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5G对于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目前,我国银行业已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同时5G技术渐渐成熟,为金融业态的转型奠定了基础。然而,当客户走进银行网点,金融服务的虚拟现实场景会带来怎样变化?网点的前、中、后台服务管理将产生哪些变化?
银行利用AI技术审核贷款
当客户走进银行大厅申请办理贷款时,银行经办人员的后台视频监控正在利用AI技术,对申请贷款人的微表情进行“读心”。按照贷款流程,申请者先要提交个人证照、稳定收入证明、房产产权证明以及物业水电费缴费单等资料,此刻,银行AI系统会对贷款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进行自动核查,同时,对其进行一个微表情的侧写,AI视频记录着申请人回答问题的习惯。
假如AI视频发现贷款申请人某个条件存有风险,如3个月水电费欠缴或有骗贷可能时,AI的后台题库根据申请人情况,利用自身算法生成一系列针对该客户的询问题目,再由银行经办人员进一步询问,或许是询问贷款申请人未及时缴费的原因,或许是涉及看似简单的衣食住行,又或许是与贷款完全不相关的问题。当贷款申请人给出的答案可能是谎言或材料造假时,客户信息已经不再重要,贷款申请人面对询问时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次下意识的皱眉,或是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吞咽等肢体动作所反映出来的“语言”,却成为银行诚实性调查的重要信息。
随着银行经办人员对问题询问的不断深入,贷款申请人在回答问题时,如果出现了违反之前的回答习惯(例如眼睛从直视屏幕转为往上瞟或往脚下看),或者是较为夸张的表情时,AI系统则会标记为一次异常。在经办人员审核结束后,银行AI系统会根据记录的异常次数、等级进行一个综合评估,反馈给经办业务的面审员。如果贷款申请人的微表情反映出情绪或心理变化较大,系统就会提醒经办人员,此项贷款有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查。
从理论界来看,“微表情”是指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无意识作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表情,“装”只能出现在微表情之后。真相就写在脸上,只不过微表情持续时间大部分仅为1/25秒至1/5秒,通常当事人和观察者都很难察觉。传统的银行审核编程系统是根据指令交付,对潜在的微表情分析显然存在疏漏。AI却不同于系统编程,运用由人制造的机器,形成智械和机器智能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
AI是一个不断自主学习、自主提升的循环分析递进的过程。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AI系统要做到“知人知面知心”,门槛要求更高。技术难点体现在:动态的视频数据收集;肌肉单元的标注对每个人表情的定义并不相同,“微笑”、“难过”等标准难以判定,需要即时取样分析;人类的脑力认知世界、探索情感与AI依靠算力来逼近“智能”,这其中存在不同的应用场景,AI须配以不同的算力,需要定制化的硬件设施和借助AI科技的合作来共建实验室,将彼此的场景与计算的优势相融合,更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调优,需要庞大的数据作为样本,以及超高的并行计算能力,保障模型的快速收敛。
因此,金融AI系统需要强大的定制化服务器来提供算力的支撑。基于联合实验室模式,银行与科创公司需要联合开发人工智能云主机,采用人工智能超级服务器,使计算性能可达2千万亿次/秒。目前,我国金融业开发的“微表情”识别技术,可实时捕捉贷款申请人面部43块肌肉运动,识别30多种最小表情动作单元,最高精确度98.1%;识别10种情绪检测,最高识别精度98.2%。为此,AI系统能够提供另一维度风控的参考依据,以此提升银行精准判断“人”诚信度的能力。
在现实中,银行贷款不良率有时高达10%以上,其中的风险主要来自花样百出、难以预防的“骗贷”行为。而AI技术为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安全标准。在传统业务中,安全性的提高势必会降低银行服务的速度,便捷性也受到限制,如在传统银行申请一项信贷业务,需要半个月左右的审批周期,这样,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会大打折扣。依照监管要求,金融柜台业务必须在视频监控下完成。自2016年起,我国金融业对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微表情分析、OCR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一般用于证照等)与鉴伪等AI技术进行研究,寻求金融服务安全性与便捷性之间的平衡。
目前工行、建行等已经推出刷脸支付的相关方案。针对人脸识别支付应用,在线上开放网络环境存在应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央行认为线下应用的风险相对可控,基本具备试点应用的条件,建议金融机构的相关交易遵循支付交易的多重认证原则。此外,相关部门近期也将发布人脸识别相关金融标准,进一步明确人脸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利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5G将给金融业带来巨变
5G科技赋能全新的万物智联,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大众生活方式将因5G发生深刻变革,并且直接影响着金融新生态的巨变。
在5G技术推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基于5G的金融场景应用也将加速落地。5G+云、工业互联等将催生一大批新兴的支付型金融服务场景,推动金融场景的再造,为互联网金融注入新的生机。
通过5G技术,金融机构的获客手段将不断增加,风险识别和风控效果将大大改变,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将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5G超低时延等技术优势,对金融交易和支付产生深刻影响。5G的毫秒级延时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即时性。全息投影的虚拟客服应用,将会在银行网点等金融领域应运而生。客户戴上一个虚拟现实头盔,就仿佛进入银行网点,想试哪种金融产品,就可根据自己的数据存储查看产品未来的收益和效果,通过虹膜识别安全认证,实现金融产品购买与交易的真正无人化网点服务。这不仅意味着金融消费场景的变化,还意味着金融服务模式的更新。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虹膜技术进行买车、买房时,金融机构即可获知客户数据,车贷、房贷、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随即跟踪服务;小额信贷、消费金融、网络小贷、非银行支付等金融产品,呼唤良性的运用场景,而那些没有底线和原则的非持牌机构,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或在校大学生提供过度的借贷,将随着运用场景不断优化而有所选择和甄别。因此,金融科技的有感场景开发成为银行网点转型升级的新风口。
我国金融机构应加快新一代有感场景的运用。5G时代,金融流量的入口会变得更加多元化,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泛,在继续争取客户服务时间的同时,网点的服务应向金融社区、社交金融服务、生活内容的金融服务和虚拟娱乐金融服务等方面发展。因5G发展而带来金融支付场景更高级的无感通过,金融的后台审核和催收等管理变得不再重要。目前,金融流量还难以有效变现,只有智能化分拣金融流量,再辅以智能化的金融触达时机和金融服务方式的融合,才会体现有效的金融流量价值。因此,5G时代的金融边界将会发生深刻变化。
而传统金融的安全性、便捷性的发展矛盾,在5G时代将得到进一步化解。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银行业运用5G时代大数据作为重要资源,精准的风险画像将成为可能。而4G时代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智能排队、身份识别、精准营销等银行智慧服务,将被5G时代开放的银行模式所取代,同质化经营将被属于自身业务结构的虚拟化互联网银行服务所取代,长尾客户的金融服务也将成为银行业竞争的焦点。
目前,国内银行网点大多仍设有柜台,以前办理业务时间最快需要6分钟,现在只需1分钟就可完成。然而,未来的金融机构智能化服务将面临新的场景:客户来到银行网点,通过虚拟现实服务场景,银行即可识别出客户欲办理哪些银行业务,而银行的人工服务时间则是放在金融的社区生态发展方面。银行网点需要开发客户的生活习惯和金融交易融合的场景,提供更多的金融子场景和垂直场景等社区金融服务,此刻,银行业态与社区生活将相互融合。为此,银行网点智能化服务功能的改造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然规律。
来源: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