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如何来保证制造业的高质量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唤醒“沉睡”的工业大数据、推动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降低产销成本……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开辟了科技竞争、产业竞争的新赛道。未来,“5G+工业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将有力支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已经驶入“快车道”
过去,服装出厂后需要经过多级经销商、零售店。随着需求越来越碎片化,订单趋向小批量、个性化,交货周期大幅缩短。柔性制造已成趋势。今年4月,我国服装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哈勃智慧云成立,将通过资源共享,把产业各环节的数据、信息等向更多主体开放,为工厂迅速匹配订单,让品牌和设计师找到精准供应链支持。
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服装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是一个缩影。2012年,工业互联网概念被首次提出;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9年,工业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全方位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向纵深推进,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快构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今年8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在标识解析体系方面,我国建成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五大国家顶级节点,15个行业二级节点初步建立,标识注册量超过5600万。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50家,重点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近60万台、工业APP达1500个。
工业互联网已经在航空、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等多个行业得到应用,网络协同制造、管理决策优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由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行业企业共同组成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已超过1200家,技术、标准、研发、应用等方面的产业合作不断增强。
从概念走向落地实践,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普及,从基础互联走向深度优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能力正逐渐显现。麦肯锡预测,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800亿元,能为国民经济带来近2万亿元的增长。
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其布局速度也在加快。例如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为促进中央企业资源共享和产业链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核心和智能制造的新引擎。广东出台《广东省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认为,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有助于推动工业生产制造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带动生产装备高端化、生产智能化、产品高端化。我国工业门类齐全,面临的业务场景和企业痛点也各异,因而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燕近期的研究显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同时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因缺乏应用场景而变成仅供展示的“阳台”;二是“信息孤岛”阻碍了制造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创新应用;三是平台关键技术本土供给能力不足;四是平台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条件有待完善等。
李燕建议,应该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政策,促进融合应用,完善平台生态。同时,国家层面应该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国际竞争战略,从规划指导、体制机制、资源整合、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发力,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
当下,5G被认为是未来关键网络的基础设施。专家认为,面对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孕育兴起与数字化转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将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迎来中国智造的春天。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