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可否弥补心理健康治疗的空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四分一人群面临精神健康困扰。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全球抑郁症的年患病率约为11%。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已经位列全球疾病总负担的第四位,预计2020年其疾病负担仅次于冠心病,位居全球疾病总负担第二位。这就意味着即使你本身没有受到精神疾病困扰,你也知道身边的亲朋戚友在面临着困扰,虽然他们没有说。
尽管精神疾病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很不幸,我们现有的心理医疗系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给予病人及其家人支持。从事心里疾病治疗的人本来就不多,一项好的心理治疗课程可能要花上数月时间去排队等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他们的目光投向数字世界,并认为物联网是填补该空白的最好方法。
基础
当我们提到医疗创新的时候,我们经常一下子就会跳到机器人手术和深部脑部刺激那些尖端技术中,但最简单的,远程心理医疗却往往少有人去做。传统的心理治疗并非人人都能接受,因为大多数人白天都是要去上班的。所以无论是在某人中风后要求进行神经内科咨询,还是安排每周与治疗师会面,远程医疗项目现在都是获取高级医疗服务最简便的方式。
直到最近,安全性还是远程医疗提供商面临的主要挑战,不过,在近些年里已经有不少符合HIPAA的远程医疗计划投入市场。根据患者的需求,远程医疗提供商甚至可以运用生物特征传感器来收集病人医疗和生活方式数据,以提升医疗水平。治疗师因此可以进行远程生物反馈疗法,也精神科医生也因此可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这些都是很少人享有的服务。
追踪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大多数面临精神健康问题的人都患有高度焦虑症或抑郁症,只要他们能接收到医生治疗和药物治疗,有时候仅需几个月或严重也仅需几年,他们就能够脱离苦海重新像个普通人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患者知道精神疾病对他们的影响,也懂得该如何去控制它让自己好过一点,但并非每个面临心理疾病的患者都是那么容易医治的。
具有医学专家所说的严重精神疾病(SMI)的精神疾病患者虽然占少数,但更为之脆弱。对于这些人来说,精神疾病更有可能导致失业和无家可归,成瘾以及行为不稳定。特别是在患有精神分裂症和相关疾病的人中,SMI还可导致失语症或无法识别自己生病。导致这些患者可能会抗拒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尽管服药会令他们感觉好并且药效强大-这就是新技术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
尽管有关强制性精神病治疗的争论很多,但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采用辅助门诊治疗(AOT),法院要求患者在其中接受药物治疗并接受适当的监督。为了协助执行该计划,药品制造商最近开始生产抗精神病药Abilify,这是一款摄入就有追踪感应的药物。小型传感器能帮助医生或家庭成员叮嘱不自觉的患者继续服药,养成他们自觉吃药的习惯。
诊断算法
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寻求精神医疗的患者几个月都没有诊断出结果。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医生喜欢花一些时间来全面评估患者的需求和情况。那是因为诸如家庭死亡之类的恶化情况可能导致暂时的抑郁,或者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患者准备好暴露创伤,如PTSD创伤后遗症诊断。但是,有什么更好更快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并继续治疗呢?一些医生和研究人员认为算法可能是关键。
在Facebook上最近一次使用AI算法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医生诊断出结果平均三个月之前,AI可以检测出临床抑郁症的迹象。人工智能特别依赖于对用户帖子的分析,更先进的系统也可以监视社交媒体使用量,搜索和访问页面的变化以及其他精神困扰指标。
远程心理医疗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但是已经有许多强大的技术帮助那些原本可能无法获得医疗服务的患者。远程心理医疗的增长反映出了社会需求,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可能难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使用类似的工具来改善当前的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