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警惕人工智能伪装下的低劣创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文章来源:央视网新闻)
近些年,人工智能应用步入寻常百姓家,刷脸支付、语音识别、垃圾分类检测、扫地机器人、Ai音箱、智能物流车……这些被称为“人工智能”的设备,已经遍布交通、金融、物流、医疗各个行业。
在中国,“人工智能”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过200个高校开了AI课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底,全球共有5386家活跃的人工智能企业,美国2169家、中国大陆1189家;近十年,中国发表的AI领域论文世界第一。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又指出,2013到2018年一季度,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全球的60%,成为最“吸金”的国家。
在美国,普华永道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到2017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长28%,2018年增速更是达到了72%。
AI投资火爆的场面下,李开复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最近我见了一个做内衣的老板,也说自己公司是人工智能的企业,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
当全民AI的时候,泡沫就不可避免。事实上,目前大部分谈论的人工智能,都还没摸到人工智能的大门,对AI的理解过度泛化,还处于“盲人摸象”、怎么说都对的阶段。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直言不讳,认为人工智能只是一个“伪命题“,“未知世界的宇宙太大,AI只是一项人类不断进步过程中借助的工具,这个工具很重要,但不要太把工具当一回事,它威胁不了什么。”
AI企业也没有展示出应有的科技实力和安全保证,不断爆出技术事故。Uber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都发生过严重车祸,美国一家使用“智能扫描技术”的AI公司被曝光长期雇用人力操作。国内,某智能语音明星企业,也被挖出在同传翻译中使用真人翻译。
AI的繁荣让人联想到2000年左右的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也让人联想到中国2015年前后,“贾布斯”拿着几页PPT就去融资的“蒙眼狂奔”时刻。资本扎堆过后,故事讲不动了,这两年随着融资环境的收缩,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现实,多数AI企业已经陷入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