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改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作为互联网一部分的车联网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总结下来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信息触媒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个是用户需求有本质性的变化,从前用户的需求可能相对单一、简单,现在不限于某种单项需求,是一个比较复杂综合需求;第三个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从买卖模式转向多种模式,比如优质客户提供高端服务的模式,包括第三方的付费模式。面对这些变化,整个产业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第一,是信息触媒之变。我们以前信息都是孤岛式。举个例子,原来我们看视频就是说看电视,因为只有电视才能播视频,而现在说看视频就是视频,无论用什么来看,手机、电脑、电视都可以。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多点的互联体验。我可以在手机端看完其他终端上没有放完的视频,在手机上听广播听到一半,我可以在车上继续听。人们在信息触媒上已经跨越了实质的物质,进入了一种全新的非物质化层面。下图解释了我们接触到的不同媒介,列举了究竟有哪些通道提供了哪些信息。
第二,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前我们说的升级,就是从1.0向2.0变化的一个状态,是个功能性需求。比如导航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知道怎么从A地到B地,从A 地到B地怎么走驾车更安全。但是现在发展到2.0,2.0的需求更细小,由于前面提到的触媒变化,人对于车、家感受的触媒都被延伸,我可以在家里控制车,可以在车里知道家中情况,了解办公室状况。这是升级的一个方面,来自周围这种设备和环境的改变。
第二个变化,我的需求不再只是单独从A地到B地,而是更加准确。比如我要去看电影,什么时间走什么时间到怎么停车电影怎么样,这要是一个整体的连路,慢慢我们发现,复杂的综合体验变成了人的最基本需求,人变“懒”了。到3.0的时候,系统能帮助人们寻找合适的需求,工作太辛苦但想去看个电影,在家里想满足种智能服务需求,这些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制作管理。
第三,是商业模式之变。商业模式之变是我们通过对消费者端口进行研究,得出的一个关于商业模式的变化。原来叫做车主经济。就是车主(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在掏钱,所有的环节只要车主使用我的功能,每个环节上的赢利包括什么通讯、包括设备供应,都来自车主付费。
互联网带来了免费资源,车主为什么买单?于是出现了车经济——车主付出数据和时间,这些数据、时间和注意力成为了精准营销节点,可以省去很多社会浪费。并不是产业链中人人免费,而是车主有其它综合性的复杂目的时,每个环节在各自目的上分得一杯羹。所以出现了两种模式:一个是车主经济(VIP车主需要不同于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大众用户的车经济模式。比如腾 讯的QQ音乐,就会有付费的VIP会员制,也会有低门槛的免费用户。但是有一些数据上传、在我的通道内购买保险、娱乐、餐饮等,这个商业模式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最根本的是实现数据变现。
第四,行业格局的变化。原来这种思维叫核心霸主模式,是一个公有化模式。比如所有后装、维修其实都是围绕车厂,旧的商业模式中,车厂拥有一个耀眼的稀有产品,所有经济是向下流动的,每一层从中截取利益。现在我们发现,站在底端向下截取没有价值,而是需要在整个生态链中实现自我,所以转为了去中心的生态链模式。从以车厂为中心演变成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渠道商、内容商还是制造商——都要发挥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价值。一旦没有价值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整个的行业的格局的变化。
比如原来一些行业代理商扮演着本地资金、物流平台的角色,随着当地物流和金融逐步发达,代理商所在层次的价值被别人取代,产生危机意识后,就需要思考我在所处位置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和价值。这是我们观察到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都围绕着一个多样的车联网服务,实现服务需要联网,依靠云端,需要有数据上行,本地数据服务无法满足。这种模式就是生态链模式,我作为生态链的一环,在何处发挥作用?怎样快速及时发挥作用?原有商业模式是顺流而下,同质化程度高,现在需要主动交互,面对整体进行相应调整。
来源:21IC中国电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