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低空遥控技术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根据获取的任务要求进行分析, 圈定调查区域, 了解任务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天气及航空管制情况, 制定无人机飞行方案, 确定无人机的起降点、航线、飞行高度和飞行架次等。
2)根据飞行方案、区域地形、地质条件、航程、载荷和经费等要求, 确定无人机系统参数, 综合考虑成本效率比, 搭建或选择无人机遥感系统。此外, 还需设定任务载荷控制参数。由于无人机机体小、重量轻, 在空中易受到气流干扰。为保证无人机航摄影像的质量, 要求其影像航向重叠度控制在70%~85%、旁向重叠度控制在35%~60%, 即需根据影像精度要求、航速、飞行高度和相机参数等确定合理的相机拍摄时间间隔, 从而获取有效的、满足数据处理要求的重叠影像。
需要注意的是, 除了特别的应急需求, 应尽量选择天气较好的时间进行航摄, 以确保影像清晰度。在光线允许的条件下, 尽量使用定焦镜头, 采用小光圈拍摄, 并将相机ISO感光度调至最小, 否则大光圈景深不够会导致三维模型模糊, 而感光度越大则噪声越多。此外, 要控制镜头畸变, 以保证后期制作的三维模型质量。
3)到达飞行区域后, 开展飞行准备工作, 包括无人机全系统测试、发射与回收系统准备等, 为无人机的顺利起降及安全作业提供必要保障。
4)飞行作业时, 通过地面站程控无人机, 按照规划的航线自主飞行, 控制搭载相机及各类传感器获取飞行姿态、目标地物影像等数据。遥感数据可通过无线数据链路实时传输给地面站, 或在无人机回收后通过存储卡读取。
5)获取全部无人机遥感数据后, 进行数据匹配、质量检查和坏点剔除等预处理工作。完成基本参数设置后, 通过各类无人机影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加工和处理, 最终输出调查区域的DOM和DEM等数据成果。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