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的区块链有什么风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区块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区块链,但是不管是哪个行业的发展,在他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区块链。
1、区块链协议很难整合
区块链是一项新技术,这意味着在一个项目内很难整合多个区块链协议。咨询公司德勤认为,在一个项目里采用不同的区块链协议是很困难的。
例如,当人们试图从 Hyperledger Fabric 协议共享信息给以太坊协议,那么将需要一个整合层,来管理这两个不同的企业级区块链平台。
2、缺乏标准化
不同的区块链框架意味着缺乏标准化,这有可能成为目前区块链项目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这些标准包括适用于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标准,包括 1CO、加密货币和框架等等。1CO 在这方面的风险最大,由于缺乏标准化,投资者无法得到适当的保护,这使 1CO 成为一场豪赌。
3、加密货币的糟糕估值
由于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的价格也成为人们最大的关注点之一。一个合理的加密货币价格也会使人们改变对区块链的市场情绪。
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的价格有时会远远高出投资者的预期,这也意味着,价格可能会大幅下挫,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很显然,价格是不稳定的,对于那些出资支持一个区块链项目或者一种加密货币的交易者来说,这是一个风险。
4、无隐私性
在区块链公有链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公开和透明的。如果想知道一些商业机构的帐户和交易信息,就能知道他的所有财富还有重要资产和商业机密等,没有隐私可言。
5、安全性问题
区块链技术一大特点就是不可逆、不可伪造,但前提是私钥是安全的。私钥是用户生成并保管的,没有第三方参与。私钥一旦丢失,便无法对账户的资产做任何操作。随着量子计算机等新计算技术的发展,未来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一定的破解可能性,这也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
6、数据确认的延迟性
在金融区块链中,数据确认的时间相对较长。拿比特币举例,当前产生的交易有效性受网络传输影响,比特币交易每次的确实时间大约10分钟,6次确认的话需要一个小时。因此区块链的交易数据是有延迟性的。
7、监管
区块链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点淡化了国家监管的概念。然而所有的创新,都需要符合监管的要求。区块链的监管,在某种程序上是促进区块链的商业应用,更好的提供合规性保护。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这项新技术的法律和制度建立上存在滞后,也可能会毁掉区块链,需要把握好尺度。
8、数字货币被盗取
数字货币是有加密的密钥的,一把公钥和一把私钥,公钥可以给别人,但是私钥绝对不能泄露。这个私钥就跟我们银行卡的密码一样,极其重要,不能让别人知道,要是被别人知道了,那你的数字货币就可以被别人盗走,这就相当于你把钱白白的送给了别人,别人很轻松的就可以把你的钱转走。因此要保护好自己的私钥,我们在创建钱包时,私钥最好断网生成并手动抄写保存好。因为私钥一旦丢失就找不回来了。
9、51%的算力攻击
在整个区块链生态中,它是基于算力来决定共识的。如果一个人的算力达到51%以上,也就是说这个人掌握了这条链上超过50%的算力,那么他就可以决定这条链上的信息该如何发。既然是他可以决定的,那么他就可以造假信息,随意更改信息等。当然了,要达到这样的算力,也是非常难的,有时候会得不偿失,但是也不排除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0、交易所被攻击
数字货币都是存在交易所里的,而现在的交易所大部分都是中心化的交易所,这些交易所也是以网站形式呈现的。如果网站存在各种漏洞,就会被黑客有机可乘。交易所如果被攻击,那么你存在里面的数字货币就可能消失没有了,所以说交易所也会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当然,交易所本身也会很重视安全问题的。
有位币圈大佬说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自己去买个硬件钱包,数字货币放在硬件钱包是很安全的,除非你自己把钱包弄丢了,否则别人是没有办法盗取你的数字货币的。以上就是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希望人们在运用区块链技术时,能有效规避风险。
11、效率问题
交易效率低相比于很多互联网支付网络,区块链的交易效率还是很低的。比特币区块链的每秒交易数为7,以太坊在10-20之间,维基链可以达到1000+。然而,2017年双十一期间,支付宝的每秒交易速度就已经达到了25.6万。从交易处理频率来看,区块链技术远不如互联网。突破每秒交易数,也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之一。
以比特币为例,当前比特币交易一次确认时间平均为10分钟左右,这也是一个区块的生成时间。6次确认的情况下,需要等待1个小时。而支付宝等交易的验证只需要几秒钟。
12、高耗能问题区块链是一个高耗能的系统,为维护区块链的真实和完整性,其每秒运算能力达到了七万亿次。矿工通过随机的哈希运算,来争夺比特币的记账权,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电力来完成,而且只有不到1%的矿工能够竞争到每10分钟区块的记账权,其他矿工算力都被浪费了。
13、技术性能问题
每一个想参与区块链的节点都必须下载存储并实施更新一份从创世块开始延续至今的数据包。如果每一个节点的数据都完全同步,那么区块链数据的存储空间容量要求就可能变成一个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14、“去中心化”与传统监管模式的本质矛盾。
目前对区块链的监管主要体现在货币系统和金融领域,因其关系到一国的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稳定。除了在小范围的投资领域流转外,比特币当下最为主要的应用场景是洗钱、勒索和黑市交易等犯罪活动。
虽然少数承认数字货币的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出台了相应的监管政策和举措,但具体监管效果还不确定。另外,除了对明显违法行为的监管之外,还需要对技术规则本身进行规制。区块链的“去信任化”功能并不能克服技术设置本身的“不诚信”问题,以技术为包装的规则失衡因具有隐秘性而使得监管更加困难。
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和数字货币应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传统的监管模式是集中化的、反匿名的,这无疑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本质特点相悖;更深层次的悖论则在于数字货币背后的科学技术与监管体系之间的价值追求并不相同,前者奉行“去监管”哲学,崇尚自由开源,而后者则强调风险防控与化解,追求效率、安全与公平的动态平衡。
15、“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循环悖论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区别于其他传统系统的主要特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所有的革新意义也都源自于此,“去信任化”“自治性”不过是“去中心化”在技术规则赋权下的意义延伸。然而,正如世间没有绝对真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也没有那么绝对。虽然在技术和理论上的确可以实现绝对的“去中心化”,但现实中资源和信息的流动会促使新的中心形成,从而对“去中心化”的意义和功能造成消减。
数字货币的矿池和交易平台即为此方面的典型代表,二者虽解决了人人皆可参与挖矿和交易数字货币的现实需求,却成为新的中心化平台,引发因中心化而导致的危机和风险。另外,区块链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也有可能出现同样问题。因具有可扩展性,区块链平台可能会促使新的虚拟权力产生,并进而导致“现实政治的重新集权”,少部分技术精英垄断或主导公共事务却无需获得任何合法授权或不受任何监督。
16、“智能合约”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对接难题。
区块链应用除了面对监管系统缺位、监管规则空白挑战外,还需要克服与现有法律系统的对接和协调问题,才能获得正式的合法性地位,这主要体现在智能合约的应用方面。目前,关于智能合约的论述大多集中于强调其如何实现可编程金融以及如何取代中介机构等方面,而忽略了智能合约与现有法律系统尤其与合同法的协调和兼容。
首先,是关于语义解释和外汇返佣http://www.fx61.com/表达效力问题。现实生活中,受限于语义表达多意性和客观情况多变性,往往会出现法律未规定或双方未约定情形,需要对法律规定或合同条款进行解释,且这种解释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权衡和价值判断,应依靠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从中裁决;但智能合约却完全依靠计算机语言写就的程序在缔约方之间实现验证和执行,这必然会引发一个根本性问题,即程序代码是否能够精确地表达合同条款的语义以及合同条款是否又能准确表达当事人的意思,若不能表达,那么对于代码的语义应如何解释、由谁来解释,以及最为关键的一点——其是否属于被合同法所认可的有效合同形式?
其次,在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一切均需听命于事先设定好的代码,而不考虑缔约方当下的真实意愿,若一方当事人某一操作失误或希望有其他选择,代码程序并未提供可修改的替代方案,则所谓“智能”并不智能,以致合同法上的合同变更、撤销和解除等制度根本无从适用,而这与近代私权社会所确立的基本民法理念“意思自治”是完全相悖的,让人不免担心智能合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能也牺牲了一定的公平和自由。
智能合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技术与法律的协同,但还需要现行法律制度的进一步确认。
17、“共识机制”下的技术与现实差距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组件,处于区块链技术架构的较底层。区块链系统中的各节点能够在没有第三方信用机构存在的情况下对某一行为记录认可,原因即在于各节点自发地遵守一套事前设定好的规则,该规则可以直接判断行为记录的真实性并将判断结果为真的记录记入区块链之中,这种判断规则就是“共识机制”,其是区块链应用得以实现的技术保障。如区块链在应用于社会治理时,有激进观点认为传统的集权政治和等级制度都将被新的治理模式和认知方式取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权力”将会“解放”传统“权力”。这一主张明显带有技术乌托邦色彩,忽略了技术功能与实际现实之间存在的明显差距,正如技术能够实现去中心化不代表可消除现实中的再中心化一样,系统中的各节点能够对某一交易记录达成唯一共识不代表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发展也可以达成唯一共识。
现实中,个人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和盲目性,上述观点所主张的泛化民主会打破治理主体与公众间原有的平衡,导致决策共识更难实现,以太坊的几次分叉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因利益和价值观差异,社区内用户的主张不可能完全一致,若再将其应用于整个社会,共识的难度可想而知。
18、数据的弹性扩展问题
区块链系统具有分布式系统的特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系统只能做到节点的分布式,在数据存储上还没有提供可靠的分布式解决方案。比如比特币的所有交易数据已经多达150G左右,并且只能部署在单台机器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交易数据只增不减,为了应付不断增长的交易数据,只能不断增加单台主机的存储。这种存储方式在遇到存在海量数据的业务场景中会带来隐患。
19、易用性问题
区块链技术是新兴技术,虽然单个技术已经出现很久,但这些技术组合之后产生了很多新的特性。目前技术社区普遍还处于早期阶段,相关的案例、技术文档、技术社区等普遍比较缺失。这些因素导致了区块链技术在学习、推广、落地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些障碍的解决还需要整个技术社区继续努力。
区块链作为一种理念的创新,在特定领域可以产生颠覆式的影响,面对区块链优劣势需要做的是扬长避短,用其所能。那么区块链能否成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底层技术,这依然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