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城市哪里的建设比较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城市化是近几十年兴起的浪潮,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几乎同步,中国与世界的进度也保持一致。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大规模普及,信息化冲击人类。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开启“信息高速公路”见啥,网络空间被打开。21世纪,AI技术快速发展,城市信息系统被优化。整体来看,这衍生出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次浪潮。
一位地方政府副市长坦言,许多城市竞相上马“智慧城市”或者引进所谓“城市大脑”,说到底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发达城市,市民的经济能力得到保障,就会更加追求生活的智能化,比如政务需求中的“少跑路”、“一网通办”,这些地域就会做一些政府的数字化以及AI能力的打造,可谓是经济形势的倒逼。
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即使各类红头文件提出要搞智慧城市,但是如果没有省里统一牵头,地市级一般不太好动,因为缺乏顶层设计的智慧城市,还是一套固有的封闭系统。另外,由于建设智慧城市是对原有系统的破旧立新,会触及诸多技术问题和利益问题,推进起来阻碍因素非常多。
“没有一把手的决心推动,这件事其实落实起来有些难度。”当然,这仅仅是涉及到自上而下的一致性问题,还有一些地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随领导更换而“翻烧饼”不具权威性、规划千篇一律不具针对性、目标和任务不明确不具体不具可操作性、一切“从头来”不具继承性(迭代发展)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导致的结果是,我国的智慧城市依然停留在表面。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当下,许多部门都各自搞了“试点”,不过,缺乏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问题还是很突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有序推进。
作为智慧城市领域泰斗级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如此提出过他的担忧:“明面上,中国宣称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有500多个城市,似乎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不争的事实是,真正做的好的并不多。”挑战巨大。这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智慧城市?技术已经这么成熟了,为何城市的智能程度还是很低?除了技术,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城市智能?学术界和工业界怎么面对这场“城市未有之变”?
王家耀院士此前对城市的“智”提出过7条标准,并认为智慧城市是“一切凭大数据说话、一切靠大数据决策”:
一是,智能感知,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实现全面综合的感知感测,实时智能地获取城市各种信息;
二是,全面互联,通过物联网将无处不在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通过互联网实现感知感测数据的传输和云存储;
三是,深度融合,将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为一致性的数据集;
四是,资源共享,实现数据即服务(Daas)、功能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知识即服务(Kaas);
五是,协同运作,各部门、各行业高效、有序、可控运行,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六是,智能服务,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服务;
七是,激励创新,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在“新型智慧城市”这个大平台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
实际上,在这几条标准面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做的已经足够好了,一批敢放开手脚的城市已经走在时代前面了。杭州城市大脑已经成为标杆,数字广东也成为省级规划的排头兵,此外福州也在建设“数字福建”,福州市的数据中心走向统一建设;“智慧银川”主抓民生服务;“智慧武汉”以及“智慧重庆”在重点打造时空信息云平台······
正如陆奇博士所言,科技成果不应该只属于大公司,所有富有创新意识的企业都有机会做好技术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并值得被关注。因此,雷锋网在追踪巨头的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在关注城市垂直场景下有单体技术突破的企业及优质案例。发现,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更精确地推动技术赋能未来的城市。潜望2020年,我们在等你。
这一个个项目背后,除了政府的主导,还有一批科研界和企业界参与的身影,国家队与民间力量共同加持。数据孤岛打通、数据共享、政务数据开放、数据确权、部门协同、统建数据中心、部署IoT、AI套件等等都可以实现,并且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逐渐运用成熟,很多城市已经在享受科技的“福利”了。
因此,城市满足低成本、高效能的运转,在技术上已经不足以成为障碍。城市场景之下,社区、园区、街道等构成了细分的单元,定位、感知、物联、共享、决策成为技术实现的功能,5G、数字孪生、时空智能、城市计算、AIoT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尤其是AI成为技术群众最大的变革力量······这一切会让城市“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