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赋能下 公共安全的社会化不可避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公共安全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安全已经发展成为较为宽泛的概念,从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可以看出,中国公共安全的范围主要涉及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重建工作,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资源的集聚和流转,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公共安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公共安全变得越来越紧迫、越来越重要。公共安全已经不是一个区域性、单一性的问题,
当前从格局上来说,公共安全的社会化不可避免。简单地说就是将原来由公安机关提供的一些公共安全服务转变为公安机关利用社会力量――“第三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来提供,打破公安机关对公共安全服务的垄断,扩大广大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以提高公共安全服务的质量。公共安全社会化的这一变化,势必要求存在可以依赖的社会力量。
正是基于公共安全宽泛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安防行业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着改变,内涵从事后取证调查,向预判、预警和预防演进,应用领域向公共安全以外的行业拓展。用户的需求从产品向解决方案演进,产品类型也更加广泛,从最早的图像的采集、图像的传输、到图像存取、显示,到现在发展成各行业智能业务和更智能的用户的业务流、管理流、数据流。
在九部委提出的构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中,提出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以取得显著成效,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对公共安全、对安防的新需求和需求增长的新领域。
另外,通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建设,实现从公共安全整体层面上进行共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在保障公共安全系统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凝练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通过研究,使公共安全科技总体水平得到较快提升,以加速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例如通过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社会环境,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问题;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抓好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切实消除隐患;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这些内容目前已经成为公共安全、安防行业发展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称,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通过大安防亦或者AIOT构建新时期安防体系也正契合目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对智能化技术的新需求,以拓展更多社会领域或者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实现对社会治理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