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法治事业发展添油助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行走在山间野路飞檐峭壁,飞渡大河跨越雪山,法官背国徽,到偏远地区开辟出一亩三分地开起“临时法庭”普法宣法,这就是我国的巡回法庭。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这些巡回法庭写下了司法为民的法治信仰。
无人机:帮助法官完成各项工作的多面手
偏远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通讯不便,法官在办理案件时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此背景下,无人机开始被用于案件取证。例如,2019年11月,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保障部与第七检察部就利用无人机勘测等技术手段对黄河流域可能存在生态破坏的四起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了收集、提取和固定证据。
借助航拍和遥感技术,无人机不仅能够进行勘测,还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全面、直观地掌握地域环境的情况,便于制定合适策略,为依法办理诉讼案件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巡回法庭也面临判决执行难的问题,若利用无人机在执法区域上空拍摄并传回视频资料,就可以确切了解区域内的执行情况,省去很多时间与精力,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解决了地形限制、跟踪调查等诸多难题。
目前,无人机已经走进巡回法庭。2018年,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钦北区法院壮语巡回法庭在办理两起关于山林土地纠纷案件时就用上了无人机。在无人机助力下,3980亩山林,半个小时勘察完毕,一同参与勘验的村民纷纷表示赞同与支持。
无人机应用到巡回法庭面临两大阻碍
由于无人机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即便是城市中的警务单位也都是新近才采购这一装备,在具体使用和管理方面都缺乏经验,相关人员在正确使用无人机、充分发挥其性能方面存在短板,具备专业知识的飞手十分紧缺,对条件艰苦的巡回法庭而言更是如此。
偏远地区往往气候条件恶劣,对飞手水平的要求更高,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正确地操纵无人机,还需要掌握包括气象知识、无人机构造知识、电子线路连接、日常维护等各类知识。
此外,续航问题也是无人机应用到巡回法庭的一大阻碍。业内人士表示,航时是工业级无人机解决一切作业难题的先决条件,一旦解决了航时问题,将会大大扩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和用途。
结语:无人机具备视野开阔、适应性强等优势,能够对目标进行动态跟踪,拍到人力所无法达到的角度。近年来,各地法院开始将无人机广泛应用于案件的证据调查,现场勘查等环节当中。将无人机引入巡回法庭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完成调查取证、监督执行等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技术发展不断深入、应用日趋成熟,无人机还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法治事业发展添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