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机器人成真我们应该怎样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腾讯科学WE大会上展示的一个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平时关注人工智能的朋友们也可能看过。
视频中的机械手臂,笨拙地捕捉小球到玻璃瓶子里去。当手臂破损换过部件后,它停顿了一会儿,尝试做出各种伸展动作,适应后继续捕捉小球。
虽然这个机械手臂的行动笨拙缓慢,但令人惊讶的是,它其实并没有被直接写入伸展、捉球等命令代码,这些动作都是自主学习产生的。
没有写入代码?大家是不是想到了许多科幻电影,担心机器人跟人类越来越像,甚至想要控制人类,有一种“终结者”来了的感觉!
有些家长就在我的公众平台上发问:科幻电影中疯狂的想象,会不会真的成为现实?机器人会自主学习那么会拥有自主意识吗?你会为此感到担心?
图/《我,机器人》剧照
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我咨询了我先生蒋里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未来教育项目执行主任、里兰学院联合创始人),他特地让我在公众号上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种担心在短时间内是大可不必的,人工智能要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必须在强人工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上全面超过人类,而现阶段研究出的基本都是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能够进行深度学习,解决某一领域问题的应用。那什么是强人工智能呢?强人工智能就是指机器具有与人类同等的智能,能够处理人可以处理的所有事情。
目前,机器人的自主学习技能已经很强了,但是一些人在身体和智力上随意能做到的事情,对于它们来说,都还很困难。
和强人工智能相对的是“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主要指的是某个方面比较擅长的人工智能。
比如扫地机器人、在线智能客服,甚至是战胜世界围棋冠军的Alpha Go。因为Alpha Go只会下围棋,对于其他的任何问题,他都无法解答。
现如今,弱人工智能正在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会在未来的10-20年会大量代替现在人类的工作,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孩子。
根据2016年牛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在未来的10-20年之内,美国现在社会上47%的工作可能会被完全代替。而在中国将有77%的工种在未来的10-20年就不复存在了,这些都会交给机器人来做。
今天我们不讨论当机器人是否可能拥有自主意识。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瞬息万变,你不知道下一秒可能会有什么新产物让你瞠目结舌。
就像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前几年走路都还颤颤巍巍,平衡感不是特别好,而现在都可以随意地做好几个后空翻。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已经能做很多事情了,包括数据分析,资料收集,它们也能做一些机械工作和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但人工智能也有很明显的缺陷:就是缺乏与人深度沟通的能力。
就是说,AI缺乏他人观。缺乏社交生活带来的对社会情感的理解,缺乏同理心,无法对他人的情感和问题作出深度回应。它可以模拟交流,却永远做不到人类真正的情感交流。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蒋里博士一直抱有乐观的态度: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帮手和助手,能帮助处理那些比较单一、枯燥、单人完成的工作,而不是人类的终结者。
我们需要长远考虑的是,当人工智能可以非常廉价大批量制作很多内容的时候,人类如何自处?人类如何胜出?
对此,蒋里博士又重申了一遍之前提到过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思维”,这个思维的核心有三点: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
能够区分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能力。
和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
与之对应,我们要主动改变自己那些一成不变的、可轻易被代替的技能;同时,挖掘孩子新的才能,发展一些能更好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再加上孩子有了人工智能思维,“孩子才能让自己朝着不同于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觉得,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倾听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在这个时代中格外重要。这样的孩子才能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