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更加成熟的物联网技术怎样为传统行业赋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日前举办的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横山聪介绍了日本的新工业社会5.0愿景。
横山聪提出,我们当前所处的信息社会是4.0,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之间的知识和信息没有动态共享,跨界协作也不充分。而未来社会5.0是要结合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由传感器为网络空间提供物理空间的海量的信息,由人工智能在网络空间中分析大数据,再反馈到物理空间,实现生产力提高、制造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产业不再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下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那么,这种未来感淡出、现实感增强的定位变化对这些产业意味着什么?互联网积累的海量数据又如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呢?
物联网产业将进入红海
“2018年物联网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0%,增速同比提升约4%,行业发展步伐加速。”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所副总工程师罗松在上述大会报告中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实现大发展,蜂窝网络连接设备达到9.6亿部,约占全球移动互联网设备的64%,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
罗松说,连接方式上,过去依附于传统互联网的物联网开始有了自己的专用网络,窄带物联网(NB-IoT)将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网络基础设施,物联网连接的格局正由4G发展为4G+NB-IoT,预计2025年形成4G+NB-IoT+5G的局面。
“十三五”期间,物联网标准建设积极推进,新增标准90项、其中国标54项、行标17项、地标19项。
当然,物联网定位的下沉不仅体现在发展成就上,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
数据显示,2018年物联网行业投融资市场融资事件412起,自2016年起连续两年下降,而融资金额逐年上升,去年达到637亿,平均融资金额1.5亿。早期轮次数量和金额下降,整体轮次后移,并且不断聚焦,头部效应明显。种种迹象显示,该行业竞争格局正快速趋于成熟。
物联网平台开始洗牌。罗松介绍,各平台巨头内外兼修,对内既跨层级整合多层功能,打造综合型物联网平台,又融合边缘计算、AI、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主动寻求合作,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积极集聚开发者,发展生态。
物联网不再是风投们比拼想象力的舞台,而逐渐演变为资本巨头之间角力的战场。
最了解工业的是工业自己
未来的物联网要实现哪些发展目标?作为一个交叉领域,主导物联网发展的应该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工业企业?
“智能制造的目的核心还是制造,关键词是制造而非智能。”中科院计算所专项中心主任徐勇军说道,“核心还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他解释说,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通从用户到制造再到用户的全部环节,形成“从数据到执行的高速闭环”。
徐勇军所描绘的制造闭环是工业领域从数域、知域到控域的全流程闭环,足以把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不同领域的知识、专家、能力进行充分整合,在工业云上实现智能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直接嵌入到生产的环路,实现精准匹配,形成闭环。而且这种闭环具有自演进的能力,能够及时调整和反馈,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不断地加快从用户到工厂的反馈流程。
徐勇军认为,智能制造不算是非常独有的技术,而更多是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赋能制造业,赋能传统产业。
为了实现这样的应用场景,徐勇军提出现有的硬件还要“更快速、更智能、更容易”。
首先,为了应对智能生产线的需求,工业计算机在生产线上需要至少1000倍于当前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才有可能形成制造闭环;其次,智能生产线需要兼容各类智能需求,自动地根据场景、用户需求做动态调整,工业控制系统要越用越智能。此外,业务的切换要非常容易,让开发流程和场景适配变得非常简单。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