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是否为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商汤、旷视,以及以AI为关键词的众多企业,是否已经成熟到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整个时代是否准备好迎接新技术的洗礼……一切都是未知数。
旷视似乎有些急了。
资本市场起落不定,哀鸿一片,遂有传言表示,鉴于40亿美元的估值难以保全,旷视开始考虑姑且放弃香港首次公开招股(IPO)方案。谁料旷视立刻通过官方回复“报道不实”,IPO将按计划继续推进——纵使世道凶险、环境恶劣、对手亮剑,旷视也要抢下“AI第一股”名号。
觊觎AI行业头把交椅的位子太久,旷视不想再隐藏自己的野心。
旷视发迹于2011年,商汤2014年起身。当2015年“AI四小龙”的江湖格局初露峥嵘,旷视明明是江湖大哥;如今风云起,商汤独占23%市场份额,旷视的20.6%略显颓势(IDC数据),小弟已有别开天地、再塑乾坤之意,旷视岂可坐视不管?江湖只能有一个大哥。
作为另外两“小龙”,依图(10.1%)与云从(8.1%)体量有限,曾经四方争霸已变成两强相决,大有《天龙八部》中“南慕容,北乔峰”遗风。旷视借前端技术之利突破市场,好似斗转星移的慕容复;商汤襟怀天下,好似气吞河山的乔峰。眼下,天下武功终要有个最强之争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慕容复光复无望,最终癫狂;乔峰为济苍生,舍生取义。或许旷视与商汤尚未决雌雄,一疯一死已成终局。
不蒸馒头争口气
和许多竞争对手不同,旷视和商汤有着很深的渊源。
2011年,师从中国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的印奇、唐文斌、杨沐共同创立旷视,名门正派,道法精纯,成为他们共同的标记。技术背景深厚的印奇拥有公司多数股权,坚持让旷视沿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方向行驶,很快在江湖独树一帜。
三年后,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借商汤开宗立派,即刻定位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为根基。公司初成,就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并与高通、华为、小米等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姿态。
在众多企业中,这两家初创公司如此相似:创始人师出名门,均以技术为引领,出道就迎来各方关注,自然会被各方品头论足。众多观点认为他们最初的不同,只有起步时间,几年之后才发现差异越来越大。
两家公司均以“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作为核心竞争力,同样历经了数轮融资,不过融资额度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差距。每次旷视创造出新的行业纪录,总是很快被商汤超越,江湖老大的面子已是镜花水月。
公开数据显示,商汤在2016年12月第三轮融资时,相应额度已经达到1.2亿美元,而旷视突破亿元大关已经到了第五轮;从此之后,商汤融资节奏越来越快,额度逐步提升,仅2018年就完成3轮融资,整体额度超过20亿美元,在商汤快速深发展这段时间,旷视一直保持静默。
“数据证明,在投资者心中,同为‘AI四小龙’,商汤的价值是要高于旷视。”某业内人士表示。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商汤有了“融资机器”的称号;相比之下,旷视要暗淡许多,亟需寻找机会证明自己。“这(上市)会发生的,我们希望是第一个。”通过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的言论,不难看出这家公司的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次在香港IPO的机会。
2019年8月25日,旷视向港交所提交申请文件,计划融资10亿美元,高盛、JP摩根以及花旗三家公司作为联席保荐人。
虽然在10月初旷视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PO的最终结果,但从其抗议言论,以及没有推迟IPO计划的决策来看,旷视不打算做出任何让步,成为国内首家上市人工智能企业的节奏并未减缓——不能再让商汤在前面领跑了。
“关公战秦琼”
当两家企业拥有相同的起点,即使短时间内相安无事,也不能排除日后兵戎相见的可能性。麦当劳与肯德基、华为与苹果、联想与惠普……这是江湖恩怨注定的结果。
商汤与旷视之间也有恩怨,不过双方之间并非见血封喉的白刃战,更多时候像是隔空拼内力。
商汤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全力提升云平台的深度学习能力。无论2018年推出的SenseAR开发者平台、SenseAR增强现实感绘制引擎、SenseMedia智能图片视频审核平台,还是2019年推出的SenseEarth智能遥感影像解译平台,其核心价值都在于从前端提取数据,在后台集中处理分析,最终呈现结果。
因此商汤的产品理念在于后端系统赋能,而非向前端硬件发威。“未来商汤的产品形态满足行业的商业模式及市场规律的同时,也会给自身留有一定的战略空间,但核心价值一定不会变,那就是软件价值。”商汤科技副总裁杨帆表示。
强大的后台分析能力,释放了商汤的流动性与渗透性。由于不拘泥于前端产品设备,商汤能更好地与各类场景适配。在商汤的业务版图中,不同行业并未局限其发展,产品从未止步一隅。
其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商汤的产品与服务已经覆盖智慧城市、智能手机、泛文化娱乐、智能汽车、教育、广告等八个领域,各领域之间较少出现场景交叉的情况。“商汤科技搭建了平台型人工智能体系,有通用性的底层技术架构,可赋能各个应用场景。”商汤科技B轮融资投资人,基石资本执行董事杨胜君如此解读。
旷视则正好相反。虽然其产品均基于深度学习框架Brain++的底层架构,但主要业务形态均依靠性能和计算能力更强的硬件实现。可见旷视试图构建软硬一体化的全价值链,提升“算法、技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数据”各方面实力,整体布局偏向前端。
在成熟前端硬件的支撑下,旷视能够更顺畅地与垂直行业聚合。截至目前,旷视重点布局的行业主要有安防、物流、工业三大场景。虽然公司成立不久,但内功足够精深,各领域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为深度挖掘垂直领域机会,旷视还在2018年收购智能机器人公司艾瑞思,今年初又推出了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旷视河图,目的正是丰富硬件产品形态,更好地嵌入垂直行业。
Picking视觉拣选工作站接入旷视河图现场协作
由此可见,两家公司的前进方向不尽相同:商汤的视角更加向后,布局更为深广博大;旷视的风格更为向前,招数更加犀利迅猛。两家公司拥有相同的基本功,却修炼着不同的心法,颇有“关公战秦琼”的跨越感。
凶险环伺
究竟旷视的矛更尖锐,还是商汤的盾更厚重,“南北之争”终要见分晓,只是过程不一定如想象中精彩。在风光背后,两家公司都有无法摆脱的危机。
根据商汤公布的数据,2017年其营收已经达到1亿美元,自成立以来每年增幅达到400%,逐步开始盈利。在众多AI厂商仍然依靠融资抵抗外部竞争时,商汤已具备造血能力,能够实现自我供给。“商汤已经是一家盈利的企业,可以依赖于自身的资金储备,持续造血,不需要过度依赖资本。”商汤副总裁徐冰表示。
为何商汤口袋里不缺钱,却成了“AI四小龙”中的“融资机器”?这与其成长模式有关。
商汤核心实力集中于后端,能够渗透到众多行业。然而庞大的业务版图,让商汤不得不分散精力,一方面拉拢更多行业使用自己的平台,一方面深挖每个行业的机会。两种模式并举,需要大资本支持才能实现目标。因此商汤拥有独自平衡收支的能力,却不具备独自拓展的能力。
截至目前,商汤的解决方案已经渗透金融、安防、移动互联网等众多领域,积累了京东钱包、华为平安城市、OPPO智能相册等众多成功案例,可是这还不够。商汤必须继续扩张版图,才能匹配后台规划设计。因此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商汤还开启了51VR、禾连健康、苏宁体育等7大对外投资项目,自然需要资本不断输入“活水”。
眼下,资本的慷慨成就了商汤的融资神话,不过资本的耐心能够支撑多久?商汤的版图不断放大,风险也将随之放大。
相比之下,旷视的风险同样不小。早早设定安防、物流和工业三大核心目标后,旷视很快就打通了市场渠道,甚至一度有观点认为,以旷视为代表的“AI四小龙”将会撼动传统的市场格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眼见的勤奋让各方充满期待。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旷视的表现并不理想。根据其IPO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旷视营收分别达到6780万、3.132亿和14.269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58.8%,实现连续三年高速增长;不过2018年6月30日及2019年6月30日,其亏损分别为7.29亿元及52 亿元,同比增加 613.3%,伤口撕裂的速度明显高于弥合的速度。
与此同时,旷视的成本逐年递增,从2016年到2018年研发投入分别为7816.5万元、2.05亿元和6.13亿元;2019年过半,这项成本已经达到4.68亿元。旷视是活在技术生命线的企业,研发投入不能减少;为了实现继续增长,旷视也会追随商汤的脚步,不断扩张业务版图。如此,更多、更大的风险将会随之而来。
旷视科技财务数据
无论商汤还是旷视,潜在的危险都在不断靠近。也许还没等到两家企业拔剑,各自已被内伤击破。
结语
对资本而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是市场中为数不多的风口。如果不能把握机会,很可能失去一次起飞的机会。从各方的热情不难看出,“AI四小龙”的表现给了它们足够的信心,支撑他们集中投入。
不过越是在疯狂的时候,越应该保持冷静。商汤、旷视,以及以AI为关键词的众多企业,是否已经成熟到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整个时代是否准备好迎接新技术的洗礼?现在是不是Show Hand最佳时间?市场的蛋糕上桌时,是被这些新人瓜分,还是迅速被BAT等老面孔扫净?一切都是未知数。
眼下商汤还在通过融资继续膨胀,旷视也在用IPO的方式证明自己,希望他们都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