设备官方补贴力度较大。
“以入门的设备为例,价格大多在1400-1800元之间,本身价格就不贵,支付官方还会在商家开通设备后给予一定补贴。另外现在只要有用户使用刷脸支付,商家还能够获得0.5-0.7元的奖励返还。”张瑞解释,虽说奖励每月都会封顶,但是商家还是会在意长期合作拿到的返点奖励。
“往小了说这笔奖励可以贴补流水,往大了说也能收回一些设备的成本。”因此,这几个月来已经有不少商家在业务人员的推荐下,更换了刷脸支付收银设备,“一款质量稍好的手持扫码设备也要几百元吧,刷脸支付设备造型更高大上,还有补贴和奖励呢。”
而对于代理机构而言,最关心的同样是商户使用设备进行收款后相应的费率分佣,“不过刷脸支付普及率低,这的确是事实,商家也都在吐槽。”
用户只要随身携带手机,用扫脸支付的几率就会很低,而每单几毛钱的优惠,似乎也很难打动多数消费者。有报道指出,两大支付巨头都在加码刷脸支付市场,为了应对微信支付对此提出的百亿补贴,支付宝也上调了原先刷脸支付的30亿补贴上限,改为“上不封顶”。
据悉,支付宝“蜻蜓”二代刷脸设备的零售价以前是1999元,但是从今年9月底将至1699元,代理商的拿货价降到1499元。微信方面,“青蛙”刷脸设备的补贴是每台奖励1540元,但是要分两部分完成。首先是商家每台摄像头完成接入并达到活跃标准后,可以获得540元奖励;其次是每台设备每天的有效去重用户数乘以5角钱,可以直接返给商家,但是每月峰顶额度是300元,累计到1000元后不再奖励。
显而易见,从10月份开始两大支付巨头在“刷脸”这件事情上的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
刷脸支付,打开新零售的“钥匙”
尽管很多商家都换上了刷脸支付,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刷脸支付却遭遇冷落,商家能够赚取的奖励也非常有限。有舆论称刷脸支付看起来是闹了“笑话”,但是两大支付巨头会因此“灰心泄气”吗?
“大家都以为扫码支付比刷脸支付更加安全,其实不然。”
从事聚合收款设备研发工作的工程师徐磊告诉懂懂笔记,不少用户都以为扫脸付是通过摄像头抓取人脸信息,然后进行数据比对并验证用户身份。甚至认为这种方式容易被别有用心的机构盗刷,比扫码支付更危险。
“实际上以目前的技术而言,刷脸支付要比普通的扫码支付更加安全。”徐磊解释,刷脸支付并非是仅仅通过摄像头简单采集人脸图像信息,设备上还会有红外投射灯、红外摄像头和距离感应器进行辅助。
“这些元件结合在一起,所采集到的人脸模型是三维的,并且具有唯一性。”徐磊强调,相比平面图像,三维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确认用户身份,“即便是双胞胎也会有微小的特征差异,也能被设备辨认出来。”
在徐磊看来,相比一些案例中用扫码收款设备盗刷用户账户里的钱,刷脸支付可以说安全了许多,这也是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刷脸支付的原因之一。至于说刷脸支付麻烦,应该是目前消费应用场景不够理想导致的。
“扫码符合现有零售业态的支付逻辑,但刷脸支付更倾向于新零售的未来发展。”一位零售行业分析人士告诉懂懂笔记,目前线下零售商店、餐厅上线的刷脸支付设备,往往只有一台,在用户还未习惯使用刷脸支付之前,的确是会影响支付的效率和体验。
而在无人值守的新零售场景中,大量扫脸支付设备正在取代原有的人工收银方式,效率也大大提升,“你看一下盒马鲜生的自助结账通道,很多年轻人在用刷脸支付,结账效率并不低。”
在刷脸支付的“战场”上,巨头们的竞争为何如此白热化?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这种景象与此前巨头布局移动支付、扫码支付的道理相同,都是为了提前一步布局新零售业态,取得重要话语权。
“之前布局移动支付,微信以强大的社交基因夺得了先机,在聚合支付普及前,支持微信支付的零售商家比支持支付宝的多了不少。”在相关人士看来,新零售大势所趋的前提下,任何巨头都不想错失“刷脸”先机。
随着商超、零售实体刷脸支付设备的普及,支付平台投入的优惠、奖励不断增加,可以预见即便当下消费者不乐于接受这种看似“不靠谱”的支付方式,但是“刷脸”大潮不会就此偃旗息鼓,或将愈演愈烈。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场支付方式的新竞争,实际上却是巨头布局新零售、抢占新支付入口的大战。尽管目前刷脸支付存在设备识别低、反应慢、鉴权繁琐等问题,但巨头不会就此停止渗透的步伐。
在一众互联网巨头眼中,未来谁能率先获取公众的支付信任,培养出全民刷脸支付的习惯,谁就能打开新零售业态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