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向中科院完成了第二架新舟60遥感飞机的交付工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 航空工业与中国科学院完成国产“新舟”60遥感机交付验收工作。
这是航空工业向中科院交付的第二架“新舟”60遥感飞机。在交付仪式上,中国科学院与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共同签署飞机交接证书。
产研结合,飞机行业“变形金刚”
多年来,在中国领空执行遥感观测任务的只有2架“奖状”S/Ⅱ 型遥感机,拥有我国自主研发的遥感观测平台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和中科院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自2001年首飞以来,“新舟”60飞机各项技术逐渐成熟,成为了国产遥感机平台的可靠选择。为满足遥感机搭载不同功能设备及观测目的多样化的需求,相对原机体结构进行了较大工作量的改动。
航空工业与中科院按照民航当局相关要求, 在改装“新舟”60飞机的基础上形成“新舟”60遥感平台基本型、遥感平台天线罩型、遥感平台桁架天线罩型、遥感平台副油箱型、遥感平台桁架型、遥感平台副油箱小天线罩型等6种不同状态,实现了国内首创“一机六证”。
史无前例,国内首创“一机六证”
“新舟”60遥感机研制工作于2014年6月启动。面对三十多个品种、一百多台形状各异、重量不同的遥感设备,“新舟”60将每一种组合都能进行安装,从总体结构性能上全方面考虑,采用了多学科综合优化设计,针对各种组合进行计算验证,保证了整个项目的研制进度。
“新舟”60遥感机研制过程中,在国内首创“一机六证”并行适航审查验证工作,飞机的6种取证构型状态之间相互包含又有区别,每两种状态之间还需要快速转换,这对飞机的构型管理、生产管理、适航管理和审查验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AEG审查工作也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最终在适航审定局方和AEG局方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6个构型的适航验证和持续适航资料的审查工作。
从无到有,有力填补“技术空白”
“新舟”60遥感机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遥感平台,是国家遥感观测领域从无到有的一次“质变”。依托“新舟”60遥感机平台,中科院将打造属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的“航空遥感系统”, 充分利用遥感机平台,加载先进的光学遥感、微波遥感以及环境大气遥感设备,使其成为开展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有效技术手段,以及提高和发展我国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实验平台。
“新舟”60遥感机正式服役后,将执行科学实验和国家航空遥感基础数据获取等任务,以获取资料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受限少等航空遥感优势,服务于农林资料调查,地质矿产勘测,水文、环境监测评价,以及对抗自然灾害、测绘制图等诸多领域。
不久的将来,“新舟”60遥感机将纵跃高天,在农业、探矿、环境、交通等众多领域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