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币涨价的逻辑是怎样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9年3月,老Z拍着胸脯跟我推荐了几个币,说,“xxx,xxx,xxx,一个买10万块。到年底换房子。如果赔了,年底我把本金赔给你。”
借他吉言,我两个挣了,一个赔了。但可惜的是,赔的那个是我最看好的,并且买了30万,而挣的那两个,本金5万。结局是,到现在,账面亏损。
在你得不到的你想要的东西时,你得到的是经验。房子肯定是没有了,但我得想办法弄点经验回来,不然亏大发了。
老Z是币圈顶级投资者,深暗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道理,他推荐的几个币,分别属于币圈各大板块。
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些币能涨价?有些人是看见了币涨价,所以才相信币能涨价;而我们得做到,知道币为什么能涨价,这样才能从中挣钱。
鉴于2018年,及以前,我一直犯着一个严重的错误。我几乎将区块链等同于“货币”,我认为“加密数字货币”是区块链唯一的有价值的应用。哪怕是智能合约如此成功,我也将错误继续犯下去,认为智能合约只是区块链货币应用中的一个补充。
结局是,我只持有BCH和BTC这样的币。其他的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仓位。我不但是在持仓上表现的极度有偏见,而且还满口鄙视其他币为垃圾币。
为我自己的这种偏见和错误道歉,今年我买了100种币,每种100块钱。
这两件事,给了我研究整个币圈项目的动机。我顺着ok,火币的已经上架币的列表,一个一个币去研究,我想搞明白,这些项目到底是在做什么。
在股票债券投资市场中,一句名言是:任何不产生现金流的东西,都是筹码,买入者只希望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接盘侠。
股票有股息,债券有利息。在证券市场上,买入股票,哪怕是你不再卖出,也能够通过分红来获得收益。市盈率是评估股票不可缺少的指标,指的就是公司的未来多少年的净收益可以覆盖现在的市值。而对应到每个持股者,类似的概率就是股息收益率,可以反应投资者只通过收股息,收多少年,就可以将买股票的本金收回来。
股票投资离不开市盈率的概念,这是投资股票的基本准线,不谈市盈率,就别买股票了。
在币圈,持有比特币等,是不会产生“币息”的。比特币,以太坊,等,更不会有“市盈率”的概念。难怪传统资产管理从业者,都将我们币圈视为怪胎,一群傻X投机份子。
为什么比特币会涨?核心的理由就是比特币未来的用户会更多,考虑到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只要持币用户越多,需求量越大,价格就会涨。
这是币圈最初的支撑投资者信念的力量源泉。
那么,为什么比特币未来的用户量会上涨呢?那就是因为,最好的货币,去中心化,通缩,PoW,保值……等等故事。只要这些故事一直在讲,能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买币的队伍当中,那比特币就会涨,直到全世界75亿人全部变成Bitcoiner为止。
这就是为什么,币圈人如此重视持币用户的原因,这几乎是一个币的核心价值,我们将这个叫作网络价值。即人越多,越值钱。
这也是为什么BTC有那么多HODLer的原因。
比特币整个系统内部是没有一个消耗模式,但对单个用户来说,收发比特币是需要消耗矿工费。矿工费,对新增用户来说,就是需要向整个系统交纳的过路费。这些过路费,会被矿工收走,也可能会在接下来就被卖掉,但至少有一个持有时间差,也可能被屯住。
矿工费的存在,也给比特币提供了增值的理由,越多的人使用比特币,就需要购买越多的矿工费,就越往比特币系统注入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币圈人如此重视链上交易数的原因,用的多了,就代表着越值钱。
BTC因为将区块上限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值,导致网络能承载的交易数量有限,但通过越来越高的矿工费,就可以将BTC的用户往高净值方向迁移。如果BTC能够成功将用户置换为越来越富有的阶层,就可以实现BTC价格涨的更高。
以太坊系统除了收发ETH本身外,还可以收发各种代币Token。这大大增加了以太坊的价值,越多的代币在以太坊网络创建并被使用,ETH就越有价值。
BTC链上也有代币协议,Omni协议,但因为BTC的矿工费过于昂贵,使用Omni协议发币的很少,目前就只有USDT这一个代币很流行。但现在USDT也已经开始往ETH上迁移了。
BCH也积极部署推广代币协议SLP。各大公链都希望在代币协议上发挥力量。其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就是链上发行越多的代币,就越有潜力转换为公链本身的价值。
上市公司有一种提升股价,以提高市场信心的做法:回购股票,减少流通盘。这是上市公司反馈股东第二好的工具。第一好当然是派股息了。
币圈也有类似的项目,币价主要得益于减少流通盘。
比特币是一种币数量有上限的设计,因此增值逻辑非常简单,用户量越多,数量有限,所以价值就越高。但很多币是无上限设计的,特别是点点币带来了PoS发明后,越来越多的币采用无上限的设计。
无上限的设计导致币超发严重,除非用户量增长率大于币超发率,否则币价就会处于下跌通道。
比特股BTS设计了一种币数量可以超发,但流通盘是可以通过锁定BTS来缩小的模式。比特股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质押BTS,发行链上资产。而质押BTS,就等同于限制了流通盘。
流通盘越小,或者和超发量匹配,再考虑用户数量的上涨,那价格就趋于上涨。
比特股引入了这一逻辑后,币圈有大量的项目跟进,关比特股的创造者BM,就又创造了Steemit和EOS这两个项目,都采用类似的锁仓缩小流通盘的模式。
锁仓缩小流通盘的模式,发展到今天,成就了Staking经济。目前大量的PoS币采用锁仓挖矿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将币锁定。
Staking模型的底层逻辑就是将币以特定方式锁定,并获得系统超发的币的所有权。相当于锁仓即挖矿。
交易所平台币的出现,创造了币增值的另外一个范式。平台币和股票很类似,会空投交易所利润给持币用户,就类似于股票派发股息。
今年平台币涨的非常好,底层的逻辑很可能就是持币权益非常清晰。平台币的权益是一个复杂的组合拳。
平台币往往是一个有明确上限的币,不会增发。平台币通过给用户直接派发“币息”来增加持币需求;通过平台利润回购并销毁来减少流通盘;通过持仓锁仓平台币获得打新币投票上币等等诸多权益,来减少抛压,等等。这是平台币能增值的内在价值。
平台币的这种利益设定,最符合股票和债券市场上的有股息和利息的设定,也就有了市盈率的概念。
平台币的回购并销毁,加上平台币本身往往是固定数量的,这是真正的在数量上有了一个通缩机制。
通缩机制是币增值的一个很坚实的理由,总币数的减少,用户基础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就呈现升值的趋势。
各种链,基本上没有类似的通缩机制。要么是固定上限的设计,如BTC和BCH;要么是无限增发的设定,如ETH和EOS。
在BCH上比特大陆尝试过设计一个通缩机制,比特大陆旗下的矿池Antpool会将收集到的交易手续费发到黑洞地址销毁,一直到现在还在销毁。2018年7月,比特大陆发布了虫洞协议,寄希望于在BCH上发布智能合约平台,就像以太坊一样。但想要产生虫洞币,需要燃烧BCH,1BCH兑100个虫洞币。这就是一个BCH的通缩机制。可惜虫洞已经烂尾,我们无法看到一个类似于公链上的项目“回购并销毁”主链代币的发展结果。
vsys是一条比如新的链,去年创世块诞生。vsys是有一个通缩机制,就是销毁手续费。vsys交易的矿工费是直接销毁的,不归挖矿节点所有。当vsys的使用量达到足够大时,销毁的矿工费甚至有可能大于系统补贴给矿工的区块奖励,这就形成真正的通缩。vsys一个区块奖励是36个币,一笔交易是0.1vsys的矿工费。只要在一个区块内打包超过360笔交易,那就实现通缩。
总结,币增值的几个底层逻辑:
1,币存在上限,扩大用户,新加入用户使用外部资金购买币入场,用户之间形成网络价值,所以增值。
2,用户使用需要时,使用外部资金购买币当矿工费,所以增值。
3,资产上链需要锁仓币,锁仓币获得链特定资源,锁仓挖矿,等,减少流通盘,所以增值。
4,持币获得“币息”,币息的资金来源一般来自场外资金,所以增值。
5,设计通缩机制,币数量减少,流通盘减少,所以增值。
来源: 闪电HSL